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梅花

刺梅花

刺梅花,大戟科大戟屬植物鐵海棠(Euphorbia milii Ch. des Moulins)。為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性強健,喜溫暖乾燥氣候,適生長濕度為18-25℃。冬季室溫若能保持在15℃以上,整個冬季能開花不斷。濕度太低葉片會全部脫落,進入休眠。花期要求陽光充足,每半個月施用一次追肥,有機液肥或複合化肥均可。宜於疏鬆砂質土生長。在每根枝的頂端,緊貼著葉子長出一根細細的嫩桿,每根細桿上起初長出兩個或四個比綠豆還小的青黃色花蕾,花蕾漸漸長大,待伸展開來,便成為兩個花瓣。不久,兩片小小的花瓣便由青黃變成粉色,而且中間的花蕊也漸漸露了出來。別名:番仔刺、番仔樹、虎刺、麒麟刺、麒麟花、鐵海棠、虎刺梅。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刺梅花
刺梅花刺梅花

蔓生灌木。莖多分枝,長60-100厘米,直徑5-10毫米,具縱棱,密生硬而尖的錐狀刺,刺長1-1.5(2.0)厘米,直徑0.5-1.0毫米,常呈3-5列排列於棱脊上,呈鏇轉。葉互生,通常集中於嫩枝上,倒卵形或長圓狀匙形,長1.5-5.0厘米,寬0.8-1.8厘米,先端圓,具小尖頭,基部漸狹,全緣;無柄或近無柄;托葉鑽形,長3-4毫米,極細,早落。花序2.4或8個組成二歧狀復花序,生於枝上部葉腋;復序具柄,長4-7厘米;每個花序基部具6-10毫米長的柄,柄基部具1枚膜質苞片,長1-3毫米,寬1-2毫米,上部近平截,邊緣具微小的紅色尖頭;苞葉2枚,腎圓形,長8-10毫米,寬12-14毫米,先端圓且具小尖頭,其部漸狹,無柄,上面鮮紅色,下面淡紅色,緊貼花序;總苞鍾狀,高3-4毫米,直徑3.5-4.0毫米,邊緣5裂,裂片琴形,上部具流蘇狀長毛,且內彎;腺體5枚,腎圓形,長約1毫米,寬約2毫米,黃紅色。雄花數枚;苞片絲狀,先端具柔毛;雌花1枚,常不伸出總苞外;子房光滑無毛,常包於總苞內;花柱3,中部以下合生;柱頭2裂。蒴果三棱狀卵形,長約3.5毫米,直徑約4毫米,平滑無毛,成熟時分裂為3個分果爿。種子卵柱狀,長約2.5毫米,直徑約2毫米,灰褐色,具微小的疣點;無種阜。花果期全年。

生長習性

刺梅花
喜暖,喜光,耐旱,忌濕,畏寒。好生於疏鬆,排水良好的砂質土。

地理分布

鐵海棠(麒麟刺,虎刺,虎刺梅)
原產地非洲馬達加斯加。廣泛栽培於舊大陸熱帶和溫帶;我國南北方均有栽培,常見於公園、植物園和庭院中。

相關物種

同屬物種:
刺梅花刺梅花

火殃勒E.antiquorum
金剛纂E.neriifolia
霸王鞭E.royleana
綠玉樹E.tirucalli
下屬物種
黃苞鐵海棠E.miliivar.tananarivae

栽培技術

夏秋季為生長期,冬季室溫在3℃以上能安全越冬。如在15℃以上,加上充足的陽光,仍能繼續開花。為多刺直立或稍攀援性小灌木。性強健,喜溫暖乾燥氣候,適生長濕度為18-25℃。冬季室溫若能保持在15℃以上,整個冬季能開花不斷。濕度太低葉片會全部脫落,進入休眠。花期要求陽光充足,每半個月施用一次追肥,有機液肥或複合化肥均可。宜於疏鬆砂質土生長。
刺梅花
刺梅花刺梅花

扦插法繁殖,極易生根。室內栽培,宜選用草炭土、細沙按3:2的比例混合配製的培養土。生花季節要求充足肥水。
(1)在生長期既可放置室內視窗,亦可室外栽培,但忌烈日爆曬;
(2)光照充足,加上足夠的肥料和溫度,一年四季均能開花,反之,只長葉,少開花或不開花;
(3)栽培土壤,一般可用腐殖土加砂三分之一拌和後上盆種植。每隔2-3年翻盆換土一次;
(4)除盛夏外,平時盆土要偏乾忌濕,澆水太多太勤,亦引起爛根,這是養好養活刺梅的關鍵;
(5)在春秋季節的生長期,可各追施氮鱗甲混合肥2-3次;
(6)刺梅因屬直立式藤本植物,長大長高后枝桿易倒狀,可用竹片等物綁紮後支持之,或用竹片搭架,紮成各種形態的景觀,如球形或動物狀等,則更為有趣可觀。

園林與觀賞

刺梅花刺梅花

刺梅渾身長刺,朵朵紅梅開,是優良室內盆栽花卉,也可加工製做盆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