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賢奇文集

劉賢奇文集

《劉賢奇文集》是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圖書,本書內容包括:物質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 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對話、批判林彪“四人幫”的“精神萬能論”、論矛盾諸方面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關於實踐標準的幾個問題等。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物質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 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對話、批判林彪“四人幫”的“精神萬能論”、論矛盾諸方面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關於實踐標準的幾個問題等。

本書目錄

劉賢奇文集(第一卷)

自序

物質第一性精神第二性關於哲學基本問題的對話

批判林彪“四人幫”的“精神萬能論”

論矛盾諸方面同一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

我們在教學中是怎樣貫徹理論聯繫實際教學方針的

關於實踐標準的幾個問題

論實踐檢驗的客觀性質

論真理和錯誤的關係

論真理的唯物論和辯證法

《歷史唯物主義疑難問題研究》前言和目錄

論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的關係

論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構成要素

論《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寫作背景和意義

學習《要宣傳和實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體會

學習《關於人道主義和異化問題》加強歷史唯物主義教學

學習毛澤東同志的真理學說

論真理的全面性

“無數相對真理之總和構成絕對真理”是辯證法的命題

學習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自覺投入改革和建設實踐

如何準備和參加研究生政治理論課入學考試

加強和改進馬列主義理論教育

《辯證唯物主義疑難問題探討》前言和目錄

論哲學研究的對象

正確地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飛躍

論真理概念的歷史演變

關於量變和質變概念的歷史考察

關於馬克思主義四個問題的回答

談談馬克思恩格斯實現兩個轉變的過程

簡論兩次歷史性飛躍

略談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論馬克思主義

“西方馬克思主義”主要流派簡介

馬克思主義幾個問題的研究進展

關於認識論研究的新進展

關於唯物史觀的幾個問題的探討

人才學名詞解釋

創造學名詞解釋

關於做好研究生入學考試準備的幾個問題

馬列主義教研部教學管理辦法

改進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

把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

馬克思主義是時代的旗幟

論馬克思主義是具有強大生命力的科學

論毛澤東思想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

評馬克思主義“學派論”

科學社會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實質和核心

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原理的課程體系問題

關於馬克思主義原理課程建設的幾個問題

論社會科學的生產力功能及高校文科教育改革

論人民民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對實踐形式的l8項劃分

關於生產力標準的幾個問題

進一步改進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

談談在教學中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問題

劉賢奇文集(第二卷)

《反杜林論·哲學編》講解

一、《三版序言》

——《反杜林論》一書的產生和傳播

二、《概論》

——社會主義已經由空想變成科學

三、《分類·先驗主義》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條路線的根本分歧

四、《世界模式論

——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五、《自然哲學·時間和空間》

——時間和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

六、《自然哲學·天體演化學、物理學、化學》

——運動是物質的存在方式

七、《自然哲學·有機界》

——達爾文的生物進化論

八、《自然哲學·有機界(續完)》

——生命的物質基礎和本質特徵

九、《道德和法·永恆真理》

——真理的辯證法和道德的歷史性

十、《道德和法·平等》

——平等的歷史發展和階級內容

十一、《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

——自由和必然的辯證關係

十二、《辯證法·量和質》

——矛盾辯證法和質量互變規律

十三、《辯證法·否定的否定》

——否定的否定規律

十四、《結論》

——杜林哲學體系的性質

後 記

《反杜林論·政治經濟學編·暴力論》講解

《二、三、四暴力論》講解

《反杜林論·社會主義編·理論》講解

《二理論》講解

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講解

(1888年單行本序言》講解

第一章 講解

(一)黑格爾哲學產生的歷史背景和歷史作用

(二)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核心”

(三)黑格爾哲學中唯心主義體系和辯證方法之間的矛盾

(四)黑格爾學派的解體和費爾巴哈哲學的出現

第二章 講解

(一)哲學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係問題,

……

《社會心理學》教學要點

劉賢奇文集(第三卷)

劉賢奇文集(第四卷)

作者介紹

劉賢奇,男,1936年1月生,山東省日照市人。吉林大學教授。1953年參加工作,1960年于吉林大學法學系畢業留吉林大學哲學系任教。1962—1963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師進修班學習。1965年調吉林大學馬列主義教研部至退休。19781994年先後任吉林大學馬列主義教研部副主任、主任,兼吉林大學馬列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所所長、馬列部學術委員會主任、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委員。1986年以來先後任吉林省高校“兩課”教改領導小組成員、吉林省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吉林省高校“兩課”指導委員會委員等職務。曾任長春大學、長春工業大學兼職教授。1960年以來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列主義發展史、馬列著作等7門課程。曾承擔馬克思主義體系研究和馬克思主義教學實效研究兩個科研項目。自1983年開始先後擔任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馬殼·思主義原理專業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公開出版著作23部,發表論文100餘篇。他主編的《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探索》一書獲省級一等獎。1986年以來他一直是吉林省高校統編教材《馬克思主義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的主編。他主編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全國發行,並於2000年獲吉林省教學成果省一等獎。先後6次參加國家教委、中宣部召開的全國性教學改革和建設的研討會。1997年去美國、加拿大參觀考察一年。1992年10月被N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10月獲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頒發的“吉林英才獎章”。1997年10月被評為首屆全國普通高校-92;“兩課”優秀教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