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藏區的藏曆年

由於藏區幅員遼闊,各個地方的年節風俗也不盡相同,比較有代表性的如安多地區、四川省西部的阿壩藏族自治州、雲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等地區。

安多藏區位於青海甘肅四川西藏接壤的高山狹谷地帶,大年初一人們起得很早,起來第一件事是去山頂煨桑祭神。大家都以第一個去煨桑為榮,後來的人只是在已經燃起的煨桑堆上添加松枝、柏枝、桑面(糌粑)等物,順便獻酒灑漿,跪拜叩首,添嘛呢箭桿等。第一個煨桑的人點起桑煙後,就開始吹海螺,海螺以白色的最為吉祥,有的還放鞭炮。與此同時,各家各戶的桑爐(或者在院子中央,或者在屋頂上)里都會點起桑煙,整個地區都沉浸在或淡或濃的桑煙里。祭祀完畢之後,大家各自回家吃早飯,然後去給村里最年長的或輩份最高的人拜年。由此可以看出,安多藏區和拉薩地區的區別。安多藏區初一是出門的,而拉薩地區初一是和家人團聚不出門的。在藏區的許多地方,大年初一是禁止掃地,也不背水、挑水的。
安多還有一種奇特的習俗,有些地方的男人們(或者家裡的老人們)在新年的早上一起來,就要往牛圈或羊圈裡跑,去看牛羊的睡姿,牛羊的頭朝東南西北四方的任何一方,都將意味著來年這個方向是吉祥的,於是給牛的頭上、身上掛上有色的花布,趕著牛羊向此方向走幾步,表示吉祥。

一年一度的藏曆年是甘孜藏族人民的傳統佳節,家家戶戶都從藏曆十二月初開始做過年準備,購買食品,添制新衣,在精緻的瓷器盅里培育青稞苗,炸"卡生"(油炸果子)、洗滌衣被用具等等,還要洗頭(藏語“落扎謝”)以示在新年來臨前掃去一年的晦氣、邪氣和洗去自身一年的罪孽,乾乾淨淨迎接新年。藏曆十二月二十八、二十九日寺廟舉行跳神儀式,當地民眾扶老攜幼都要到寺廟觀看。三十日(除夕那天)各家打掃房前屋後,準備敬神用的松柏枝等祭品,在家裡小經堂的神柜上供上專門培育的青稞苗和其他一些供品,祈望來年人畜興旺,在新的一年全家人健康吉祥。

初一凌晨,女主人起床後,要去背“頭水”,相傳新年的第一天爭到的頭水為獅子的奶汁,也有的稱之為“金水”,能除病驅邪,用柏枝沾著水灑在屋裡每個角落,能消災避禍。男主人在家煨桑、擺祭品。初一一天都忌說病、死、沒有等言語,忌打碎東西。從初二開始親友之間開始相互走訪拜年,這樣持續到十五日,新年才算完。

雲南迪慶的藏族既過藏曆年、也過農曆春節,他們將新年的第一天視為最吉祥的日子。大年初一早上,家中的成年男人要在佛龕前點酥油燈、供聖水、擺供品、設切瑪等,然後到當地的神山上插經幡、燒香。初一早飯後,親戚、鄰裡間就會互相串門拜年,互祝吉祥如意,跟漢族的傳統相類似。晚上,人們還會在村中燃起篝火,一起跳鍋莊舞。這裡的年要到正月十五才算過完,期間還要舉行歌舞、賽馬、射箭、球類等文娛體育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