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 (Vancouver) 位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端,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她三面環山,一面傍海。雖處於和中國黑龍江省相近的高緯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風和暖流影響,東北部有縱貫北美大陸的落基山作屏障,終年氣候溫和、濕潤,環境宜人,多次被評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遊勝地。溫哥華48%的人口是加拿大白人,黃種亞洲人約占城市人口的30%;華裔人口約25萬,約占溫哥華人口的19%。溫哥華於2010年2月12日——28日舉辦第二十一屆冬季奧運會。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城市。

基本信息

概述

加拿大溫哥華加拿大溫哥華

溫哥華(Vancouver)位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南端,是一座美麗的城市。她三面環山,一面傍海。雖處於和中國黑龍江省相近的高緯度,但南面受太平洋季風和暖流影響,東北部有縱貫北美大陸的落基山作屏障,終年氣候溫和、濕潤,環境宜人,多次被評選為全球最宜居城市,是加拿大著名的旅遊勝地。

溫哥華位於加拿大西岸入口,加、美邊界北側,靠山面洋,氣候無常但很溫和。與加拿大其他地區不同,夏季溫度在20℃左右,而冬季也很少低於0℃。溫哥華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覆蓋冰川的山腳下是眾島點綴的海灣,綠樹成蔭,風景如畫,是一個富裕的綠色住宅城市,世界著名的旅遊城市。沿海岸線而築的街道極富特色,市內設計集中,走在其中,感覺清爽放鬆。對於旅遊者就像當地居民一樣,溫哥華首先是個空氣新鮮的城市,卓越的生活品質令人稱嘆,盛行帆船、垂釣、遠足運動。冬季滑雪,全年都可進行園藝。

約有180萬人口的溫哥華是加拿大僅次於多倫多、蒙特婁的第三大城市,也是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工商、金融、科技和文化中心。溫哥華公立圖書館藏書豐富,並設有20個分館,是加拿大最大圖書館之一。
人口構成(2008年人口統計):溫哥華48%的人口是加拿大白人,黃種亞洲人約占城市人口的30%;華裔人口約25萬,約占溫哥華人口的19%。溫哥華於2010年2月12日——28日舉辦第二十一屆冬季奧運會。2010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城市。

歷史發展

溫哥華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溫哥華夜景溫哥華夜景

溫哥華在19世紀初時,它還是一片荒野;只有一些土著過著原始的漁獵生活。在19世紀時,隨著近代工業的興起及新的礦產資源的發現;因此加拿大的經濟從此開始發展。
1792年,英國人喬治·溫哥華海軍上校的探險船航海到巴拉德灣一帶。1862年起歐洲移民在海灣沿岸定居,建立了名為格蘭維爾的鋸木廠小鎮。
1867年時,綽號“gassy”的賈大頓(JackDeighton)來到此地,他在蓋士鎮的華特爾街(WaterStreet),即現址的蓋士鎮,蓋了一個木造的沙龍酒吧(Saloons)供四面八方來的拓荒者憩息,這就是溫哥華的第一家飯店的起源。
在城市西遷後蓋士鎮的經濟便開始走下坡,在1971年時,卑詩省政府將蓋士鎮劃為文化保留區,古老建築物因而得以保存;如今,蓋士鎮已成為獨特的觀光區,維多利亞式的建築,鋪著圓石的街道,露天咖啡座,以及古董店、精品店和餐廳,使蓋士鎮成為逛街、購物及用餐的好地方。在蓋士鎮有難得一見舉世僅有的蒸氣鍾(SteamClock),每15分鐘噴出蒸氣一次,CordovaStreet上有各式各樣的小商店,同時也可欣賞到加拿大原住民文化,這兒收藏了一些很不錯的藝術作品。
溫哥華在1886年正式成為城市,並公推賈大頓為第一任市長,同時溫哥華是賈大頓與他的幕僚決定為紀念白人船長喬治·溫哥華(GeorgeVancouver),於1792年為找尋西北通路而來到此地,故將此城市命名為溫哥華。而蓋士鎮則是為了紀念他的貢獻而命名的。有趣的是在MapleTreeSquare的中央可以見到賈大頓的雕像矗立在一隻啤酒桶上。
1886年加拿大太平洋鐵路通達後,正式設市,人們為了紀念第一位到達此地的探險者,故將該市以溫哥華來命名。,港口和城市逐漸興起,成為“通向東方的大門”。1890~1910年間,人口由1.3萬增至10萬。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後,有了通向歐洲的航運捷徑,促進了港市的繁榮。

行政區劃

溫哥華市主要包括:城區,北溫,西溫,東溫。大溫地區主要包括:溫哥華市,列治文市,本拿比市,素里市,三角洲市,二埤市,高貴林市高貴林港市。

自然地理

溫哥華地理位置位於不列顛哥倫比亞西南沿海的伯拉德灣和菲莎河口的三角洲之間,是加拿大西岸最大的港口。溫哥華背靠海岸山脈,面向喬治亞海峽。雖然緯度較高,但因有暖流經過,所以冬季一般不常降雪,港口不結冰。
怡人的氣候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使它成為最適合享受生活主義者的樂園,多次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溫哥華居民人種中有著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論是何種種族,在當地不會有人覺得你是外國人。加拿大溫哥華地區包括溫哥華及周邊17個市面積293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200萬人,其中亞裔包括華人占20%以上。
溫哥華的氣候由於受北太平洋暖流的影響,再加上東部連綿的落基山脈擋住了美洲大陸來的寒冷乾燥氣流,因此令溫哥華四季宜人,是全加拿大冬季最暖和的城市,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為1℃,7月的平均氣溫為17℃。

經濟概況

溫哥華溫哥華

加拿大西部農、林、礦產品的主要集散中心。天然良港,冬季不凍,外港英吉利灣開闊,內港巴拉德灣口窄內寬,由西向東延伸32公里,港區面積130平方公里,水深12米以上,可供遠洋巨輪出入。港口設備完善,專用的穀物碼頭和貨櫃、散裝貨碼頭沿岸排列,長達10餘公里,並建有巨大的穀物倉庫。全國出口穀物的40%以上在此外運。1982年港口吞吐量5165萬噸,居加拿大首位;主要出口穀物、木材、紙漿、魚品、麵粉等,進口咖啡、可可、糖、茶、鋼鐵、水泥等。定期航線通往亞洲、大洋洲、歐洲和拉丁美洲各國。與溫哥華島上的維多利亞、納奈莫之間有定時汽車輪渡往返。陸路交通便利,有4條鐵路線和多條公路線通往全國各地,並與美國西雅圖等城市直接聯繫。建於弗雷澤河北側支流福爾斯河河口島嶼上的國際機場,為加拿大重要航空中心之一。
加拿大西部的工商業和金融中心。木材加工業歷史悠久,是首要工業部門;其他傳統部門有水產加工、罐頭食品、造紙、紡織、印刷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了煉油、石油化工、煉鋁、造船、飛機製造等部門,工業趨於多樣化。城市動力來自附近水力發電站和經由埃德蒙頓—溫哥華管道運來的石油、天然氣。工廠企業主要集中在巴拉德灣沿岸和福爾斯河沿岸一帶。南北兩大工業區間為商業區,街道寬闊,高樓林立,集中了全市主要行政機構、大銀行、保險公司、現代化旅館和零售批發商店。住宅區分布在工業區外圍,南至里奇蒙,向北擴及西、北溫哥華。華人聚居,唐人街規模僅次於美國舊金山。著名的獅門懸橋和另一座大橋跨越巴拉德灣,與北溫哥華相連。弗雷澤三角洲土地肥沃,農業發達,為城市居民提供充裕的蔬菜、水果、牛奶等。
城市依山傍海,林木蒼翠,風景秀麗,擁有滑雪、狩獵、垂釣、航海等各種旅遊設施。建於鬧市區以西一個小半島上的斯坦利公園,以戶外休息勝地著稱。一年一度的加拿大國際博覽會、溫哥華藝術節等,也吸引了大批遊客。市內有1908年創建的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及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等文化設施。

文化

溫哥華是不列顛省的媒體中心,多數的全國性媒體都在溫市設有辦公室。溫哥華的兩份主要英文報章-《溫哥華太陽報》(VancouverSun,以大報形式發行)和《溫哥華省報》(TheProvince,以小報形式發行)-皆由加西環球集團旗下的太平洋報業集團發行。總部設於多倫多的全國性報章《環球郵報》近年亦增設了大溫版,以求增加在大溫地區內的銷量。市內也有數份免費報章,包括《24小時》和《都市日報》。加拿大國營頻道CTV電視網、環球電視和Citytv都在溫哥華設有分台。
溫哥華的種族多樣化,亦造就市內多元文化媒體的蓬勃。明報、星島日報和世界日報均有發行加西版,而多元文化電視台的卑詩省分台(OMNIBritishColumbia)亦有製作粵語、國語、旁遮普語、韓語和他加洛語的新聞報導。此外,新時代傳媒集團旗下的兩條有線頻道(以粵語為主的新時代電視和以國語為主的城市電視)均可在大溫地區內接收。另外,溫市共有三條電台頻道服務華裔社群,分別是加拿大中文電台旗下的AM1470和FM96.1,以及匯聲廣播公司旗下的AM1320華僑之聲。
大溫哥華地區約有10萬華人,其華人社區也是北美最大的華人社區之一。溫哥華是眾多的亞裔人聚居之地。溫哥華是一個把現代溫哥華藝術館都市文明與自然美景和諧匯聚一身的美麗都市,令無數曾經去過的人如痴如醉。這裡擁有很多大型的公園,現代化的建築,迷人的湖邊小路,以及保存完美的傳統建築。溫哥華居民人種中有著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不論是何種種族,在當地不會有人覺得你是外國人,因此觀光客對溫哥華的第一印象多半是“親切”。怡人的氣候和得天獨厚的自然美景,使它成為最適合享受生活主義者的樂園,多次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

兩大著名學府

溫哥華有兩大著名學府:UBC(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中文譯卑詩大學或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或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和SFU(SimonFraserUniversity)-西門菲沙大學。兩校排名均名列前茅。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英語: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簡稱UBC),又稱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許多華人稱之為卑詩大學,是不列顛哥倫比亞省最早的大學,起初為研究性合作機構,後來逐漸發展為綜合性大學,在不到100年的時間裡,成為蜚聲全球的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中心。該校不僅是北美名牌大學之一,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根據聞名世界的教育指南GourmanReport指出,UBC和美國最好的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史丹佛大學和柏克萊大學等並列,是環球研究及學術中心。UBC以現代化高科技設施及尖端學術研究聞名於世。
UBC設有17個研究中心和機構,並主導了加拿大四個中央高級研究中心。該校主持了不列顛哥倫比亞省60%的研究活動。來自該校12個院系的研究員們是加拿大14個科技頂尖機構網路中心的成員;該校的Nitobe植物園在全國享有盛名;這裡的人類學博物館是溫哥華市十大遊覽勝點之一,收藏有整個北美大陸西北土著文化最好的藝術和手工藝品。UBC另擁有一個海洋生物研究站,兩個研究農場,一個世界最大的亞原子回旋加速器,這裡擁有的設施足以滿足學生對研究的挑戰。正因為有這樣的優勢,學校得以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實踐機會,特別是將理論學習同實際的研究結合起來的機會。國際上的盛譽,世界一流的具有藝術造型的設施,加上它位於氣候宜人、風光如畫的溫哥華市,因此每年吸引了全世界眾多的學子前來就讀。謙虛、好學、智慧是UBC成功的素質,“研究”是UBC的主流。

西蒙弗雷澤大學

西蒙弗雷澤大學(SimonFraserUniversity,簡稱SFU)坐落於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鄰近溫哥華的本那比市內,它一共分為六個科系,分別為:套用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工商管理、教育、健康科學、及科學。

西蒙弗雷澤大學西蒙弗雷澤大學

西蒙弗雷澤是以探索溫哥華地區的探險者西蒙.弗雷澤命名,於1965年成立。與大多數加拿大大學一樣,SFU是一所公立大學,所經營的費用是由納稅人(56%)和學費(39%)提供。
SFU曾五次在Maclean’sMagazine的年度大學排名榜上被評為加拿大最佳綜合學府(1993年、1996年、1997年、1998年與2000年),另外亦經常是該雜誌全國性大學評估的首選之一。
從建校開始,SFU就擁有激進的名聲。在最初的幾年內已就教授在校內討論敏感話題與靜坐造成了不穩定。雖然這股風氣已經逐漸減退,但總括來說SFU依然被認為是強烈的左翼校園。六十年代的學生激進份子更掀起了一場“文化大革命”去提倡加拿大大學管治的民主。1967年5月,SFU成為了加拿大第一所讓學生加入理事會的大學。
SFU的激進思想使它創設了創新的與富彈性的課程。舉例說,在1968年SFU成為全加拿大第一所為在職經理增設EMBA課程的學府;SFU在1991年也是加拿大學府中最先提供社會學碩士課程的。SFU學生的種族成分也跟別的大學有分別,這是受本那比的族群比例與7%國際學生所影響。
SFU現時大約有25,000名學生以及3,337名研究生。該大學於近年來人口有所增長,現時校友人數達到82,307名。另外有715名教職員和1,091名職員在校內工作。除了某些人力資源部和高級行政人員以外,所有SFU職員都隸屬於五個工會組織的其中一個。

主要景點

卑詩體育館

卑詩體育館(PacificStadium)

卑詩體育館卑詩體育館

位於溫哥華Robson街尾夾Beatty街大多華人稱之為「鳳梨包」,其外形若何,有食過鳳梨包的人士都一定會知道。卑詩省各項體育賽事(如籃球、冰上曲棍球)、大型音樂會、商業展銷會、大型綜合性活動....等的舉辦場所。館內設有一所占地約二萬平方尺的「卑詩體育明星場及博物館」(B.C.SportHallofFame&Museum)。最受運動人士歡迎的當然是那一所設計獨特的運動室,任何進入該所運動室的人士均可在室內享受任意跑步、投擲、爬山....等運動。而館內的歷史博物館則主要展示十九世紀初到現在的卑詩體育運動歷程,十分珍貴。

斯坦利公園

斯坦利公園溫哥華的市中心,是一個森林覆蓋、面積上千英畝的半島。它是世界知名的城市公園之一,溫哥華人的樂園。
在這裡,人們在9公里長的環島便道上步行、騎車或輪滑,遠眺金融區巔連高廈和海灣、獅門橋、格羅斯山的360度美景,近觀印第安部落的圖騰柱,耳聽水族館傳出的鯨鳴,或深入森林去欣賞古塘殘蓮,還可到海邊的露天游泳池,縱身剪開晚霞染就的一池金緞。1887年,溫哥華建市的次年就決定永久保留這個半島作為公園。
斯坦利公園、格羅斯山、格蘭維爾島以及瓦尼爾和伊莉莎白皇后公園離市中區也只有10到20分鐘的車程。占地1000英畝的斯坦利公園是一個自然公園,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溫哥華水族館,裡面培植著一片亞馬遜熱帶雨林和各種魚類。白鯨和逆戟鯨的餵食時間是孩子們最高興的時候。斯坦利公園還有一個動物園、一座玫瑰園、印第安人圖騰柱展區以及網球場。

蓋斯鎮

蓋斯鎮(Gastown),作為溫哥華的發源地,它從海港中心東部一直延伸到楓樹廣場,它以紅磚,鵝卵石鋪成的街道和古老的建築裝潢充滿了古意。許多百年以上的維多利亞建築物,具有十足的歐洲風味。鎮上有爵士樂和搖滾樂俱樂部,夜總會,藝術小鋪,古董店,咖啡館,餐廳,和高雅的服飾店。
街的名字由來於早期當地的一位旅店老闆傑克先生的綽號--蓋斯(Gassy),即"愛吹牛"的意思。他在此地蓋了一間旅店供淘金者住宿。蓋斯鎮上的所有街道都通往楓樹廣場。在甘比街和水街交叉口的附近有一座蒸汽鍾,每15分鐘會發出聲響和蒸汽,吸引許多觀光客駐足圍觀拍照。綽號蓋斯的傑克先生的雕像樹立在蓋斯鎮的楓樹廣場上供人瞻仰。這19世紀的小鎮,到了傍晚,路旁的街燈發出桔紅色的燈光,益發使整個小鎮蒙上一層羅曼蒂克的氣氛。

卡普蘭奴吊橋

卡普蘭奴吊橋位於北溫哥華市的卡普蘭奴河谷上,是溫哥華最古舊的旅遊勝地,號稱是全世界最長及最高的人行吊橋,於1899年建成已有百年以上歷史。

卡普蘭奴吊橋卡普蘭奴吊橋

距離橋底下的嘉碧蘭奴河約有230尺高,吊橋全長約137公尺(450英尺),是世界最長最高的步行天橋,這座觸目驚心卻穩如泰山的吊橋,可謂舉世聞名,吸引世界各地的遊客超過一世紀。遊客居高臨下,不但需要勇氣,還要克服吊橋晃動帶來的緊張刺激。由於風過大,吊橋搖晃的程度相當厲害,行走其間非常刺激,底下滿布激流崖石,深山急流的奧妙,更令遊客嘆為觀止。吊橋鄰近的景點多,風景宜人,一年到頭都不缺遊客。環繞吊橋公園的還有天然公園、戶外燒烤場、土著雕刻中心、精品店及餐廳。
從吊橋往上山路走幾百公尺遠,可以看到一座蛙魚人工繁殖場(CapilanoSalmonhatchery)。是本省的第一所人工培植三文魚場,展覽館內,有圖文詳述培植工作的過程方法,三文魚生長各階段,並有寶物展覽,亦可參觀魚苗場,這座漁場擔任放流蛙魚魚苗的重責大任。園內有野餐桌椅供人憩息。
離吊橋另一端約半小時路程,遊客可以看到一座氣勢雄偉的水壩,名為克利夫蘭水壩。它橫跨在卡普蘭奴河谷上,壩深一百九十五公尺。

旅遊特色

奧運主辦城市
作為2010年冬季奧運會和殘奧會的主辦城市,溫哥華擁有壯麗秀美的風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及熱情友善的居民。屆時,全世界的目光不斷地投向這座依山傍水、森林環抱的美麗城市,共同迎接這兩項國際盛事的來臨。
活動刺激有趣
溫哥華是一個充滿樂趣的城市,這裡有數不盡的精彩活動、觀光名勝和旅遊熱點,有待您一一發現和體驗。無論您選擇乘坐汽車、直升機、騎腳踏車巡覽,還是漫步街上,都可以體驗這動感都會的無盡姿彩。
獨特多元文化
溫哥華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城市,人口匯集了原住民、歐洲及亞洲裔居民,親善和包容深深刻入這個城市的民俗和歷史傳統,也使溫哥華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色彩繽紛。

交通運輸

溫哥華的電車系統(Streetcar)建立於1890年6月28日,連線當時的GranvilleStreetBridge及西敏道(WestminsterAvenue;現名MainStreet)。不足一年後,二埠與溫哥華的電車公司共同開辦加拿大第一條連線兩市的路線,這條路線加速了社區之間的交流,同時也促進了市中心的發展。不列顛哥倫比亞電車局(BritishColumbiaElectricRailway)後來成為市區及市際電車系統的營運商,直至電車系統於1958年完全被柴油巴士取代為止。
在二十世紀80年代,市政府經過長時間的討論後決定禁止在溫哥華市區興建高速公路。唯一的例外就是橫加公路(Trans-CanadaHighway),但它也只是位於市區東部的邊緣而已。
溫哥華國際機場(VancouverInternationalAirport)位於市中心區(Downtown)的西南方15公里處(鄰近列治文Richmond),是一個全新的豪華建築。國內線與國際航線遍布全加拿大及美國各大城市,如欲到卡加立、愛德蒙頓、多倫多等地,加拿大航空(AirCanada)都提供非常密集的班次。機場稅為國際線CAD.15、國內線CAD.10、當天轉機免機場稅。機場到市區建議搭計程車便宜又方便。當然您也可以選擇較經濟的AirportBus,或高級豪華的加長型禮車Lemosine。
市內公共運輸有巴士(Bus)、捷運(Skytrain)、海上巴士(SeaBus)三種,屬同一計費方式。如果在同一計費區域乘坐時祇須要轉車券,便可由巴士轉搭捷運,相當方便。費用方面採區域制,全區分三段票,由於區域制費用僅限於交通尖峰時段(尖峰時段:早上至9:30止及3.00pm-6:30pm),所以實際上其費用每段都在.5左右。而轉車券可於相同的路線上來回使用,但必需在開始起用的120分鐘之內用完。
捷運(Skytrain) 是由計算機操控的輕量運輸系統。從?Waterfront到KingGeorge有20站共28公里,全程只需32分鐘。每三至五分鐘一班。在市區時則行駛於地下,直到Stadium車站一帶才行駛出地面。從Waterfront到列治文Richmondcenter新開了一條skytrain,每7分鐘一班車,列治文地區在地面上,市區溫哥華依然在地下期間分叉了一條線路可以去機場,但是等待的時間會較長。
海上巴士(SeaBus),連結在市區地下鐵的Waterfront總站和北溫哥華的LonsdaleQuay的海上巴士。所需的時間為13分鐘,一次可搭載400名乘客。周一至周五從早上到下午18:46為止,以及周六的10:00至18:16間每隔15分鐘出航一次。其餘每隔30分鐘出航一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