勾兌食品

勾兌食品

勾兌食品,在“勾兌”成為繼瘦肉精事件後的熱門辭彙,不止有味千拉麵的“勾兌湯料”,還有肯德基的“勾兌豆漿”,現在,“勾兌醋”也開始“侵襲”消費者的眼球,企業以次充好、以假亂真、以勾兌冒充鮮榨、陳釀,食品安全令人堪憂。

概述

勾兌食品勾兌食品

勾兌食品,在食品里添加了那些不該有的添加劑、防腐劑,勾兌,顛覆了原生態的食品生產方式,可以用極高效方式,用最小的投入在最少的時間內加工出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來。

產生原因

1、自從世界上有了添加劑防腐劑,以及各種各樣的精、粉、素,人們就很難再吃到原汁原味的食品了。譬如傳統的山西老陳醋,釀醋周期標準是28天,沉澱需要兩三個月甚至一年,但是用醋精勾兌,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即可完成。釀造的酒與醬油和勾兌的生產周期也大抵如此。
2、在利益驅動之下,企業選擇勾兌食品就成為業內常態。客觀而言,添加劑、防腐劑等並非罪過,現代化大生產情態的生活方式也並不絕對排斥勾兌食品。但是在紛擾和競爭的市場情境下,企業的逐利衝動導致各種添加劑、防腐劑被無節制使用,導致勾兌食品泛濫。

勾兌食醋

釀造食醋和配製食醋的區別釀造食醋和配製食醋的區別

山西老陳醋的釀醋周期標準是28天,沉澱需要兩三個月甚至一年,但是用食用冰醋酸勾兌,一天甚至更短的時間即可完成。市面上發現部分價格低廉的“山西老陳醋”,經調查證實其產地為陝西和河南,且有可能由醋精勾兌而成。針對社會對國內市場食醋安全的爭論,多位食品專家表示,勾兌醋是以釀造食醋為主體,只要按標準添加,不存在安全問題。

安全誤區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籍保平表示,有的老陳醋要用半年時間發酵,而勾兌醋就是簡單勾兌,工藝相差很多,成本也低很多。按標準生產可放心吃。
很多消費者覺得“勾兌”的就是不好的,其實,這是一個誤解,一些傳統發酵食品,例如醬油、食醋、白酒,在生產過程中,為保證產品質量的統一,勾兌只是一道正常的工序。因為勾兌醋中不完全是釀造醋,所以涉及保質期問題,必然要添加防腐劑,但只要嚴格按照國家標準要求添加,不超量不超範圍使用,就不存在安全問題。

國家標準

勾兌食品勾兌食品

按照國家標準,食用醋共分為兩種,一種是釀造食醋,一種是勾兌醋(配製食醋)。

釀造醋中除了含有醋酸,還含有乳酸等多種有機酸以及原料中帶入的一些營養成分及其降解產生的營養成分,口感柔和。而勾兌醋中乳酸等有機酸營養成分含量少,酸烈一些。
勾兌醋是以釀造食醋為主體,與食品添加劑等混合配製而成的調味食醋。其中,釀造食醋的比例不得少於50%。前者釀造的時間長,工序複雜,滿足不了市場需求,才出現了勾兌醋。
“配製食醋標準”中規定,“配製食醋(勾兌醋)中釀造食醋的比例(以乙酸計)不得小於50%”但到目前為止,有關部門從未對配製食醋和釀造食醋給出明確鑑定辦法,企業在生產配製醋時是否加入了不得小於50%的釀造食醋根本無法鑑定。

有的專家認為勾兌醋並沒有犯規,國家有勾兌醋的標準,允許勾兌。有的專家認為,這個標準是2000年出台的,對於釀造食醋和配製食醋的定義含糊不清。而且,即使按照該標準,如果配製食醋可以稱作勾兌食醋的話,也應以釀造食醋為主體。

健康危害

在市面上確有一些廠家用工業冰醋酸直接勾兌食用醋,這不符合中國對勾兌醋生產的規定,工業冰醋酸不是食品原料,屬於非法添加劑,對人體肯定有安全危害。國家對勾兌醋的安全標準是以不低於50%的釀造原液加入不高於50%的食用冰醋酸,即醋精進行配比勾兌。冰醋酸又可以劃分為食用和工業用,兩者價差4000元/噸,不法企業勾兌食醋往往使用的是工業用冰醋酸,無論是原料還是比例,勾兌都不符合國家的安全標準,而且對人體危害極大。

勾兌醬油

勾兌配料

勾兌醬油勾兌醬油

在一些品牌的黃豆醬油的標籤上,配料表里除了大豆、麩皮、小麥粉,還有多達5種食品添加劑,分別是焦糖色谷氨酸鈉黃原膠山梨酸鉀呈味核苷酸二鈉,業內人士說其中好幾種是防腐劑,否則醬油的保質期不會達到18個月甚至24個月。
而在醬油勾兌車間地上堆放著各種添加劑:干貝素、焦糖色、山梨酸鉀、醬油香精焦糖香精檸檬酸、防腐保鮮劑、食用香精、黃原膠、無鹽味素。“別看醬油、醋的種類有很多,其實都是用各種添加劑加水兌出來的,根本就不存在什麼純糧釀造。”該工廠的一名工人向透露了他們生產加工醬油、醋的內幕。“用這些添加劑勾兌醬油省時又省力,可以說縮減了生產程式,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而且加工的時間上也可以進行控制,有訂貨的就立即生產,而且保證當天就可以發貨。”

非勾兌生產

醬油的質量首先取決於原料的好壞。按照中國醬油生產標準,釀造醬油必須用大豆、小麥和麩皮為原料。所有原料都不能有異味,不能含有雜物,更不能發霉變質。另外,工廠還要對原料中的水份、蛋白質等指標進行檢驗,合格後才能進廠。
對發酵程度的把握也是決定醬油質量好壞的又一個重要因素。豆粕、麩皮和小麥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後,要用70度以上的熱水加濕,充分攪拌後,再加熱制曲。發酵的時間和溫度都有嚴格的規定。為了更科學地掌握髮酵程度,還要對醬醅進行化驗,各項數據都達標後才能抽取原油。高溫滅菌也是保證醬油衛生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發酵完成後,還要進行過濾和高溫滅菌,然後才能進行罐裝。出廠前,每批醬油還要進行檢驗,合格後才能上市。

檢測標準

檢測醬油是否合格還有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胺基酸態氮的含量,這是醬油主要的營養成分之一。它的含量越高,醬油的鮮味越強,質量也就越好。按照釀造的工藝劃分,醬油分為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兩種。釀造醬油是由大豆、麩皮、小麥等糧食原料經過特殊工藝發酵而成,在發酵過程中會自然產生胺基酸態氮。而配製醬油,也要求在50%的釀造醬油基礎上進行配製。國家標準明確規定,無論是釀造醬油還是配製醬油,每一百毫升中胺基酸態氮的含量都不得低於0.4克。

鑑別方法

勾兌醬油作坊勾兌醬油作坊

1、優質未勾兌過的食醋:具有應有色澤(如熏醋為棕紅色或深褐色,白醋為無色透明),有光澤,香氣(為熏醋、薰香醋共有),酸味柔和,回味綿長,濃度適當,無沉澱懸浮物及霉花浮膜。
2、勾兌過的劣質假食醋:外觀顏色色淺淡,發烏,無香味,口味單薄,除酸味還有明顯苦澀味,有沉澱或懸浮物。

3、醬油質量鑑別:
形態:將醬油瓶倒置,再將其豎正搖晃,一看瓶底有無沉澱。二看瓶壁是否留有雜物,瓶中液體是否渾濁,有無懸浮物。優質醬油應澄清透明,無沉澱、沉渣,無霉花浮膜。三看醬油沿瓶壁流下的快慢。優質醬油因黏稠度較大,濃度較高,因此流動稍慢;劣質醬油濃度淡,一般流動也較快。

香氣:優質醬油應具有濃郁的醬香,且無其他不良氣味;質量差的或摻假的醬油所帶香氣甚少或帶有焦味、酸臭味、霉味等。

泡沫:優質醬油含有較多的有機物質,將它倒人碗內,用筷子攪拌時起泡多,且泡沫不易消失,質量差的醬油攪拌起來泡沫少且易消失。

勾兌食品

勾兌白酒

勾兌骨湯勾兌骨湯

如果把一滴某牌子的白酒香精放進一瓶米酒里,稍作攪動一番,米酒瞬間變成了高度白酒,而且是“名牌高度白酒”了,這食用添加劑就成了幫凶。

勾兌骨湯

號稱用豬骨熬制的味千拉麵湯底竟然是用濃縮液勾兌而成的,每碗湯的成本不過幾毛錢。2011年8月2日上海有關部門公布初步調查結果,“味千拉麵湯底”共有5種半固態調味料,其中3種是以“豬骨湯精”為主要原料;同時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味千拉麵”涉嫌虛假宣傳

勾兌豆漿

《現代漢語詞典》(第5版)對“豆漿”的解釋是:食品,黃豆泡透磨成的漿,加水去渣煮開而成。也叫豆腐漿或豆乳。(332頁)這說明豆漿主要是黃豆浸泡磨碎製成,它的直接原料是大豆而不是大豆的加工品,這已是婦孺皆知的日常生活常識,否則要么不能稱為豆漿。
對於肯德基用豆漿粉勾兌出來的豆漿,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用豆漿粉也有他們的理由,因為豆漿粉比鮮豆漿更易於保存,也方便運輸,另外可以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均一性。肯德基承認其豆漿系濃縮液或豆漿粉調配而成,且其豆漿廣告從未宣傳“現磨現做”,其潛台詞乃是消費者“自作多情”,以為7元錢一杯的豆漿就是磨出來的。這種行銷廣告式誤導,乃是利用消費者的日常生活常識打擦邊球,從而牟得超額利潤。

勾兌果汁

市售鮮榨果汁八成以上為勾兌果汁,大都是用果汁伴侶、防腐劑等添加劑勾兌出來的,味道比純鮮榨果汁還要好喝。有鑒於此,國家食品安全部門2011年發布了《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明確現榨果蔬汁是採用現場榨汁加工、不經任何殺菌處理的非定型包裝飲料,此條例一旦通過,目前市場常見的濃漿、濃縮汁、果蔬粉調配而成的飲料,將不得聲稱為現榨飲料。

雙語解讀

BlendedFood (勾兌食品,gōuduìshípǐn):
Afterarashoffoodcompanieshavingtoadmittheirdishesarenotwhattheypurporttobebuta"blend"styledtoappearsimilar.

We'veseen"blendedsoup"ofAjisenRamenNoodleRestaurantand"blendedsoya-beanmilk"atKFC.

Customersareconcerned:whatarethesefoodsblendedwith?

(互動百科與《環球時報》英文版聯合推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