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能扛鼎

力能扛鼎

力能扛鼎。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第七》:籍(項羽名)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雖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意謂雙手能舉起鼎一樣沉重的東西,形容力氣大,也用來比喻筆力雄健。

基本信息

音義

拼音

力能扛鼎力能扛鼎
lìnénggāngdǐng

釋義

扛:用雙手舉起沉重的東西。鼎:古代的一種祭祀用具,如“九鼎”,也可象徵權力;亦為古代一種炊具,一般三足兩耳,用青銅鑄造。
1、形容氣力特別大。2、亦比喻筆力雄健。

延伸

例句

這個農村來的新戰士,膀大腰圓,看起來是個力能扛鼎的大力士
清·顧復《平生壯觀·米芾》昔人評米元暉畫云:虎兒筆力能扛鼎,五百年來無此君。

成語性質

褒義詞

辨析

“扛”字在這個詞中讀作“gāng”,意為用兩手舉重物;而通常誤讀為“káng”,讀作“káng”時意義有別,是指用肩膀承擔物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