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毛白簕

剛毛白簕

剛毛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 var. setosus)為白簕的變種。本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有5小葉,小葉片通常較長,先端長漸尖,上面脈上剛毛較多,邊緣的鋸齒有長剛毛。分布於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廣東、福建和台灣。生於林蔭下或林緣濕潤地,海拔500-13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剛毛白簕
種拉丁名: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inn.) Merr. var. setosus Li
科中文名:五加科
科拉丁名:Araliaceae
剛毛白簕剛毛白簕

屬中文名:五加屬
屬拉丁名:Acanthopanax
中國植物志:54:113

產地分布

分布於雲南(賓川)、貴州(貞豐)、廣西(百色、龍勝)、湖南(東安)、江西(萍鄉)、廣東(陽山、翁源、羅浮山)、福建(南靖、永安)和台灣。

形態特徵

本變種和原變種的區別在於葉有5小葉,小葉片通常較長,先端長漸尖,上面脈上剛毛較多,邊緣的鋸齒有長剛毛。白簕(原變種)
Acanthopanaxtrifoliatus(Linn.)Merr.var.trifoliatus灌木,高1-7米;枝軟弱鋪散,常依持他物上升,老枝灰白色,新枝黃棕色
剛毛白簕
剛毛白簕,疏生下向刺;刺基部扁平,先端鉤曲。葉有小葉3,稀4-5;葉柄長2-6厘米,有刺或無刺,無毛;小葉片紙質,稀膜質,橢圓狀卵形至橢圓狀長圓形,稀倒卵形,長4-10厘米,寬3-6.5厘米,先端尖至漸尖,基部楔形,兩側小葉片基部歪斜,兩面無毛,或上面脈上疏生剛毛,邊緣有細鋸齒或鈍齒,側脈5-6對,明顯或不甚明顯,網脈不明顯;小葉柄長2-8毫米,有時幾無小葉柄。傘形花序3-10個、稀多至20個組成頂生復傘形花序或圓錐花序,直徑1.5-3.5厘米,有花多數,稀少數;總花梗長2-7厘米,無毛;花梗細長,長1-2厘米,無毛;花黃綠色;萼長約1.5毫米,無毛,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三角狀卵形,長約2毫米,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3毫米;子房2室;花柱2,基部或中部以下合生。果實扁球形,直徑約5毫米,黑色。花期8-11月,果期9-12月。

生長習性

生於林蔭下或林緣濕潤地,海拔500-1300米。

物種特徵

本變種小葉片較長,上面剛毛較多,傘形花序常單生,與原變種差別較大,但原變種小葉片也有較長的,傘形花序也有單生的,其主要區別僅在於本變種小葉片邊緣鋸齒有長剛毛。

相關的變種

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 W. Smith
康定五加Acanthopanax lasiogyne Harms
匍匐五加Acanthopanax scandens Hoo
白簕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
白簕(原變種)Acanthopanax trifoliatus (L.) Merr. var. trifoliatu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