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靖鎮

六靖鎮

六靖鎮位於北流市南端,東鄰清灣,南靠廣東化州和本市華東鎮,西接石窩,北連平政鎮,是省道北流至寶圩、合浦至寶圩兩條二級路的交匯點,是桂東南通向廣東的門戶,是北流市南部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全鎮轄15個村,1個居委會,1個農業隊,34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5萬人,其中集鎮人口2.3萬人。全鎮土地面積118.6平方公里。行政區劃:轄17個村民委員會。

基本信息

簡介

(圖)交通要道交通要道

六靖鎮是桂東南通向廣東的門戶之一,距廣東高州市50公里,距陸川39公里,六靖鎮是廣東省化州市寶圩鎮(2012線)和縣道陸川至六靖(53—14線)的交匯點,北寶二級路從鎮境內通過,北海港至水東港二級路從鎮區通過,是二條二級路的交匯點。六靖鎮是桂東南和粵西北人流、物流、資金流交匯地,商貿輻射遼闊。

全鎮17個村(居),村村通電話、通有線電視,16個村(居)道路硬化至村委會。鎮區按縣級規劃,有五個開發小區,八條街道,1個汽車站,2個集貿市場,4家酒店。1995年被國家建設部定為“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連續1 0年獲得自治區村鎮建設先進單位。

地理氣候

(圖)六靖鎮六靖鎮

北流市六靖鎮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夏長冬短,夏不炎熱冬不寒冷。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資源豐富。因為雙頭嶺天然屏障的作用,境內年均氣溫22.5℃,該鎮雨水調勻,年降雨量1800毫米左右;土地肥沃,宜種性廣。全鎮轄15個村,1個居委會,1個農業隊,總面積118.6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4.23平方公里;全鎮耕地面積2036畝,其中水田19647畝,旱地2389畝。

資源豐富

芒果芒果
該鎮農產品十分豐富,盛產稻穀、芭蕉、冬煙、紅茹、馬鈴薯、冬玉米等;

水果特產有荔枝、龍眼、三華李、芒果、木鳳梨、柑桔、甘欖等;

全鎮水資源十分豐富,有型水庫1座,庫容量1955萬立方米,中型水庫1座,小型水庫3座。漁業產業以鎮南村七星魚、塘角魚養殖為主,已漸成規模;

該鎮礦產資源主要有鉀長石、花崗岩、稀有金屬鈮、鉭等。鉀長石主要分布在茶山、鎮南、石寨、大坡、雲羅;高嶺土主要分布在鎮南、旺坡、長江;稀有金屬鈮、鉭分布在茶山村的響水底和石馬嶺;

境內已探明的高嶺土地質儲量1億噸左右,露出地表的石灰石地質儲量15億噸左右,露出地表的粘土(水泥用)地質儲量1億立方米左右。

經濟建設

全鎮有鄉鎮企業838家,其中鎮辦8家,個體815家,私營企業15家;以皮革製品為主導產業的桂豐工業園區一個,是北流最大的皮革製品生產區。塑膠製品業在明星企業六靖塑膠廠的帶動下正做大做強。在森隆席草、水沖黃瓜、六靖水菜種、茶山八角、長江香蕉、鎮南藥材等種植示範帶動下,“一村一品”發展策略已顯成效。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值47925萬元,鄉鎮企業總收入32231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2l87元。

全鎮形成了以油氈廠、造紙廠、玻塑廠、衡器廠為主的企業,其中衡器製造屬廣西第二大規模行業,產品遠銷全國十三省(市)。

隨著浦寶二級公路即將建成通車,該鎮作為桂東南和粵西北人流、物流、資金流的中心轉運站的角色越來越突出,地理位置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眾多商家捷足先登,甚至安營紮寨的黃金寶地。該鎮立足鎮情,積極實施“大交通、大規劃、大城建”的小城鎮發展戰略。城鎮建設新的總體規劃以浦寶二級公路為主軸,往鎮南村向新北寶路靠攏發展,採用“以地建城、以路養城,用地皮抵兌工程建設款”等多種形式,吸納民間資金搞城鎮建設。共引來10位老闆投資3000多萬元,先後成功開發建設了圩底垌、西河等,總面積440畝5個商業住宅小區。鎮裡還投入巨資進行公共設施建設,陸續完成了占地3500平方米的工商集貿市場、占地2000平方米的西河農貿市場、日可供水5000噸的自來水廠、占地約10畝可供30年使用的垃圾填埋場等重點工程10項;完成繞城路一期工程路基平整1.7公里,新(擴)建街道21條8.1公里,砌成高標準排水溝近萬米。

六靖鎮始終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不斷最佳化轄區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進工業化進程。目前,六靖鎮建成工業商區一個,在建工業園區一個,已有三家企業落戶投產。
2002年,通過盤活國營水沖農場舊場部資產,開發建設占地230多畝的桂豐農場工業園區。投資90萬元的水、電、通信等基礎設施全部完善,從鎮壓區到工業園區1.5公里路亦已硬化。交通方便,設施完善,配合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桂豐工業園區已成為商家的投資墊土。投資100萬元的北流金龍工藝製品廠和投資600萬元的北流市春輝皮革製品有限公司先落戶該工業園區。春輝公司增資600萬元的擴建工程亦已完工投產。由知名老闆伍振秋投資1000萬元、占地70畝的紙業製品公司正在審批待產中。三家企業已安排200多人就業,可實現年產值近億元,年上繳稅金300萬元。屆時,該工業區為北流市最大的皮革製品生產區和紙業製造。六靖鎮將實現千萬元財稅大鎮目標。

文物

世界銅鼓王

世界銅鼓王出土於六靖鎮!世界銅鼓王出土於六靖鎮!
現被稱為“世界銅鼓王”的銅鼓,出土於北流六靖水沖庵。銅鼓面經165厘米,高67.5厘米,殘重300多公斤,高堪稱“世界之最”。鼓面中心有太陽紋8芒,芒外4道暈圈,寬而疏朗,鼓身14道暈圈,窄而密集。此銅鼓1950年出土於廣西北流市六靖鎮水沖庵。經過1980年的全國第一次銅鼓學術討論會、1996年的中國南方及東南亞地區古代銅鼓和青銅文化第三次學術討論會討論,確定在至今世界各地所出土的銅鼓中北流六靖水沖庵銅鼓為“世界銅鼓之王”。現藏於在廣西博物館。“銅鼓王”的出土有著傳奇般的經歷。清代北流石科鄉有個農民,上山砍柴草,把扁擔豎著往地上拚命一捅,但聞土中發出異樣的聲響,扁擔也捅不下去了。於是撥開泥土,赫然出現了一個碩大無比的銅鼓,村民還以為是神器,便計畫抬到附近的六靖圩冼太廟來供奉。誰料抬到水沖庵時,繩索突然繃斷,甚是奇哉!最後索性向庵中菩薩站普,決定留在水沖庵,大概是抬銅鼓的鄉民略施小計,要銅鼓留在自己鄉里吧。於是每年冬天,各地村民都在水沖庵舉行祭鼓祈神,敲起銅鼓,山鳴谷應,響徹雲霄,鄉民從四面八方雲集敬神。這個“銅鼓王”現在展覽於廣西博物館,兩次赴京展出,見者嘆為觀止,為廣西贏得了聲譽,更讓北流人驕傲!

特色產業

(圖)草蓆草蓆

六靖鎮森隆村有悠久的種植席草的歷史,當地農戶用自己栽培的席草黃麻為原料編織出來的草蓆深受民眾喜愛。為了做強做大這一傳統產業,該鎮通過“組織引導、科技扶持、服務帶動”等形式,大力發展草蓆生產。該鎮森隆村種植的席草面積達到300畝,可加工草蓆7.5萬條,總產值200多萬元,人均純收入652元,該村成為遠近聞名的“草蓆村”。

文化風俗

北流市第六中學(六靖高中)外景北流市第六中學(六靖高中)外景
六靖當地人操使的為粵語方言(北流上里話)。語音較北流下里話更接近廣州音或香港音。口音和粵西茂名高州信宜、化州一帶相同。
和粵西地區一樣,六靖最為隆重和獨特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和年例,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比過春節還要隆重。值得一提的是,每村每組年例的時間有所不同的,而圩上正月十五的年例(元宵節),最為隆重熱鬧火爆!
北流市第六中學(六靖高中)外景
六靖年例——抬神遊街!六靖年例——抬神遊街!
六靖民眾文娛氛圍濃厚,曾舉辦全國象棋精英邀請賽,1998年9月被國家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協授予“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2000年12月被區科技廳授予“廣西科技工作先進鄉鎮”,有大型會堂1座,科技信息館1個。
該鎮每年春節、元宵節期間,各地人士集資近50萬元來舉行兩廣地區籃球賽和村村爭霸冠軍賽。
作為玉林市重點城鎮之一,和全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政府提出“工業強鎮”政策,六靖目前正在加速發展。

年例

年例,也可以叫年宵,但是和年宵又不同。茂名、化州、高州、電白縣、信宜及鄰近的湛江、吳川一帶,而和粵西人文相通、語言相同的廣西北流南部六靖、清灣、石窩、白馬、大倫、扶新、平政等鄉鎮每年亦都會舉辦年例,各地舉辦地年例的時間各不相同,集中在過完春節的農曆正月、二月份,其餘一些“翻秋”年例(在秋收後的一個月舉行,大都是在農曆三月至十一月)則每個月都有,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一天,少數兩三天。也有附近數條村莊的年例節都是在同一日的。農村年例大多以土地廟為中心,周圍幾個村子一起舉行。少數地方一年中還會舉辦兩次年例。
六靖年例——抬神遊街!
北流南部(上里)鄉鎮(六靖、平政、清灣、白馬、扶新、大倫、石窩、沙垌等)和粵西地區一樣,有年年過年例的傳統風俗。而且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這8個多鄉鎮各地和粵西地區一樣都設有冼太廟。值得一提的是這8個多鄉鎮,各地年例時間有所不同,多在正月初一到農曆二月初二(一般二月初二的最多),多是按照農曆推算出不同的時間。而以隆盛鎮(或新豐)以下的鄉鎮(下里),卻沒有過年例的風俗。這也是北流上里與下里最大的文化風俗差異之一,另一個最大文化差異是粵語口音,上下里人說話的口音有較大差異。六靖各地都設有冼太廟,來紀念粵西嶺南母--冼太夫人。
一、年例分布地
有年例這種風俗習慣的地區主要有:茂名(現管轄茂南區,茂港區,電白縣),高州市,信宜市和化州市和湛江、吳川一帶,和廣西桂東南少部分地區:如,廣西北流市南部六靖、清灣、石窩、白馬、大倫、扶新、平政等鄉鎮每年都會舉辦年例。在廣西北流南部鄉鎮中,中尤其是六靖鎮的年例最為熱鬧、幾乎每條街每村每組都有自己的年例!
二、年例來由
年例來由歷史悠久,早在明清時期的地方志就有記載,光緒《茂名縣誌·風俗》載:“自十二月到是月(農曆二月)鄉人儺,沿門逐鬼,唱土歌,謂之年例。”一說:據父老相傳,茂名的“年例”也是由元宵節衍化而來。據父老相傳,自漢以來,中原文化習俗逐漸滲透粵西大地,元宵節持燈嬉遊的習慣也被接受,與本地習俗結合後,逐步演變成現今隆重熱烈、極受村民重視的民俗節日。一說,年例和冼太夫人有一定的關聯。
史料中顯示年例活動是由冼氏家族而興起,長期演化後成為今天的年例。冼太夫人是當地的一位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她為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作出了卓越貢獻,被周恩來總理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在年例中“游神”所用的神像中,便有日游神冼太夫人的塑像造型。可見她在當地人心中的地位,像神一樣崇高。當地人如此敬重一位愛國的巾幗英雄,也多少反映出他們的一種英雄主義情懷及愛國主義思想。或許把冼太夫人尊為神只是現在的人延習了祖先的做法,把拜冼太夫人僅看成是年例的一種形式。但其中所包涵的那種文化內涵,是泯滅不了的。冼夫人文化使年例更具歷史意義,它傳承的不是只有封建的迷信思想,還有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人文精神。

六靖鎮年例日期表

六靖鎮六靖鎮
||村名||組隊名||年例日期||按農曆先後順序排列||
-----------------------------------------------------------------------
||長江村||良進組||年例日期||----正月初六
||沙沖村||尚書廟||年例日期||----正月初八
||沙沖村||清脆社||年例日期||----正月初九
||那排村||那排村||年例日期||----正月初九
||旺坡村||蒙洞組||年例日期||----正月初九
||西山村||那沙組||年例日期||----正月初十
||沙沖村||大王廟||年例日期||----正月初十
||龍灣村||龍灣組||年例日期||----正月十三
||茶山村||茶山村||年例日期||----正月十三
||長江村||村尾組||年例日期||----正月十三
||大坡村||欖平組||年例日期||----正月十三
||沙沖村||黎木田||年例日期||----正月十四
||六靖村||六靖街||年例日期||----正月十五
||森隆村||森隆村||年例日期||----正月十五
||石寨村||石寨村||年例日期||----正月十六
||龍灣村||東方紅||年例日期||----正月十六
||鎮南村||長墉組||年例日期||----正月十六
||大坡村||根石組||年例日期||----正月十六
||大坡村||南清隊||年例日期||----正月十六
||西山村||西山組||年例日期||----正月十七
||西山村||茶根隊||年例日期||----正月十七
||雲羅村||西岸組||年例日期||----正月十七
||沙沖村||沙沖村||年例日期||----正月十七
||六靖村||糖柄組||年例日期||----正月十八
||六靖村||竹高組||年例日期||----正月十八
六靖鎮
||大坡村||大坡村||年例日期||----正月十八
||沙沖村||三清廟||年例日期||----正月十八
||西山村||山心坡||年例日期||----正月廿三
||六靖村||里沖村||年例日期||----二月初二
||森隆村||橫山組||年例日期||----二月初二
||鎮南村||六社組||年例日期||----二月初二
||雲羅村||大秧地||年例日期||----二月初二
||水沖村||水沖村||年例日期||----二月初二
||六靖村||沙地坡||年例日期||----三月十九

教育建設

(圖)教育事業教育事業
北流市第六中學(六靖高中)校園一角北流市第六中學(六靖高中)校園一角
六靖鎮走“科教興鎮”之路,重視文教衛生事業,成績令人矚目。鎮教學設施完善、師資雄厚,被自冶區譽為“改善辦學廣西第一鎮”。民眾文娛氛圍濃厚,曾舉辦全國象棋精英邀請賽,1998年9月被國家農業部、國家體育總局、中國農民體協授予“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鄉鎮”,2000年12月被區科技廳授予“廣西科技工作先進鄉鎮”,有大型會堂1座,科技信息館1個。

教育事業穩步發展。高標準完成了義務教育任務,國小學生入學率99.72%、鞏固率99.789%;辦學條件不斷發展。學校的硬體建設快速發展,學校教室樓房化,基本完善中心國小的多媒體教室、村小的遠程教育室,校校有籃球場,活動條件優越。該鎮堅持提高素質,師資水平不斷提高。

貫徹執行區、市的教育現代化發展目標,以“讓社會滿意、讓家長放心,讓更多的孩子享受優質教育”為宗旨,以創造“文明六靖、實力六靖”為載體,通過狠抓校園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內部管理,最佳化師資隊伍,深化課程改革,加強特色建設。

教育衛生

六靖鎮走“科教興鎮”之路,重視文教衛生事業,成績令人矚目。鎮教學設施完善、師資雄厚,被自治區譽為“改善辦學廣西第一鎮”。目前有1所高中(北流市第六中學)、2所國中(六靖一中、六靖二中)、16所國小。全鎮在校師生大約12555人。鎮內有縣級中型人民醫院一所--六靖人民醫院。

領導人員

六靖鎮單位領導人員:
張東: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書記,主持鎮黨委全面工作;
陳素貞:女,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副書記,鎮政府鎮長,主持鎮政府全面工作;
姚鋒: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鎮人大全面工作,分管黨群(含工、青、婦、武裝)、文教衛生(含新農合)、老齡、交通;
黎芬:女,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人大副主席,分管人大、城建、後勤、婦女、統計工作;
顧立輝: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土地、浦寶二級路建設工作;
鄧曉光: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財貿、計生工作;
李宏年: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宣傳委員、副鎮長,分管宣傳、政法、企業及安全生產工作,協管文教衛生工作;
李彬|: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紀檢、監察、“兩金”、民政、扶貧、統戰工作,協管城建、計生工作;
陳永傑:男,漢族,中共黨員,現任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大農業、科技工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