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樂揚

劉樂揚,湖南人,曾任《人間》、《展望》、《更生》旬刊主編,長沙《前鋒報》、《晨報》、《全民日報》記者。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劉樂揚,曾用名張兆魯麟。1923年,入酃縣就讀國小,1929年春就讀長沙育才中學,193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1934年由中共中央特科湖南工作站吸收為中共黨員。同年畢業於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人物經歷

曾任《人間》、《展望》、《更生》旬刊主編,長沙《前鋒報》、《晨報》、《全民日報》記者,《武漢日報》、柳州《陣中日報》、昆明《掃蕩報》、《民主》周刊主筆,重慶《西南日報》總編輯,香港達德學院教授兼長沙《晚晚報》駐香港特派員。建國後,歷任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黨派處處長,湖南省文教委員會委員、省軍政委員會參議。著有《中國土地改革》。
1934年根據中共特科湖南工作站的指示,劉樂揚加入胡漢民的秘密反蔣組織“新國民黨”,進行反蔣活動。該組織在湖南30個縣都有成員,劉結識該組織負責人,廣泛收集反蔣介石集團的政治、軍事情況。1935年,“新國民黨”成立青年運動委員會,號召反蔣抗日,在長沙各校發展黨員。劉藉機吸收一些共產黨員為青年運動委員會成員,成立了專門指導“新國民黨”青年運動委員會工作的“青年運動黨團”,以加強組織領導,系負責人之一。

主要貢獻

1935年8月,劉樂揚通過湖南第一師範的同學、南京中統特務王才英介紹打入中統,以特約通訊員身份與中統負責人徐恩曾通信聯繫,把“新國民黨”的一些材料,在部分內容上製造假材料,編成通訊稿發給南京中統,又通過另一渠道告訴何鍵等人,加劇兩派矛盾。同年12月,北平爆發“一二·九”運動,劉提議立即發動長沙各校學生舉行示威遊行。中共特科湖南站批准這一建議,由劉負責起草宣言和組織發動青年運動委員會所屬的各大中學學生。經過劉緊張的串聯動員,長沙上萬名學生聚集在省教育會前坪,舉行了聲援北平學生愛國運動大會,並進行聲勢浩大的遊行示威。劉還創辦了《更生》旬刊,傳播中共團結抗日的呼聲,常以新聞記者名義與各方交往,開展工作。因受到何鍵等人的懷疑,1936年5月劉兩次被捕入獄。經組織營救出獄後,根據安排轉向新聞界與桂系開展統戰工作和情報活動。1936年7月,先後任《楚三報》《前鋒報》《晨報》三家報社特約記者,幫助《全民日報》編髮社會新聞,參加了中共黨員李仲融組織的湖南各界抗日救國會。同年冬,經《全民日報》總編輯李君堯介紹加入反蔣的桂系,負責主編副刊《天心閣》,因發表了一些指責國民黨不抵抗政策的文章,兩次遭到特務的追捕,被迫轉移到桂林,投奔桂系國民黨省黨部,任廣西學生軍第一團宣傳科長。
1940年1月,經中央特科負責人李克農批准,劉打入鄂北河口第五戰區桂系大本營,先後任政治部設計委員、調查科長、直屬藝術宣傳隊隊附、政治大隊隊附,設法保護了一批愛國進步人員。同年11月,國民黨CC派頭目徐會之接替韋永成擔任政治部主任,指責劉有異黨嫌疑。在查辦未逞的情況下,將他調任《戰地》月刊編輯。1941年1 月為躲避國民黨特務,劉幾經周折,於同年8月與幾個進步人士進入皖北,逃脫了國民黨特務的追捕。此後在國民黨統治區劉又兩次被捕,經受了嚴峻考驗,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劉樂揚主要從事統戰工作。1951年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參事室參事,在肅反和反右派時,受到錯誤處理,1980年徹底平反後,任中共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