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雷集團

stein stein Gerstn

凱雷集團(Carlyle Group),舊譯為卡萊爾集團,成立於1987年創始人大衛·魯賓斯坦David M. Rubenstein等人,是一家位於美國華盛頓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主要業務包括企業購併房地產、槓桿財務以及創投,投資產業範圍遍及航太國防、消費零售、能源、醫療保健、科技、電信、媒體與運輸業。管理的資產超過800億美元,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被稱為“總統俱樂部”。美國前任總統老布希、英國前首相梅傑、菲律賓前總統菲德爾·拉莫斯、美國前證券與交易委員會(SEC)主席阿瑟·列維特、金融大鱷喬治·索羅斯都曾在其中掛職,擁有較深的政治資源。在這個“俱樂部”的投資者中間,也包括美國現任總統布希本.拉登家族成員,只是在“9.11”恐怖攻擊事件之後,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凱雷集團才結束了與本.拉登家族的關係。(但本.拉登家族仍然可能通過間接投資與俱樂部有一定聯繫)

凱雷最早的發起人是史蒂芬·諾里斯(Stephen Norris),他在擔任MARRIOT收購兼併公司的稅務負責人時,發現收購阿拉斯加愛斯基摩人的公司能夠合理避稅,這讓他由此投身於私人股權投資業務。通過前總統卡特的助理大衛·魯賓斯坦(David Rubenstein)的政治背景和人脈募集了第一批投資人,這便是凱雷的起點。凱雷早期並不算成功,直到在老布希任美國總統期間,老布希家族實際控制了凱雷,當時擔任國務卿的詹姆斯.貝克曾擔任凱雷高級顧問並為其大股東之一,美國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奇(Frank Carlucci)曾任其董事長,前白宮預算主任迪克.達爾曼也曾擔任其顧問。儘管凱雷獨特的政府背景給予業務上諸多便利,但是當凱雷完成早期的一系列交易之後,其最大的基金也不過只有1億美元。為解決此問題,1990年代中期請來了金融投資界最富有盛名的喬治·索羅斯成為了凱雷的有限責任合伙人, 在他的號召之下,籌集資金突然變得令人驚奇的容易。並於1990年通過政治和金融的完美結合,表面上通過前國防部長弗蘭克.卡路奇 促成了凱雷在國防工業中的一項重大投資——從美國陸軍那裡贏得了200億美元的軍火契約,凱雷集團才真正起飛,標誌著布希家族財富通過金融工具迅速成世界巨富。

發起人史蒂芬·諾里斯(Stephen Norris),於1995年,雖然公司前途似錦,但在各大世界豪強的陰影下,還是選擇了就離開了自己創辦的公司。

公司的取名源自二人第一次見面討論成立公司的酒店名,紐約上東區的Carlyle Hotel凱雷酒店。 現任主席Lou Gerstner,曾任IBM董事會主席和著名的食品企業Nabisco的CEO.

旗下全資公司

Carlyle Capital Corporation凱雷資本有限公司 成立於2006年8月,專門用於投資次級貸款,由於危機爆發,無法支付166億美元的次級貸款,凱雷資本有限公司已經在08年3月在媒體上宣布進入破產清算。

Wall street english 在國內著名的義大利公司華爾街英語就是凱雷旗下100%控股公司,07年初,老布希到訪中國的一站就是參觀東方廣場的華爾街英語旗艦店,可見凱雷對於布希家族的重要性。

美國著名的Dunkin' Donuts 和Baskin-Robbins

收購公司

凱雷目前在中國大肆收購重要國有企業如太平洋保險徐工集團等,但其出價往往大大低於企業的實際資產,引起不少爭議。在台灣曾試圖收購日月光半導體,但因出價過低及政府不支持等因素,於2007年4月宣告破局。另外成功收購東森集團旗下的東森媒體科技

在亞洲管理的基金

亞洲技術投資基金 凱雷亞洲合伙人 750M$ 企業收購基金 凱雷亞洲創投I 159M$ 創業基金 凱雷亞洲創投II 164M$ 創業基金 凱雷亞洲房地產基金 410M$

外部連結

Carlyle Group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