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側腎靜脈腎素測定

分側腎靜脈腎素測定:測定兩側腎靜脈腎素活性的比值(患側腎素/對側腎素,RVRR)似及周圍循環腎素的水平或對側腎靜脈腎素與周圍血腎素的比值。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認為兩側腎靜脈腎素比值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較高,提出修正和補充。 在動脈造影正常的病例中,用一條導管收集兩腎靜脈血液作腎素測定,有24%腎靜脈腎素活性比值超過1.5到1.0;在39例已經手術證實為單側腎血管性高血壓病例中,其腎靜脈腎素活性的比值超過1.5者僅為79%.Whelton

分側腎靜脈腎素測定

分側腎靜脈腎素測定:測定兩側腎靜脈腎素活性的比值(患側腎素/對側腎素,RVRR)似及周圍循環腎素的水平或對側腎靜脈腎素與周圍血腎素的比值。目前,一般認為周圍血腎素活性高而兩側腎靜脈腎素的活性差別大於2倍時,外科療效良好,Kaufman報導有效率達93%;周圍血腎素活性正常或對側腎靜脈與周圍血腎素的比值低於1.3,而兩側腎靜脈腎素活性差別大於1.4倍時,術後血壓亦多恢復正常或明顯下降;若兩側腎素活性的比值小於1.4,手術效果不佳。假陽性率約為7%。 Vaughan(1985)也認為腎靜脈腎素比值為1.5∶1時,90%的腎血管性高血壓可獲手術良好效果,但陰性比值並不能排除手術後滿意反應,其假陰性率約為15%(62/412)。另一方面,陽性RVRR也不能排除雙側性病變,糾正一側病變因不能完全糾正基本病理變化,故高血壓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為此,Vaughan指出診斷腎血管性高血壓的指標,應符合幾點:①套用腎素鈉指數,即用巰甲丙脯酸(Captopril)刺激示有腎素的高分泌;②證實對側無腎素分泌,V2-A2=0(分別代表腎靜脈和腎動脈腎素值);③在單側高腎素型腎血管性高血壓V-IVCV/IVC≥0.5(IVC指下腔靜脈腎素值),而原發性高血壓則不同,不論其周圍腎素是否正常或升高,兩側V-IVC/IVC均等於0.25。
近年來,有不少學者認為兩側腎靜脈腎素比值的假陽性率和假陰性率較高,提出修正和補充。Dean等指出左腎靜脈血液並不僅限於來自左腎靜脈,尚來自其他的分支,如腎上腺靜脈、精索或卵巢靜脈及腰靜脈。若導管誤插入其他分支或在腎靜脈的近端則取得的血標本內包括有其他靜脈的回流,致使腎靜脈內血漿腎素稀釋而出現假象。他還認為採用一條導管收集兩腎靜脈作腎素活性測定常會出現錯誤。在動脈造影正常的病例中,用一條導管收集兩腎靜脈血液作腎素測定,有24%腎靜脈腎素活性比值超過1.5到1.0;在39例已經手術證實為單側腎血管性高血壓病例中,其腎靜脈腎素活性的比值超過1.5者僅為79%.Whelton亦報導有22%的假陽性率(>1.5)。Smith提出用一條導管非同步收集兩腎靜脈標本測定腎素活性是不正確的。Smith在12例動脈造影正常的病例中採集L1/R1、L2/R2、L3/R3比值,由於時間上的差異各不一致,因此主張採用兩條導管同步採集三次腎靜脈標本。若其中兩次腎素活性值相似,則認為可靠,在單側腎動脈狹窄性高血壓病例中陽性率超過9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