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斯·哈特爾

利斯·哈特爾

利斯·哈特爾是進入馬術這項曾經只對男性開放的運動的女性先驅者之一。在1952年的盛裝舞步賽場上,當時31歲的丹麥殘疾女性,以獨特的技術和充滿自信的表演贏得了所有在場觀眾的尊敬。儘管在上馬和下馬時還需要人協助,但她贏得的這塊奧運銀牌讓體育界吃驚。頒獎典禮上,金牌獲得者瑞典男選手聖·奇爾將哈特爾抱上了冠軍的領獎台,向這位女運動員致意,並希望她的勇氣能夠激勵和鼓舞更多的人。許多在場的觀眾都為這一幕流下了眼淚,而這一幕,也被認為是奧運歷史上最令人感動的瞬間之一。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利斯·哈特爾 利斯·哈特爾

哈特爾出生於丹麥,23歲的時候被診斷出患有骨髓灰質炎,當時她已經有了幾個月的身孕。日常生活都無法自理的哈特爾,依然鍾情於她的馬術事業,強烈的熱愛讓她無法放棄。於是,在懷孕後期她開始進行一些恢復性運動。在堅持不懈的運動下,哈特爾竟然奇蹟般地從幾乎癱瘓到可以舉起雙臂,腿上肌肉也逐漸有了知覺。在順利誕下女兒之後,哈特爾開始進一步的恢復運動,並可以用雙拐支撐著慢步行走。

哈特爾迫切希望回到心愛的馬背上去,結果,她卻因過度訓練而不得不多休息兩個月。即便如此,哈特爾依舊嘗試著在馬背上駕馭希望,由於小腿沒有恢復知覺,她只能學習不用雙腿的力量馭馬。

執著的哈特爾總算是收穫了堅持不懈之後的第一份成果——在1947年的納維亞女子花式馬術錦標賽中她獲得第二名。這讓哈特爾信心倍增,有了更高的要求,她希望自己能在奧運會上有所建樹。

赫爾辛基的奧運賽場上,參加女子花式馬術比賽的只有4個人,其中就包括哈特爾。儘管這場比賽哈特爾只得了一枚銀牌,但是金牌獲得者在頒獎儀式上將哈特爾拉上了冠軍領獎台,以示尊重。宙斯也認為哈特爾應該得到這樣的尊重,她從骨子裡散發出的百折不撓的精神,值得人們銘記。

與哈特爾一樣熱愛馬術的不乏其人,命運不公地摧殘了他們,但是卻無法剝奪他們的信念。在赫爾辛基男子馬術比賽中,來自英國的選手梅傑·勞倫斯·魯克本來可以獲得獎牌,但是卻因意外空手而歸。

參加奧運會時間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 1956年澳大利亞墨爾本夏季奧運會

奧運成績

銀牌2 枚

運動生涯

利斯·哈特爾(Lis Hartel)下定決心要在個人馬術比賽中有所成就。然而在1944年,年僅23歲的這位丹麥人在懷孕期間被確診患有脊髓灰質炎。幾乎癱瘓的她決心繼續從事她的騎馬事業,並且在懷孕後期開始進行恢復性運動。幾個月後,她可以舉起她的胳膊並且可以使用她的大腿肌肉。她的女兒也成功降生。哈特爾繼續恢復。她開始練習爬行,經過8個月的努力之後,她可以藉助拐杖試探性地走幾步了,隨後又逐漸地恢復了元氣,但是當她最終用全部的力量和勇氣上馬時,卻非常吃力以至於在嘗試第二次之前不得不修養兩個月。儘管小腿依然癱瘓,她學著不用這些肌肉去騎馬。1947年,她參加了在斯堪的納維亞舉行的女子花式馬術錦標賽,獲得了令人讚不絕口的成績——第二名。她不滿足於已有的殊榮,決心在195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再為丹麥隊贏得一席之地,她傑出的表現使她順利地入選赫爾辛基奧運會的比賽。

只有4位女運動員參加個人花式馬術比賽,哈特爾因不能使用小腿,所以在上下馬時都需要幫助。然而,她獨特的技術給在場的每一個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結果她以相近的成績落後於瑞典的赫里·聖·奇爾(Herri Saint Cyr),取得第二名。在頒獎典禮上,聖·奇爾將哈特爾拉上冠軍的領獎台,向這位女運動員致意並以她的勇氣來激勵和鼓舞其他的人。4年後在斯德哥爾摩(由於澳大利亞的檢疫規則,墨爾本奧運會的馬術比賽在此舉行),傑出的利斯·哈特爾在此又獲得了奧運會的銀牌,在個人馬術比賽中再次輸給聖·奇爾。

在赫爾辛基,另一個本應該拿到獎牌的馬術運動員是英國的騎士梅傑·勞倫斯·魯克(Major Laurence Rook),但是命運以最殘酷的方式拒絕了他。

從小在諾丁漢郡出生的魯克立志做一名海軍戰士,但由於視力差而未能如願。二戰期間,他一直在部隊,由於他獨自發現並俘獲了德軍的監視兵和在經過德軍的危險區域時將戰俘抓回英國這兩件功績而被授予十字勳章。二戰後,他因從事跳躍運動而入選1952年英國奧運會代表隊。一塊金牌很可能以獨特的方式出現,但他的賽馬星光因在飛奔中一隻腳陷入排水溝而摔倒了。儘管受到衝撞,31歲的魯克仍然試圖完成比賽,但他沒有察覺到在一個很短的時間裡他是朝著反方向騎行的。結果,他被取消參賽的資格,使得他和他的代表隊無緣得到金牌。

但是,這是個喜劇。4年後,魯克在野外冒險個人賽中以第六名的成績又一次進入英國代表隊,並為英國隊全力贏得了奧運會金牌

奧運經歷

哈特爾曾是丹麥最好的騎手之一。1944年,23歲的哈特爾在懷孕期間被確診患有脊髓灰質炎,其膝蓋以下的小腿肌肉,完全無法使用,幾乎癱瘓。她在懷孕後期開始進行恢復性運動,幾個月後,女兒誕生了,哈特爾開始學爬,她的肌肉開始恢復功能,但她的膝蓋下的身體部分仍然殘疾,她能藉助拐杖蹣跚行走了。再接著,她說:“為什麼馬不能成為我的腳呢?”

但當她試圖同馬匹進行配合訓練時,才發現自己沒有足夠的腿部肌肉力量而無法控制馬匹,甚至差點被馬甩出去。哈特爾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並沒有放棄。2個月後,她學會了如何不用肌肉同馬溝通的技巧,與自己的坐騎建立了真正的默契。

經過三年的康復訓練後,她可以開始參加馬術比賽了。

1947年,她參加了在斯堪的納維亞舉行的女子花式馬術錦標賽,獲得了第二名。

馬術盛裝舞步的首次比賽是在1912年,此後的40年裡,它一直是奧運會上最貴族、最自命不凡、最男性化的項目,只有得到授權的男性軍官們才能參加,沒有得到授權的軍官、普通士兵、平民和女性不允許參加。直到1952年赫爾辛基奧運會,禁令終於被打破了。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夏季奧運會上,女子運動員開始參加奧運會馬術比賽,利斯·哈特爾作為丹麥隊一員,以4名女選手之一的身份出現在盛裝舞步賽場上。 儘管她仍然需要別人的幫助,才能上馬,下馬,但曾經殘疾的女子運動員終於在奧運賽場上證明自己,她看上去十分自信。比賽開始了,哈特爾身下的馬匹步伐輕盈、靈活、純熟,準確,整個表演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人們被她嫻熟的技巧和富有藝術性的表演所折服。

1956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上,她再次奪取馬術比賽的銀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