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男成吉思汗

創業男成吉思汗

《創業男成吉思汗》,吳阿侖著。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成吉思汗傳記,是一部創業啟示錄,它是關於成吉思汗“創業”、蒙古“公司”擴張的故事,也是一本關於創業力、執行力、擴張力、老闆學、市場行銷、國際化、家族企業問題的百科全書。

基本信息

簡介

《創業男成吉思汗》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成吉思汗傳記,是一部創業啟示錄,它是關於成吉思汗“創業”、蒙古“公司”擴張的故事,也是一本關於創業力、執行力、擴張力、老闆學、市場行銷、國際化、家族企業問題的百科全書。本書由著名財經記者吳阿侖歷時五年寫就,由北京歡喜道文化公司傾力策劃打造,2011年由南方出版社出版,北京亨通堂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行。

內容簡介

這是一個關於成吉思汗創業、蒙古公司擴張的故事,也是一本關於創業力、執行力、擴張力、老闆學、市場行銷、國際化、家族企業問題的百科全書。 本書拂去歷史塵埃,讓讀者見識一個似曾相識、又如此不同的成吉思汗:一個史上被非議最多、背負“殺人魔頭”惡名的征服者,也是800年來迷倒無數政商大鱷、各界精英的“雄性領袖”;一個運籌帷幄、令對手聞風喪膽的天才謀略家兼執行大師,也是勤於自我砥礪、精於自我管理的創業者;一個追擊仇敵直到天涯海角永不放棄的狠角色,也是胸懷博大、性格細膩如女性、讓表揚和感恩成為收心王道的團隊領袖;一個從一無所有起步、將過期人際關係盤活為創業資本的資源經營大師,也是為基業傳承問題憂心如焚的家族企業管理者;一個有500佳麗相伴的大情種,也是節制欲望的理性人……

本書作者追溯波斯、蒙古、中亞、歐洲、中國源頭史料,醞釀五年,始成此書,探究成吉思汗鮮為人知的精神世界,揭示成吉思汗之於現代人的意義。本書每一個字無不源自對真實歷史的理解和解讀。

作者簡介

吳阿侖,著名財經記者,十年新聞生涯,二年自主創業。喜從幕後觀大佬,察看“偉大的隱秘一面”,其文字常真實到令大佬不悅。曾著《105億傳奇:黃光裕和他的國美帝國》、《打開中國鎖:跨國管理諮詢中國之道》等書。為深入人類有史以來最強悍男性成吉思汗的內心世界,領悟其擴張力的真正奧秘,廣泛涉閱波斯、蒙古、中亞、歐洲、中國源頭性史籍,幾番行走蒙古腹地。歷時五年,始成此書。 

作為一位從業十年、採訪過無數大佬的財經記者,既不同於擁有既定學術背景和固定套路的歷史學者,也不同於追求好玩和刺激的業餘寫史愛好者,本書作者以源頭史料為採訪現場,從客觀材料出發,排除先入之見,從歷史細節中“挖掘”商道和人性的結合點,寫出的是有血有肉、可資借鑑的,而非乾巴巴的教條式的創業啟示。

創作背景

看閒書是出生於湖北黃岡的吳阿侖從小至今的最大愛好,而這則直接成就了他的《創業男成吉思汗》一書。

2005年的一天晚上,百無聊賴的吳阿侖順手從書架上抽出一本綠封皮的書——格魯塞的《成吉思汗》。

這本書徹底顛覆了吳阿侖此前對成吉思汗這個歷史人物的印象。原來他並不是“只識彎弓射大雕”,在吳看來,成吉思汗的智識程度可能比現代很多人都高深的多。

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吳阿侖驚異的發現,這樣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早年曾是一個軟弱的人,他的成長和成熟的步履非常清晰——由弱到強。

在這本書的激發下,吳阿侖決心看更多關於成吉思汗方面的書,他想知道,作為一個有血有肉和七情六慾的人是如何一步步超越自我局限、創造人類史上最大帝國。

這之後,吳阿侖幾乎看了所有關於成吉思汗的經典,《元史》、《蒙古秘史》、《世界征服者史》、《史集》等書更是成為他的案頭用書。

看完這些經典作品後,從2006年他開始批量閱讀史料,亦在這段時間他意外認識了我區知名蒙古史專家巴拉吉尼瑪。

2006年的一天,意外獲得巴拉吉尼瑪等人編著的《世界名人眼中的成吉思汗》一書後,讀畢該書熱血沸騰的吳阿侖隨後寫了篇讀後感發布在部落格上,不久後就收到巴拉吉尼瑪的來信,希望認識吳阿侖。此後五年,吳阿侖與巴拉吉尼瑪見面不下十幾次。

許源於巴拉吉尼瑪的幫助,從2005年到2009年吳阿侖對寫作該書準備了近四年的時間,真正動筆的時間是在2009年。

像上班般寫作。

每天用八個小時或十二個小時的速度推進。有時在家裡寫,有時在咖啡廳進行。

初稿用了真正兩個月,寫完初稿後吳阿侖看了一下字數:33萬字,龐大的工程後,他像所有作家般隨後將此大作放置在抽屜里,冷處理一段時間。修改,刪改。幾經刪改,最終文稿變成現在的14萬字。

與過往寫成吉思汗生平泛泛之類的書不同,吳阿侖一開始就決定將此書定位為寫給現代創業者和管理者們看的書,因此他給這本書起了一個特別的書名《創業男成吉思汗》。

在他看來,五年的研究,讓他自信有很多新的獨到的發現,因為“該書在內容上的新意是顯然的,另外既然是從創業的角度進行寫作並且希望寫給現代創業者來說,不妨名字叫得新潮些,因此用了“創業男”這樣一個稱法。“這三個字比較平實,比“創業家”之類更具平視視角,名稱的新穎也與內容有一脈相承之處。”他對書名這樣解釋。

“幾百年來大眾對成吉思汗的印象是錯的?”

與眾不同的不僅僅是書名,諸多關於成吉思汗本人的觀點亦是與眾不同,吳阿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幾百年來大眾的這種印象主要是建立在他的霸業基礎上,人們由結果推知起因,由行動的結果推知人的風格和個性,加之成吉思汗本來就低調,因此以訛傳訛,就算面對真實歷史記錄時,往往也先入為主,忽略很多真實的歷史記載,建立超越歷史記錄的形象評價。就其個人本性而言,成吉思汗恰恰不是一個至為陽剛的人,而是一個陰柔的人。

“該書確曾有不少新穎觀點。”該書出版社一名負責人說,看完吳阿侖的初稿,被他的許多觀點所吸引,比如他認為“成吉思汗自小是個膽小,缺乏安全感的人”、“成吉思汗是個具有強烈女性氣質的蒙古領袖”……

歷時五年,終成此書,吳阿侖對該書的“錢景”自信滿滿,他相信這本書的生命力,即便10年、20年後,同樣是一個有價值的讀本。

而現在,他的新書《創業男成吉思汗》已隆重登場,下一本書的誕生只是時間問題。

編輯推薦

儘管這個創業史詩塵封了八百年,但從來沒有人以這樣的角度完整地梳理過,它提供的不僅是雄渾給力的閱讀體驗,也提供了極強的勵志效應,並給那些懷有創業衝動者,已在創業者,以及堪稱成功企業家、管理者的成功創業者,提供獨到的借鑑與啟迪。

秒讀成吉思汗

看見未來

當成吉思汗還是鐵木真時,站在他的氈包前,看著茫茫的草原上,遠處傳來豺狼撕咬的聲音,羊群在驚慌失措,鷹在天空上翱翔,而他心中已經閃耀著皇冠的光芒。

機會是爭取來的

當成吉思汗一無所有時,他的第一桶金是這樣獲得的:努力爭取一段已經不算數的婚約,換得一份豐厚嫁妝,又用這份嫁妝去激活父親生前的一段結拜情誼,獲得支持力量,從而打下創業基礎。

不恥下位

為了得到支持,成吉思汗甘願成為父親生前好友的附庸;為了學習強大之道、獲得創業資源,他放棄了獨立發展,給自己的結拜兄弟打工。

家室為重

40多歲以後,成吉思汗才作為一位成功男性將一位位絕色女子摟入懷中。無論他的疆域有多遠,共患難的元配夫人永遠享有尊位。西征歸來時,被異國佳麗環伺的成吉思汗,甚至因不知長妻孛兒帖怎么看他而心生忐忑。直到孛兒帖托人送話表示理解,他才放心回到闊別多年的長妻身邊。

大海匯聚百川是因為它把自己放得足夠低

成吉思汗九歲時,父親遇害,孤兒寡母之家被族人拋棄,嘗盡霜刀雪劍、世態炎涼,成吉思汗自比卑微的“虱子”。日後,當成吉思汗崛起,族人紛紛回歸,他毫無怨懟,無不善納。

卑微之力最強大

失去了貴族身份優勢的成吉思汗,最終憑藉擠奶餵馬、放牧砍柴之人的廣大力量,走出蒙古,雄並天下,成為世界之王。

謹慎有時看似多餘有時卻是關鍵

有時你分不清成吉思汗的謹慎是有理還是過了頭,他曾在仇敵來襲時扔下新婚妻子自行逃走,躲在密林深處不敢出來;他曾因結拜兄弟一句語義含糊的話而忐忑不安,連夜率部出走,不辭而別,從此形同陌路;他也曾在打獵時面對眼前出現的兩三名敵兵未敢輕易進攻,後來發現後面藏著一支龐大軍隊。

財散則人聚,分享是王道

44歲問鼎草原帝國王座、被稱做“世間最強大的汗”時,成吉思汗將帝國疆域分封給除家人外的所有追隨者,並對20多年前幫助過他的小人物感恩戴德,大加封賞。多年之後他才分封自己的家人。

愛生命更愛人才

一位仇敵部落的射手將成吉思汗的坐騎射死,將成吉思汗的脖子射傷,令他差點喪命。那位射手被俘後承認自己即“兇手”。成吉思汗說:“坦誠之人可為友。”將其放在身邊重用,並賜名哲別(“箭”)。多年後,哲別和同事速不台一道,發現了廣闊的歐洲,使蒙古人的神話延伸到了多瑙河邊。

人脈決定命脈

成吉思汗還沒統一蒙古時就廣結金國、中亞各路朋友,建立了廣泛的人脈及信息網路,多年以後,金國、中亞、中東都被劃歸他的版圖。

忍耐

在20多年時間裡,成吉思汗的部落一直只能算中小型公司;然後在五六年間,他統一了蒙古草原;又在十餘年間,他進軍全世界。在求勝之前,他將精力用於強化組織內在生命力。他的對手們總是低估了他的能量。

狼性

西征歸來途中的一場圍獵中,成吉思汗問手下諸將,什麼是人生最快樂的事。“放鷹”,“打獵”,“騎馬”……諸將道。“都不對!”成吉思汗說,“人生最大的快樂,就是戰勝仇敵,把仇敵驅趕於馬前,搶光他們的財物,奪光他們的駿馬,看著他們的親人以淚洗面,把他們的妻女摟進懷中,盡情享受!”

目錄

引言本星球最強創業男的成功密碼

這個由“弱小虱子”到本星球最強創業男的蛻變故事,其偉大啟示隱藏在十大密碼中。

第1章成長
性格密碼

早年艱辛,讓成吉思汗學到其創業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堂課:用寬廣胸懷包容一切;用整個世界的力量支撐自己。

第2章創業
借力之道

不要抱怨創業沒有資源,且看成吉思汗如何靠盤活兩段已經過氣的人際關係獲得創業資本,並抓住一切機會發展、做大自己。

第3章巨頭之戰
草原霸主是怎樣煉成的

與他的對手相比,只有他真正做到了永不放棄,投入心力做最好的自己,並且,他的經營理念讓“小人物”常常發揮大作用。

第4章新型公司
蒙古版“財散人聚”

別人霸業初成後卸磨殺驢,集中利益,成吉思汗卻將整個草原市場分給88位有貢獻的外姓經理人(家族成員先晾一旁)。要開創大格局,先得內心有大氣象。

第5章蛇吞象
國際兼併大演練

打敗比自己大40倍的對手憑的是什麼?亮劍精神,學習一切的態度,並將自身優勢發揮到極致。

第6章野蠻人的進攻
擴張秘籍

輕資產運營的機動性,優異的戰略規劃力,超強的整合能力,驚人的恐怖行銷,使蒙古公司在中亞、中東及歐洲成為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團隊。

第7章瘋狂至死
創始人瓶頸

太大而無法管理,缺乏周到而清晰的傳承機制——這兩個困擾晚年成吉思汗的基業傳承問題,也值得現代家族企業深思。

第8章富二代
傳承與迷失

這是巨型家族企業陷入管理困境的活案例:一方面創始人的創業精神繼續激發公司的擴張力,一方面公司因成長太快而失控,陷入分裂的黑洞。

第9章撕裂的世界帝國
最強的力是怎樣消散的

原有文化已經癌變,新文化無法被催生,公司肌體造血功能壞死,最終導致蒙古公司陷入萬劫不復。忽必烈是文化轉型失敗的鮮活註腳。

附錄1世界看成吉思汗

拿破崙自嘆不如,尼赫魯為他痴迷,麥克阿瑟說只需要研究他的戰記就夠了……

附錄2成吉思汗創業箴言

翻遍史料,全面收集!成吉思汗口述創業秘籍。

後記遇見成吉思汗後裔

一位70多歲的蒙古老人,為了蒐集、整理祖先的事跡,傳播祖先的精神,自費行走30餘個國家。

正文摘錄

第1章
成長
性格密碼
早年艱辛,讓成吉思汗學到其創業人生中最重要的兩堂課:用寬廣胸懷包容一切;用整個世界的力量支撐自己。

創業者創業之前,種子往往已經埋下。成吉思汗的創業歷程將證明,創業最大的資本其實並非你手頭的物質條件,比如創業資金、市場資源等等,而是你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你的行為方式。

成吉思汗的創業大約從 18歲時開始(不必吃驚和刻意模仿,古人創業年紀偏小往往是現實所迫),而此時他的性格已差不多定型。他創業時的外部條件很差,但早年經歷使他得到的個性歷練,卻將成為他最大的精神財富。懂得從冰冷的世界中獲取溫暖,懂得突破人際關係的限制,對陌生人投以最大的信任並依賴他們,以最寬廣的胸懷接納並非那么如意的人和事……這將讓他站到極高的起點上。

不要相信這個後來令全世界戰慄的征服者天生就要征服全世界。幾本源頭性史籍均表明:成吉思汗前大半生根本沒想過征服全世界,也沒在創業伊始就弄個50年規劃。他的成功就是在一個個具體需求驅使下,用心用力、抓住機會、水到渠成的過程。創業之初,這些具體需求表現為:填飽肚子,獲得安全感,為家人復仇。

他創業時的外部條件,糟糕透頂,如果你體會到了成吉思汗成長的環境,你就會明白——整個世界對他來說都值得攫取。

當初他也不是什麼強人硬漢,他甚至曾經是一個膽怯的少年,據史料記載,這種怯懦至少持續到他成年以後。由於怯懦,他眼看著自己的新婚妻子被敵人抓走凌辱。

怯懦是不好的,但它強過魯莽,我們後面將會看到,這一個性也將發展為成吉思汗創業性格中的重要一面:謹慎。

鑒於他早年性格如此重要地影響著他日後的創業行為,我們有必要系統了解一下他的早年曆程。

從最貧困的地方走向世界的創業者

成吉思汗長大成人之時,那些富裕地區——波斯、中亞花剌子模、南宋、西夏、金國等地,正如他後來有機會了解到的,人們住宮殿豪宅,穿綾羅綢緞,吃精製食物,享受高度發達的工商農業帶來的便利和奢侈。

而成吉思汗的族群還住在用毛氈和木架搭建的可拆卸房子裡,過著最為粗鄙的生活,整天趕著牛羊馬匹“逐水草而居”,幸運時能打到幾隻野兔子啊、狼啊,打打牙祭。他們 99%的時間裡都在為最基本的生計擔憂。

在這片靠近西伯利亞、冬天奇寒夏天酷熱的草原上,70多個大大小小的部落雜處群居,有時互相攻擊,有時相依為命。它們基本上都以強勢氏族為基礎發展而成,就像一個個發展了很多代的家族企業。這些家族企業大小不一,但無一能單獨與當時的強鄰金國或西夏抗衡。金國人自命為草原諸部的保護主,經常橫行其間索取保護費,教訓不聽話的部落。

作為 70餘個草原部落中的一個,蒙古部曾經強大過,結果迎來金國及草原東部塔塔兒部的聯合掃蕩。可恨的塔塔兒部,有一次將當時蒙古部首領俺巴孩擒獲(當時他好意送女兒去塔塔兒聯姻,卻反遭對方暗算),獻與金國,金人用酷刑將其處死。

這件事的後果有二:一、蒙古部落將金國及塔塔兒視為世仇;二、蒙古部受此打擊,自此衰落。

成吉思汗降生時,衰落的蒙古部正在對塔塔兒進行一次復仇式進攻,並罕見地贏得一次勝利。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從戰場帶回來幾名塔塔兒俘虜。

也許是因太久沒有品嘗到勝利滋味,當要給剛剛出生的兒子起名字時,也速該看到俘虜中有個人叫鐵木真,索性用這個名字做了自己兒子的名字。

鐵木真,你究竟是你老爸的一塊心頭肉,還是僅僅充當老爸光輝時刻的一個見證?據《蒙古秘史》、《元史》等書記載,這一年是公元 1162年。此後,歷史並未記載也速該的新勝利。

一個怕狗、愛哭的孩子

《元史》記載,成吉思汗“手握凝血”而生,自小“其目有燁,其面有光”,似乎預示著他日後的驚天偉業。

但其實童年階段的成吉思汗表現平平。他既沒得到父母格外的恩寵,也沒有顯出蒙古男人所推崇的勇士特質。在他童年的記憶中,本族英雄故事只是褪色的口頭傳說,他從爸媽叔父那裡見到的愁苦嘆息,一定多於顧盼自雄的神氣。

有意思的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斡難河下游,那裡有座山叫跌里溫盤陀,意即“鼠的孤山”,似乎注定他要經歷一段與老鼠為伍的歲月。

有人將成吉思汗的父親也速該視作蒙古部的領導人,但其實在蒙古部被金國及塔塔兒部聯軍擊敗後,蒙古部並無共同的領導人。也速該的頭銜只是“把阿禿兒”(“勇士”之意)。蒙古部落的主要力量——由孛兒只斤氏族派生出的幾大支系乞顏氏(也速該所屬支系)、泰赤烏氏、主兒勤氏等,似乎只是由於慣性而繼續一起遊牧。

成吉思汗之母訶額侖是一個重要角色。她本來是另一個部落首領的弟媳,行經蒙古部附近時,被也速該搶來為妻。這種事,在草原上司空見慣,見怪不怪。奇怪的是被搶者——篾兒乞部落首領之弟赤列都,作為森林獵人後代,本應驍勇善戰,卻扔下老婆逃了。直到 20年後,他的哥哥才替他回來尋仇。這場遲到的復仇將影響蒙古史的走向。

不可抗拒的命運安排之下,訶額侖為也速該生下四兒一女,鐵木真是長子。命途多舛的訶額侖是個堅強的母親,也是一個強悍的女人。很多商界強人往往都有著強悍的父母,這給他們的成長道路留下陰影的同時也促其奮進,比如 20世紀 50年代世界首富霍華德·休斯的母親,美國 CNN創始人特德·特納的父親,中國國美電器創始人黃光裕的母親,皆強悍到深刻影響子女的個性。

成吉思汗肯定不是母親最疼愛的孩子。最得母愛的是二弟哈撒兒。珍貴的成吉思汗家族史《蒙古秘史》透露,作為一個哺育能力極強的女人,訶額侖的雙乳能被哈撒兒一口氣吃乾,成吉思汗只能吃乾一乳,另兩個弟弟連一乳都吃不乾。這對一個蒙古母親來說不僅僅意味著欣慰度和舒適度的不同,也等於在告訴她,誰是將來更有力量保護家庭的人。

雖然鐵木真有智力上的優勢,後來出人意料地成為家庭的最強保護者,但在童年階段,有什麼理由讓父母對這個有點懦弱的孩子疼愛有加呢?

這個孩子,相當長時間內的表現是,怕狗,易動感情,愛流淚。在蒙古,這種弱點就跟小孩尿床一樣,容易遭人恥笑,也容易令當事者自卑。在成年以後,易動感情的特點一直保持著,使得這個鋼鐵般的世界征服者身上,時時顯出非同尋常的溫情一面,打破了我們對領袖人物的刻板印象。

膽小的弱點,在鐵木真成長為成吉思汗的過程中,逐漸被克服。

童年時曾走失或遭遺棄的記錄

在詳細記錄成吉思汗事跡的史書《蒙古秘史》中,鐵木真九歲前的個人記載基本空白。這意味著這一階段乏善可陳。但該書提到,鐵木真在幾歲時曾從自家營地走失。是疏忽大意所致,還是父母有意的丟棄?不得而知。結果,泰赤烏氏首領、鐵木真堂叔塔里忽台將他收養了一段時間。

這段故事或許傳遞了這樣一個信號:童年時代的鐵木真,不那么受父母看重。

塔里忽台對幼年鐵木真的收養,冥冥中影響了他後來的命運,此是後話。

透過這樣一些歷史碎片考察我們主角的童年,不難得出兩個結論:一、他的童年並非那么陽光燦爛;二、他也不像很多文學影視作品表現的那樣,自小霸氣十足,儼然未來人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