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於百王:漢武帝劉徹

冠於百王:漢武帝劉徹

第一章 第四章 第十章

作品信息

作 者:瑤初楓 著
出 版 社:西苑出版社
ISBN:9787802106406
出版時間:2010-01-01
版 次:1

頁 數:361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所屬分類:圖書 > 傳記 > 歷代帝王

編輯推薦

開疆安邦,締造大國,第一個奠定中國遼闊疆域的皇帝。

內容簡介

漢武帝劉徹,7歲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在位54年。以其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漢朝成為當時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他是第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他也是一位最被誤解的謎一般的帝王。

目錄

第一章 年少得志繼皇位
第二章 尊儒術重法治
第三章 加強皇權的政治體制改革
第四章 改革兵役制與選官制度
第五章 外事四夷教通四海
第六章 經濟改革措施
第七章 治水勉農施仁義
第八章 窮奢極欲的後宮生活
第九章 幡然悔悟的晚年
第十章 冠於百王的歷史地位

前言

劉徹是漢朝的第七位皇帝,字通,西漢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詩人、民族英雄、文學家。劉徹是漢景帝劉啟的第十個兒子、漢文帝劉恆的孫子、漢高祖劉邦的曾孫,其母是皇后王姑公元前157年7月14日生於長安,5歲時被冊立為膠東王,7歲時被冊立為太子,16歲登基,公元前87年3月29日崩五柞宮,享年70歲。在位共54年,葬於茂陵,廟號世宗。
劉徹即位之初,一方面政治形勢比較穩定,國家經濟狀況也相當好,另一方面諸侯王國的分裂因素依然存在,潛在威脅還不小。所以,他在繼續推行景帝各項政策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
在政治方面,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布“推恩令”,削弱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加強監察制度等。劉徹還變古創製,包括收相權、設刺史、立平準均輸等重大改革與創製,建立了一套系統完整的政治制度。這種法制傳統,成為此後二千年間中華帝國制度的基本範式。
在軍事方面,主要是集中兵權,充實了中央的軍事力量。改革兵制,派衛青,霍去病出擊匈奴,使北部邊郡得以安定,派張騫出使西域,開拓了西北邊疆,開通了西漢聯繫西域以至中亞等地通道。
在經濟方面,採取重農輕商,整頓財政,頒布“算緡”、“告緡”令,徵收商人資產稅,大力打擊奸商;又採取桑弘羊建議,將冶鐵、煮鹽收歸官營,禁止郡國鑄錢,統一鑄造五銖錢;設定平準官、均輸官,由官府經營運輸和貿易,大大增強了國家經濟實力。同時興修水利,移民西北屯田,實行“代田法”,有利於農業生產的發展。在經濟方面還有一條重要的舉措,就是將當時的貨幣進行統一。
精彩書摘
栗姬原本最受景帝的寵愛,又是太子榮的生母,按照次序當立為皇后。景帝原也有此意,因此生病時曾囑咐栗姬,他死後,要好好照看諸皇子。這裡,立栗姬為後的意思是很明白的。可是栗姬嫉妒心太重,胸襟狹窄,怒而不應,還出言不遜,弄得景帝很不高興,把立後的事擱了下來。栗姬錯過了當皇后的機會,更懷怨望,進而失去了景帝的寵幸。
在景帝內宮圍繞爭後爭儲的鬥爭中,館陶長公主嫖起了關鍵的作用。嫖是景帝的同母姐姐,劉彘的姑母,下嫁功臣陳嬰孫堂邑侯午為妻。館陶長公主出入宮闈,與景帝關係也很密切,她說的話對景帝很有影響。由於館陶長公主在宮廷中很有勢力,所以後宮姬妾多巴結她,企求她在景帝面前為自己美言薦引。館陶長公主有女名阿嬌,她希望自己的女兒將來能做皇后,想把阿嬌嫁給太子榮,差人示意栗姬。栗姬心眼小,目光淺,怨恨館陶長公主經常獻美女給景帝,分掉了對自己的寵愛,因而拒絕聯姻。館陶長公主從此與栗姬交惡結怨。
館陶長公主碰了釘子,自是憤懣不已。雖說她的丈夫陳午只是個堂邑侯,但她卻是當朝天子的姐姐,竇太后的掌上明珠,僅從後來竇太后死後遺命把自己名下的金銀珍寶全賜給館陶長公主這一件事上,即可窺見她是何等寵愛這個獨生女了。而且“長公主”這個名位極為尊貴,儀服與諸侯王同。栗姬如此不給情面,怎不招惹館陶長公主的憤怒?館陶長公主又豈能善罷甘休?
陳嬌與劉榮的婚姻是不成了,館陶長公主打算從諸王中再物色一個。她把景帝十三王逐個衡量一遍,最後相中了劉徹。她向王夫人提親,王夫人是個有心計的女人,這等大好姻緣做夢都不曾有過,遂十分痛快地答應下來。
劉徹與陳嬌都還年幼,自母親訂下他們的婚事後,兩家來往密切,二人兩小無猜,倒是天生一對,地造一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