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戲劇

冰島戲劇

冰島的民族戲劇發展比較晚,其戲劇活動最早出現於1720年左右。1897年冰島戲劇協會的成立,標誌著冰島戲劇專業化的開始。1950年“國家劇院”的建立是冰島戲劇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它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冰島戲劇趨於成熟。

發展歷史

冰島戲劇冰島戲劇

冰島的民族戲劇發展比較晚,其戲劇活動最早出現於1720年左右,當時教會為傳播教義用拉丁語演出一些短小的宗教劇。從1784年起,教會的拉丁語學校開始在首都雷克雅未克演出歐洲劇作家的劇目,多為丹麥L.E.霍爾堡和法國莫里哀的喜劇。1791年,雷克雅未克的拉丁語學校首次上演了冰島人創作的劇目。1888年,冰島建立了第一座固定劇院,1897年成立戲劇協會。當時主要由學校宗教團體進行業餘演出,直到1930年冰島才開始有了職業劇團。

西格納多·彼得森(1759~1827)是冰島第一位民族劇作家,他的劇本多是時事諷刺小品。詩人馬蒂亞斯·約楚姆松(1835~1920)於1861年創作了冰島第一部經典性的劇作《流放記》,描寫綠林好漢的故事。他還翻譯過W.莎士比亞和H.易卜生的劇本。伊德德里·埃納爾松(1851~1939)曾建議成立國家劇院,翻譯過莎士比亞和易卜生的劇本。他以冰島民間傳說為題材的作品,開了冰島浪潮主義戲劇的先河。約翰·西古爾永松(1880~1919)是冰島戲劇史上先驅者之一,以
冰島戲劇冰島戲劇
創作悲劇聞名於歐洲,他在1911年以冰島民間傳說為素材創作的《山間的埃維恩杜爾》和《他的妻子》,描寫了人類的兩種本能──飲食與情慾之間的矛盾衝突。他的悲劇《加爾達拉羅夫杜爾》(1915)描寫了人的願望和用智慧力量同黑暗勢力展開的搏鬥,被譽為冰島“浮士德”式的作品。

1897年冰島戲劇協會的成立,標誌著冰島戲劇專業化的開始。戲劇協會擁有自己的劇場和一批導演演員,有一套經常輪換上演的保留劇目。在這一時期湧現了一批優秀劇作家和劇作,其中以大衛·史蒂文森(1895~1964)及其劇作《金門》(1941)、西格納多·諾達爾(1886~?)及其劇作《復活》(1946)尤為著名。這兩部劇作曾在北歐各國和英國公演,轟動一時,它們預示了未來冰島戲劇發展的兩個方向:傳統的鄉土戲劇和創新的實驗戲劇。前者多以冰島民間傳說為題材,鄉土氣息濃厚,風格樸實自然,多是幽默喜劇。後者多是易卜生式的社會問題劇,反映家庭關係、倫理道德及個人價值觀念和宗教信仰等等的變化。這類作品受L.皮蘭德婁等現代主義戲劇的影響,形式多樣新穎,以機智的對話見勝。

冰島戲劇冰島戲劇

1950年“國家劇院”的建立是冰島戲劇發展的又一里程碑,它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冰島戲劇趨於成熟。導表演藝術和舞台美術的水平都有了提高。在戲劇文學方面,鄉土戲劇和實驗戲劇既獨立發展,又互取所長。例如阿格納·托爾達松(1917~ )的鬧劇《原子和婦人》(1955),把資本主義社會現代化的繁榮假象和冰島鄉村的古老道德觀念進行了對比。諾貝爾獎金獲得者H.K.拉克斯納斯(1902~ )的“社會喜劇”融會了傳統的鬧劇、諷刺劇乃至宗教劇技巧和現代的易卜生式問題劇、布萊希特史詩劇手法,創作了《冰島之鐘》(1950)、《銀月》(1954)和《鴿子宴》(1966)等代表作品,獲得較高聲譽。他的《出賣了的搖籃》(1954)在冰島和歐洲許多國家演出。

60年代,繼承鄉土戲劇傳統的青年劇作家有約庫特·雅各布松(1933~ )和艾納·帕爾森(1925~ );發揚實驗戲劇精神的有厄杜爾·比約恩松(1932~ )等。實驗性的“面具劇團”,上演B.布萊希特和E.尤內斯庫等人的作品,培養了本國劇作家,如艾爾林格·哈爾道森(1930~ )、古德蒙德·斯坦森(1925~ )和麥格納斯·嬌生(1938~ )等。70年代以後,冰島還出現了兩位引人注目的年輕女劇作家斯瓦瓦·雅科布斯多蒂爾(1930~ )和尼娜·阿納多德(1941~ )。

冰島戲劇獎

《Luna》於2004年2月27日雷克雅未克城市劇院首演。分別獲得2004年度冰島戲劇獎中兩個舞蹈最高獎項:“最佳編舞獎”、“最佳舞蹈獎”。《Luna》的音樂原本是為2003年在國家劇院上演的戲劇Cyrano而作的,獲得了當年的“最佳戲劇音樂獎”。

冰島戲劇冰島戲劇
《Luna》是一部關於探索、渴望、愛情、掙扎、友誼和生活的作品。Luna,月亮女神,並不僅僅是那個在星際中按軌道鏇轉的圓盤。作品的音樂也追尋著一種循環,鏇律自行鏇轉並回到開端處結束,從出發到回歸。生活,從那裡開始,又終結於何處?

男人和女人們在月光下跳著生活的華爾茲。愛情、渴求、希望、掙扎和喜悅的遺像。

編舞:Lára Stefánsdótti)

Lára Stefánsdóttir在1980 – 2002年間作為冰島舞蹈團的舞蹈演員在很多作品中擔任主角。同時作為編舞Lara創作的作品包括:Motions (1997,在歐洲和南美廣泛地上演),Minha Maria Bonita (獲得1998年編舞大賽的一等獎),Langbrók (1999年在哥本哈根的“北歐獨舞”首演), Elsa (2001夏天獲得在赫爾辛基舉辦的國際舞蹈競賽中獲得一等獎), Frosti (2003),Luna (2004)。

音樂:Hjálmar H. Ragnarsson)

Hjálmar H. Ragnarsson (b. 1952) 1977年畢業於康奈爾大學,獲音樂理論和創作碩士學位。從這以後他一直是冰島最活躍的音樂創作家。Hjálmar的音樂很多樣,從簡單的歌曲到複雜的管弦樂。在他的保留曲目中,合唱音樂及獨奏和小團體音樂同樣卓越。在戲劇音樂方面,他也為很多大規模的作品配樂,也創作一些獨立音樂如歌劇、音樂劇和舞蹈劇。Hjálmar曾擔任1988-1992年間冰島作曲家協會的主席及1991-1998年間冰島藝術家聯盟的主席。

舞台及服裝設計:Elín Edda árnadóttir

燈光設計:Kári Gíslason

演奏:Rússibanarnir Gueni Franzson, clarinet, Jón Skuggi, contrabass, Kristinn H. árnason, guitar, Matthías M.D. Hemstock, percussion, tatu Kantomaa, accordian

舞蹈助理:Ingo Diehl

舞蹈演員:Aealheieur Halldórsdóttir, Guemundur Elías Knudsen, Hj?rdís Lilja ?rnólfsdóttir, Katrín Ingvadóttir, Katrín á. Johnson, Peter Anderson, Steve Lorenz, Valgereur Rúnarsdóttir, Cameron Corbett, Emilía Benedikta Gísladóttir

世界戲劇

戲劇作為人類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與其他文化成分有著緊密的聯繫。無論是歐洲的戲劇,還是東方某些國家的民族戲劇,起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