冖

冖,mi,復也。從一下垂也。謂穩固的洞穴。 古同“冪”,復蓋。音覓。

字意

(mì)〈文言義〉〖動〗覆蓋,後作“冪”
稱禿寶蓋,漢字偏旁或部件。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卷七】【冖部】冖mì莫狄切
【原文】覆也。從一下垂也。凡冖之屬皆從冖。
〖注〗臣鉉等曰:今俗作冪,同。
【譯文】覆蓋,從“一”向兩旁下垂,凡是“冖”的部屬都從“冖”。

說文解字注

〖覆也〗
覆者,蓋也。
〖從一下垂〗
一者所以覆之也,覆之則四面下垂。《廣韻》引文字音義云:以巾覆,從一下垂,莫狄切。十六部。按冥下曰冖聲。鼏亦冖聲。則亦在十一部。支耕之合也。凡冖之屬皆從冖。

康熙字典

【子集下】【冖部】冖·康熙筆畫:2 ·部外筆畫:0
《唐韻》《集韻》莫狄切,音覓。《說文》覆也。從一下垂。《玉篇》以巾覆物。《同文舉要》象布幕下覆。《正字通》今作羃,楷作冪。小篆從巾作幎

拼音是mi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