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痍未瘳

創痍未瘳chuànɡ yí wèi chōu,比喻戰後的殘跡還沒有復原。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創痍未瘳chuànɡ yí wèi chōu
【注釋】創痍:創傷;瘳:病癒,康復。比喻戰後的殘跡還沒有復原。
【出處】《史記·季布欒布列傳》:於今創痍未瘳,[樊]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

故事

漢朝興起後,承繼的是秦朝的破敗局面,壯年男子參加軍隊,老弱運送糧餉,事務繁劇而又財政匱乏,自天子以下備不齊一輛四匹同樣顏色馬拉的車子,大將丞相有的乘坐牛車,老百姓家無餘粒。於是因秦錢太重不便流通,命老百姓另鑄莢錢,規定一金為黃金一斤重,簡化法令,省約禁條。而那些不守法令、惟利是圖的商人囤積居奇以操縱物價,以致物價飛漲,糧價騰踴,米價漲到每石一萬錢,馬一匹價值百金。天下平定後,高祖便下命令,商人不許穿絲綢,不許乘車行路。

簡評

漢武帝即位不幾年,那時自漢朝建國七十多年之間,國家無大事,除非遇到水旱災害,老百姓家給人足,天下糧食堆得滿滿的,少府倉庫還有許多布帛等貨材。京城積聚的錢幣千千萬萬,以致穿錢的繩子朽爛了,無法計數。太倉中的糧食大囤小囤如兵陣相連,有的露積在外,以至腐爛不能食用。普通街巷中的百姓也有馬匹,田野中的馬匹更是成群,以至乘年輕母馬的人受排斥不許參加聚會。居住里巷的普通人也吃膏粱肥肉,為吏胥的老死不改任,做官的以官為姓氏名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