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草[冰糖草]

冰糖草[冰糖草]
冰糖草[冰糖草]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冰糖草為野甘草,亞灌木,高25~80㎝,全株無毛。根粗壯。莖直立,有分枝,下部木質化。葉小,對生及輪生,披針形至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20㎜,先端短尖,基部漸狹而成一短柄,邊緣有鋸齒。

形態特徵

冰糖草 冰糖草
冰糖草 冰糖草

花小,多數,白色,單生或成對;萼片段,卵狀矩圓形,長約定俗成㎜;花冠輻狀,4裂,裂片橢圓形,花徑4~5㎜,喉部有毛;雄蕊4,花葯箭頭形,黃綠色;雌蕊1,花柱細長,柱頭盤狀。蒴果卵狀至球形,直徑2~3㎜,花柱宿存,熟後開裂。花期夏、秋間。

生長環境

生於荒地及村邊。

分布範圍

冰糖草植物形態-野甘草 冰糖草植物形態-野甘草

分布廣東、廣西、福建、台灣等地。

主要價值

【採集】全年可采,鮮用或曬乾。

【藥材】乾燥莖黃綠色,小枝有細條紋,光滑無毛。葉多捲縮,蒴果小球形,多開裂,散出極小粉狀種子。主根圓柱形,平直或帶彎曲,往往分生側根,再生細根,主根長工10~15㎝,根頭部直徑約8㎜,中部徑約5㎜,表面淡黃色,有縱皺。質堅脆,斷面破裂狀,淡黃綠色,皮部甚薄,木部髓線較清晰。

【成份】全草(地上部分)全草含生物鹼1.6%、野甘草醇和抗糖尿病成分阿邁靈。根含甘露醇約1%,並含鞣質等。根皮含二十六醇、β—谷甾醇、D—甘露醇。

【藥理】根的水或醇提取物給麻醉貓靜脈注射均可引起血壓下降及呼吸抑制,對離體蟾蜍心臟有興奮作用。對離體兔十二指腸的張力及運動均為抑制。對離體大鼠子宮略有興奮作用。對離體豚鼠迴腸和蟾蜍直肌均無影響。水提取物對小鼠毒性較大,醇提取物則幾無毒性。

阿邁靈15~20毫克口服,可緩解糖尿病人的症狀,在1月內尿糖、血糖皆有顯著下降,此種降低是逐步進行的;與胰島嶼素不同,血糖水平不會降至正常值以下。有些有酮尿、蛋白尿、酸血症的患者,症狀亦可有減輕。糖尿病患者的貧血也可得到糾正,並使過高之血磷有所降低,高膽甾醇血症也有所減輕。

【性味】⑴《福建民間草藥》:“甘,平,無毒。”

⑵廣州部隊《常用中醫藥手冊》:“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尿消腫。治肺熱咳嗽,暑熱泄瀉,腳氣浮腫,小兒麻痹,濕疹,熱痱,喉炎,丹毒。

⑴《福建民間草藥》:“解熱利尿,調中益肺。”

⑵《廣西中藥志》:“退熱祛風,又可解木薯中毒。”

⑶ 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利濕。治感冒發熱,腸炎腹瀉,腳氣水腫,小便不利。”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2~3兩。外用:搗敷。

選方

⑴治腳氣浮腫:鮮野甘草一兩,紅糖一兩。水煎,飯前服,日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⑵防治麻疹:野甘草水煎作茶飲,連服三天。(《閩南民間草藥》)

⑶治小兒肝火煩熱:鮮野甘草五錢,酌加冰糖,沖開水燉服。(《福建民間草藥》)

⑷治濕疹、熱痱:鮮野甘草搗汁外擦。(《廣西中草藥》)

⑸治小兒外感發熱,腸炎,小便不利:野甘草五錢至一兩,水煎服。(《廣西中草藥》)

⑹治肺熱咳嗽:鮮野甘草一至二兩,水煎服。

⑺治喉炎:鮮野甘草四兩,搗汁調蜜服。

⑻治丹毒:鮮野甘草二兩,食鹽少許,同搗爛,水煎服。

(⑹方以下出《福建中草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