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濞

劉濞

劉濞(bì)(前216年-前154年),沛郡豐邑(今徐州豐縣)人,漢高祖劉邦之侄,西漢諸侯王。劉濞性情極為剽悍勇猛且有野心。公元前196年,滿二十歲的劉濞受封為沛侯,英布反時,劉濞以騎將,隨從劉邦破英布軍。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公元前195年,劉邦懼怕江東人士不服他的皇權,故而封劉濞為吳王,都於沛(江蘇沛縣),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劉濞懼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荊國舊都——吳縣(今蘇州)為其國都。

基本信息

簡介

劉濞(前215-前154)西漢諸侯王沛縣(今屬江蘇省)人。劉邦侄。封吳王。他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減輕賦役,以招納其他郡國亡人和“任俠奸人”,擴張勢力。後來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王國封地,劉濞以誅為名,聯合楚趙等國叛亂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帶領楚、趙等七國公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後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兵敗被殺,封國被中央廢除,吳國至此滅亡。

個人概述

劉濞劉邦

劉濞(bi四聲)(前215年-前154年),沛縣人,漢高祖劉邦的侄子,劉仲的長子,劉邦封為吳王。

劉濞為人極為剽悍勇猛而有野心,他的性格與父親相反,卻與劉邦相似。漢高帝十一年乙巳(前196年)年滿二十歲的劉濞受封為沛侯,英布反時,劉濞以騎將,隨從劉邦破英布軍。劉濞從軍有功,漢高祖又顧及吳郡接壤東越等國,乃需選壯王鎮之,漢高帝十二年丙午(前195年),劉邦懼怕江東人士不服他的皇權,故而封劉濞為吳王,都於沛(江蘇沛縣),改當年劉賈所封的荊國為吳國,統轄東南三郡五十三城,定國都於廣陵(江蘇省揚州市)。劉濞懼怕江南,故而不敢以荊國舊都——吳縣(今蘇州)為其國都。

漢文帝時,劉濞的兒子吳國太子在京城與文帝皇太子下棋時出現爭執,後吳太子無禮,被皇太子所殺,後來劉濞痛失愛子。劉濞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並招納工商和任俠奸人,以擴張割據勢力,圖謀篡奪帝位。漢景帝采御史大夫晁錯建議,削奪王國封地,他謀劃了清君側的策略,以誅晁錯為名,聯合楚趙等國叛亂,便在景帝前元三年丁亥(前154年),帶領楚、趙等七國公開叛亂,史稱七國之亂,後被漢軍主將周亞夫擊敗,劉濞兵敗被殺。

身世經歷

西漢初年諸侯王反叛者甚多,史論總是強調割據者危害中央統一,屬於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一方,其實,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即朝廷掌權者繼承了劉邦狡詐專橫的傳統,在政策方面有諸多失誤。異性王方面明顯的例子是處置韓信,同姓王方面便是激起七王之亂。史雲韓信之死,源於組織家臣與囚徒奴隸襲擊皇宮陰謀敗露,這事可信嗎?可信的倒是韓信所說的“狡免死,走狗烹”之嘆,否則,像張良這樣的人,為什麼“願棄人間世”,委婉避禍呢?皇家治史是有傾向的,史實的敘述倘缺少佐證,讀書的人頭腦就要複雜一點。

劉濞被封為吳王,時在高祖末年。是年劉邦還鄉,唱《大風歌》,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之嘆。事實上,不是缺少猛士,而是缺少值得劉邦信賴的猛士。長江下游即吳,或稱東楚,為“四方”之一,原來的荊王劉賈被殺,派誰人繼守,頗費躊躇。天下猛士如雲,但異姓猛士不可信,可信的是皇子,但諸皇子年幼,“上患吳,會稽輕悍”,顧慮那裡的地方勢力不好對付,親生的兒子不可涉險,於是便選中了“年二十,有氣力”的侄兒劉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乃用人之道,問題是劉邦無奈任用劉濞,卻又懷疑劉濞。說他“有反相”,又當面關照“慎毋反”。這樣露骨的懷疑與猜忌能讓年輕的劉濞心悅誠服嗎?劉邦自以為是打了一劑預防針,其實是埋下了封國與朝廷不和的第一粒種子。

劉濞治吳40餘年,應當說,他是日後長江三角洲日益走向繁榮的奠基者之一。吳國的疆域是“王三郡五十三城”,三郡,即指漢初的東陽郡、吳郡與鄣郡。《漢書·地理志》所列75郡無此三郡名稱,出現會稽郡、豫章郡、丹陽郡,系因西漢不同歷史階段有不同的行政區域的緣故。西漢時代廣陵城處於三郡中心地帶,被定為吳國之都,王府所在。劉濞治吳的功績一方面是為朝廷守邊,安定地方,相安無事,另一方面則是發展經濟。《前漢書·地理志》云:“夫吳自闔廬、春申王濞三人招致天下之喜遊子弟,東有海鹽之饒,章山之銅,三江、五湖之利,亦江東一都會也。”劉濞等人使當日地廣人稀的長江三角洲逐漸人煙稠密;《史記》說當日的吳國“國用富饒”,即財源充沛;“能使其眾”,即獲得百姓愛戴。劉濞之功,史有共識。至於廣陵,逐漸形成為繁榮富庶的大城,與江淮地帶繼續開鑿運河,便利交通,吸引四方商賈雲集有關,也應歸功於劉濞。這些都說明劉濞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之能手。但是,文帝時代埋下了朝廷與吳國不和的第二粒種子,即太子劉啟在博戲中殺死了劉濞的王子。王子至高,實質上屬於人質,無罪被殺,朝廷應妥為善後,安撫人心。只是朝廷的舉措僅僅是“遣其喪歸葬”。劉濞的“慍”是自然的,只是他在行動方面有所克制,只是將遺體送回長安安葬,且長期稱病不朝。“解鈴還須系鈴人”,矛盾源於朝廷,但朝廷系鈴者始終未去解鈴。

劉濞與朝廷矛盾的激化在景帝時代,第三粒矛盾的種子終於開花結果。景帝劉啟,即早年擊殺吳王子的即位太子。劉啟的寵臣認為吳王詐病不朝“於古法當誅”,又說吳王“謀作亂”,建議削藩,理由是“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擴大矛盾,並取極端措施。因往日有隙,景帝對於這樣的進言是很欣賞的。客觀地說,鞏固皇權,體制是應當改革的,但應疏通思想、說清道理、體恤具體困難,妥為安置,然後再繼以詔命為宜。但是,景帝君臣基於“削之反,不削之亦反”的估計,取削藩斷然措施,以致激起七國之亂。七國之亂應當說雙方都有責任,朝廷方面處置失當的緣由不可低估。劉濞其人,並不如劉邦所說“有反相”,治吳40多年,縱然有錯,也不至於“於古法當誅”。聞太子殺子之事,多年來他還是注意克制的。在劉啟繼皇帝位的第三年,他知道朝廷有誅殺之心時,舊恨新仇湧上心頭,毅然反漢,自稱東帝,也實在是無路可走。起兵以後,景帝殺錯,以求息事寧人,意外的是,暮年的劉濞寧折不彎,義無反顧,以至兵敗被殺。他所以一條路走到黑,敗亡在所不惜,與其說是野心家的狂妄,不如說是絕望者的瘋狂。在漢劉家族中,他已被逼上了懸崖。我敢斷言,即便他死後重生,他也不會向劉啟頂禮膜拜的。當年劉濞與朝廷的矛盾,是劉氏天下嫡系與其他支脈的矛盾,乃是非恩仇之爭,不必以日後地方與中央關係類比。當日事變錯在雙方,而朝廷尤甚。皇權總是無錯,總是不可冒犯的,七國之亂的平息,也許獲得了又一次證明。但從長遠看,這是漫長的封建社會缺失公平正義致使社會長期停滯不前的關鍵所在。歷史總是具體的,具體問題宜作具體分析。

一代梟雄

劉濞漢文帝

劉濞的起家是在高祖劉邦的時候,那時候年輕氣盛,20歲以騎兵大破季布,成就一世英名。可到了吳國以後,那個時候畢竟是蠻夷,吳楚一帶民風彪悍,又素驕,所以養個兒子也沒有教好,被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帝用計給殺了。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讓人家沒後總歸是一件不好的事情,雖然後來劉濞又生了幾個,劉濞從此以後懷恨在心,便不再上朝,而且花言巧語騙過了文帝。然後開始靠山吃山,一方面發掘銅礦,自己鑄造錢幣(那個時候主要還是以銅為主,黃金反而不是主要的硬通貨),另一方面煮海水變鹽,又出口到中原,日漸殷實,這種經濟才華是絕無僅有的,比起農耕來說錢是來的快多了。同時開始招募天下亡命之徒為他賣命。

在完成經濟上的積累以後,便開始拉攏那些陸續開始被晁錯削藩的藩王們,勾結匈奴,結成同盟,定下誓約,一同發兵。當時以吳楚八十萬之力,確實可以橫掃中原,可憐的景帝嚇得把晁錯給殺了。沒想到這下劉濞稱帝的野心就是八匹馬也拉不回來了,大軍直逼睢陽,威脅函谷關,沒想到被梁王拚命死擋住了,在久攻不下得情況下,有一位恆將軍提出移師洛陽,攻下天下糧倉的機謀,跋扈的劉濞沒有採納,後來周亞夫斷了他的糧草以後才醒悟過來,這個時候本來的聯盟就很鬆散紛紛作鳥獸散,無奈之下退守吳地,結果被一群蠻夷獻了。司馬遷留下一個“毋親夷狄,以疏其屬,蓋謂吳邪?”的感嘆。

應該說劉濞一開始定下的政治和軍事策略是對的,“誅晁錯,清君側”以及進軍路線都是對的,但是後續策略卻一直被皇帝給牽著,就是不懂得變通,一個“拖”字就拖死了自己。後方都沒有搞定就貿然出兵,以為有幾個錢就可以奪取天下,沒想到被吳國人自己出賣了。想當年吳三桂反清,有點同樣的道理,戰爭最怕持久戰,打到中間就是人心向背的問題。不過儘管如此,吳王劉濞也算是一代梟雄,被司馬遷寫入列傳中,其他六王就沒有這個福分了。

治國方略

劉濞是劉邦二哥劉仲的兒子,也就是劉邦的親侄。劉濞這個人長得鷹鼻鼠眼,估計是個不太英俊的人。按劉邦的話來說,劉濞這個人長得就是一幅反賊模樣。但是當時由於荊王劉賈被英布殺了後,荊王沒有留下後代,而劉邦的兒子們年齡又比較小,再加上吳郡、會計郡這些地方的人比較輕俘強悍,而異姓王又是那么的不可靠,所以劉邦就讓劉濞當了吳王,管轄三君五十三城。劉濞管得這些地方可是無價之寶地,那兒不僅有豐富的銅礦,而有還產鹽。所以劉濞就顯得財大氣粗。他就經常招收一些天下的亡命之徒來到吳國開礦,曬鹽。犯了罪的人只要到了吳國,就會受到吳國的避護,如果有其他諸候國的人來抓,這是不允許的。按現在的國際法來說,吳國的主權的意味還是很濃厚的,當然,不管吳王劉濞是出於什麼目的。很多遇到困難和犯了罪的人就跑到吳國來,這樣。吳王身邊各種各樣具有特點的人就越積越多。

由於有錢,所以劉濞對待自己國家的老百姓還是很不錯的,老百姓不但不用交稅,而且遇到中央要求服役的活國家也拿錢給抵了,這樣老百姓也不用出門服勞役。過年過節的時候,為了顯示對於知識分子的尊重,吳王也經常派一些高級官員去看望有知識有名望的知識分子;而對於普通的老百姓,國家則會發些“過節費”。在我看來,當時的吳國,應當是共產主義了。諸位看官知道,共產主義好啊,共產主義是吃飯看病住房都不要錢的。我們國家畢生追求的目標在幾千年以前的吳國就大體上實現了。而我們今天則還在為了看病住房而努力,這不得不說是一個絕妙的諷刺。到了漢文帝的時候,劉濞的兒子在首都陪皇太子下棋,由於在下棋的過程中兩人產生了爭執,皇太子一怒之下拿起棋盤把劉濞的兒子硬是給砸死了。按理說,作為文帝,處於此事時應當慎重一些的。畢竟砸死的可不是一般的人啊,也是諸候王的兒子啊,怎么著也得厚禮安葬才是啊。可是不知當時文帝哪根筋給搭錯了,竟然要求把劉濞的兒子送到吳國去安葬。當遺體給到吳國的時候,劉濞氣就不打一處來。劉濞心想,你兒子打死我兒子,連個道歉的話都沒有,還這樣對待我,你兒子是兒子,我兒子就不是兒子了嗎?一氣之下,劉濞又把其子的遺體弄到長安去了,要求就在那安葬。之後,吳王劉濞生氣就稱病不再去長安拜見皇帝了。當然,此種事情發展下去勢必就會導致劉濞與中央產生一些隔閡。

劉濞晁錯削藩

中央對於劉濞不去朝政的做法當然非常生氣。就派人問責劉濞,你到底想怎么樣啊?你這個諸候王還想當不當了?我估計派來的使者給劉濞的談話也就是這個內容。但是中央又從側面了解到吳王劉濞的經濟勢力與治國方略,不願意逼劉濞走了反叛的道路,所以當時的皇帝就這樣給劉濞下了一條赦免令,即劉濞可以不去朝政,並且還賜給他一個像征王權的手杖。皇帝以為劉濞這下應該不再怨恨中央了吧?雖然你兒子被我兒子打死了,但是我現在對待你也不薄啊!文帝也以為和吳王的恩怨算是了結了。文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晁錯的大臣希望中央能削減諸候國的勢力範圍。屢次上書,但是文帝一直都沒有行動。到了景帝的時候,晁錯被任命為御史大夫,晁錯就又上書給景帝闡述他的削蕃的政策。景帝一聽,這個主意好啊。地方諸候國的勢力小了,中央就不用再天天擔心這些諸候國反叛了。所以說,景帝就開始找一些理由開始削減諸候王國地封地。先是把楚國的東海郡給削了,然後又找藉口把趙國的常山郡給划走了,而膠西王也被削減了六個縣去。這種做法一時弄得各路諸候人心愰愰。當然,吳王劉濞更是擔心自己的封地被中央奪走。本來劉濞就與中央有隔閡,發生削蕃這種情況,劉濞擔心朝廷有朝一日會對自己下毒手。所以吳王劉濞就來了個先下手為強,起兵反叛。

劉濞治理國家的方略確實有一套,可以說當時的吳國是國富民安。但是說到搞政治這一方面,未必就是他的強項。但是即使再弱智的人也不自己單幹,所以劉濞定會聯繫一些人和其一起反叛的。因為他知道,當今皇上的政策讓很多諸候國擔心和厭惡了。於是他派他的得力謀士應高去找也被削蕃的膠西王談判。應高說,膠西王,您看現在這種局勢,當今皇帝削蕃目的看來不純哪,現在是削蕃,以後皇帝就要削人了啊,我勸您還是早謀大計吧。現在皇帝身邊那個大夫晁錯妖言皇帝,而皇帝本身也迷迷糊糊,神智不清,這樣下去,別說我們的封地了,就是連我們自己的小命也難保啊。膠西王考慮後,就答應和劉濞一起反叛。然後劉濞又找了其他的一些諸候國即楚、趙、膠東、菑川、濟南五國聯合起來進行反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七國之亂”了。回顧吳王劉濞的一生,從二十歲隨劉邦打仗打敗英布到由於機遇被立為吳王,從勤懇治國到吳國百姓擁護愛戴,從兒子被殺到對朝廷產生怨恨,從起兵反叛到最後被朝廷殺害,他的人生曲線向人們展示了一個英明的君主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反叛的深淵的。儘管劉濞最終的下場是以反叛失敗而告終,但是他的治國方略與對待老百姓的態度則值得人們稱頌載道。特別是他在位時期,吳國的那種共產主義的生活方式更是讓今天的人們充滿了神往,儘管不能把這種生活方式稱之為現代意義上的共產主義。

七國之亂

劉濞在歷史上最有名的事件就是發動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是以劉邦之侄吳王劉濞為首發動的一次同姓王聯合大叛亂,劉濞蓄謀叛亂,為時已久。導火線是當時景帝和晁錯認為吳王劉濞有罪,欲削他的會稽和豫章兩郡。劉濞就乘機串通楚、趙、膠西、膠東、菑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發動了聯合叛亂。劉濞發兵二十萬,號稱五十萬,為主力。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用“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西向。叛軍順利地打到河南東部。景帝因很惶恐,就聽信了讒言,捕殺了晁錯,乞求劉濞退兵。劉濞不僅不退兵,還公開聲言要奪皇位。叛軍至梁國(治今河南商丘),為景帝之弟梁王武所阻。至此時,景帝才決心以武力進行鎮壓。他命太尉周亞夫與大將軍竇嬰率三十六將軍,以奇兵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就大破叛軍。劉濞逃到東越,為東越人所殺。其餘六王皆自殺,七國都被廢除。

七國之亂的平定和諸侯王權力的削弱,沉重地打擊了分裂割據勢力,在制度上,基本解決了劉邦實行諸侯王制度時所產生的弊病,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制度。發生在漢景帝三年(前154年)的一次諸侯王國的叛亂。參與叛亂的七國的國王是吳王濞、楚王戊、趙王遂、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西王印、膠東王雄渠。吳王濞為這次叛亂的主謀。七王的血統關係如下:七國之亂的根源,是強大的王國勢力與專制皇權的矛盾。諸呂當權以及漢文帝劉恆繼統等政治事件,加劇了這一矛盾。七國之亂的導火線,則是漢景帝劉啟採納晁錯的《削藩策》,削奪王國土地。文帝時一再發生王國叛亂。原來,朱虛侯劉章和東牟侯劉興居雖有反呂之功,但他們曾有擁戴齊王將閭為帝的打算,所以文帝對他們沒有以大國作為封賞,只是讓他們各自分割齊國一郡,受封為城陽工和濟北王。城陽王章不久死去。濟北王興居於文帝三年(前177年)乘文帝親自擊匈奴的機會,發兵叛亂,欲襲滎陽,事敗自殺,濟北國除。文帝六年淮南王長謀反,被廢徒蜀,死於道中。這些事件預示著王國與中央政權的矛盾正在加深,是更大的叛亂的先兆。所以賈誼在上漢文帝的《治安策》中慨嘆說:“今或親弟謀為東帝(按指淮南王長謀反),親兄之子西鄉(向)而擊(按指濟北王興居擬襲滎陽),今吳又見告矣。”

劉濞七國之亂

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接受晁錯所上《削藩策》,下詔削趙王遂常山郡,膠西王昂六縣,楚王戊東海郡;景帝三年,又削吳王濞會稽等郡。削藩之舉激起了諸王的強烈反對。吳王濞首先與齊王肥諸子中最強大的膠西王昂聯絡,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之。膠西王昂又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濞還與楚、趙、淮南諸國通謀。削藩詔傳到吳國,吳王濞立即謀殺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與楚王戊、趙王遂、膠西王昂、濟南王辟光、淄川王賢、膠東王雄渠等分別起兵。原來參與策劃的諸王中,齊王將閭臨時背約城守,濟北王志和淮南王安都為國內親漢勢力所阻,未得起兵。吳王濞年六十二,是宗室元老,也是晁錯所議削藩的主要對象。他致書諸侯王,聲稱起兵目的是誅晁錯,恢復王國故地,安劉氏社稷。在他的影響和策劃下爆發的這次叛亂,遍及整個關東地區,形成東方諸王“合縱”攻漢的形勢,震動很大。

吳國始受封於高帝十二年(前195年),那時在江淮之間叛亂的淮南王英布敗走吳越,高祖認為東南之地與漢廷懸隔,非壯王無以鎮之,而高祖親子均年少,乃封兄子劉濞為吳王。吳國是五十餘城的大國。吳國的彰郡(轄今蘇西南、皖南、浙北之地)產銅,濱海地區產鹽,吳王濞招致天下各地的逃亡者鑄錢、煮鹽,所鑄錢流通於整個西漢境內。吳國以船運載,一船相當於北方數十輛車,有較高的運輸能力。吳國由於經濟富足,境內不征賦錢,卒踐更者一律給予傭值,因而得到人民的支持。文帝時,吳太子入朝長安,由於博弈爭執,被漢太子劉啟(即以後的景帝)以博局擊殺,引起了漢吳雙方的猜疑,吳王濞自此二十多年託病不朝。文帝為了籠絡吳王濞,賜以几杖,允許不朝。吳王濞驕橫不法,以珠玉金帛賄賂諸侯王和宗室、大臣,企圖在政治上取得他們的助力。景帝三年(前154年),吳王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有眾二十餘萬,還兼領楚國兵。他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並派遣間諜和游軍深入餚澠地區活動。吳楚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景帝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將軍往擊吳楚,派酈寄擊趙,欒布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齊、趙兵。曾經做過吳國丞相的爰盎,建議景帝殺晁錯,恢復王國故土,以換取七國罷兵。景帝在變起倉猝的情況下接受了這一建議,處死晁錯。暫時居於優勢的吳王濞認為自己已經取得了“東帝”的地位,拒不受詔,戰事繼續進行。

劉濞七國之亂

在吳楚軍西向攻取洛陽的道路中,景帝弟劉武的封國梁國橫亘其間。吳楚軍破梁軍於梁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當時周亞夫率漢軍屯於梁國以北的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他不救梁國之急,而以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截斷吳楚軍的糧道,使其陷入困境。吳軍多是步兵,利於險阻;漢軍多是車騎,利於平地。戰事在淮北平地進行,吳軍居於不利地位。梁國又堅守睢陽(今河南商丘南),吳軍無法越過。吳軍北至下邑(今安徽碭山境)周亞夫軍營求戰。結果吳軍一敗塗地,士卒多飢死叛散。周亞夫派精兵追擊,吳王濞率敗卒數千遁走,退保長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蘇鎮江)。漢遣人策動吳軍中的東越人反吳。東越人殺吳王濞。楚王戊也軍敗自殺。吳楚叛亂起於正月,三月即告結束。

在齊地,膠西等王國兵圍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膠西、膠東、淄川、濟南諸王或自殺,或伏誅。齊王將閭為漢城守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在趙地,趙王遂撤兵堅守邯鄲,酈寄攻之不下。匈奴人知道吳楚兵敗,也不肯入漢邊助趙。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共同引水灌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遂自殺。吳楚七國之亂在三個月內全部平息,統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同時取消了王國自行任命官吏和徵收賦稅的特權,削減了王國的屬官,王國的丞相改稱為相,國相還負有監察王的使命,規定諸侯王不得治理民政,只能“衣食租稅”,即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王國的地位已與漢郡無異。七國之亂的平定,鞏固了削藩政策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漢高祖分封子弟為大國所引起的矛盾,並為漢武帝以“推恩策”(見推恩令)進一步解決王國問題,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史記記載

劉濞(Pì):前215—前154,西漢諸侯王。沛縣(今屬江蘇)人。劉邦侄。封吳王。他在封國內大量鑄錢、煮鹽,減輕賦役,以招納其他郡國亡人和“任俠奸人”,擴張勢力。後景帝采御史大(dà)夫(fū)晁(Cháo)錯建議,削(xuē)奪王國封地,他以誅晁(Cháo)錯為名,聯合楚、趙等國叛亂,不久失敗,逃東越,為東越人所殺。參見“吳楚七國之亂”。——《辭海》。

《史記.吳王濞(Pì)列傳》:“吳王濞(Pì)者,高帝兄劉仲(名喜)之子也。”唐.司馬貞索隱:“案:澎(pēng)濞(pì)字也,音披位反。”

《漢書.高帝紀下》:“長沙王臣等言:‘沛侯濞(Pì)重厚,請立為吳王。’”顏師古註:“服虔曰:‘濞(Pì)音滂濞(pì)。’音普懿反。”

王力主編《古代漢語.魏其武安侯列傳》注音劉濞(bì),似與古人注音相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