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圩鎮

寶圩鎮

寶圩鎮位於化州市東北部,東連高州市,北接北流市,地處我市西北出口,境內陵江秀水與梅石公路南北貫穿,北寶公路橫跨西東,扼兩省三市六鎮之交通要塞。總面積52.8平方公里,轄1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2.4萬人,是粵桂邊境區域貿易中心鎮。寶圩鎮黨委政府在抓經濟發展工作中,圍繞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在堅持香蕉、蠶桑、水果、速生豐產林等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大膽調整農業結構,走出了一條以香蕉產業富民強鎮的農業發展之路。

基本信息


簡介

寶圩鎮技術講座
寶圩鎮經濟發展迅猛。工業立鎮成交顯著,全鎮形成手套加工網路化、手套輔料生產基地化、資源型工業規模化的良好局面。現有手套加工廠41家,手套里布輔料廠13家,木材加工廠8家,水力發電站2個,竹器工藝廠、沙磚廠、紅磚廠、沙石場等特色企業一大批。其中手套輔料的產量目前占全國同類產品的50%能上能下。農業形成了以香蕉種植為龍頭的特色農業新格局,目前,全鎮種有香蕉8500畝、蠶桑2200畝,瓜菜750畝、荔枝2.4萬畝、龍眼1.1萬畝,農業生產朝種植規模化、管理標準化、產品無公害化發展。
寶圩鎮自然資源豐富,山(寶嶺)、水(陵江)、沙(河沙)、石(花崗石)、竹、木等亟待開發。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省道283線和北(流)寶(圩)公路轄區路段正加緊進行。圩鎮建有1萬平方米的大型農貿綜合市場,是投資創業的道選之地。

發展前景

化州市寶圩鎮黨委政府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真抓實幹,走出了一條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去年,寶圩鎮社會總產值達5.8億元,工農業總產值4.47億元,財稅收入達290多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500多元,從而有力地推動了當地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寶圩鎮香蕉收購場
寶圩鎮黨委政府在抓經濟發展工作中,圍繞提高農業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在堅持香蕉、蠶桑、水果、速生豐產林等特色產業的基礎上,大膽調整農業結構,走出了一條以香蕉產業富民強鎮的農業發展之路,使寶圩香蕉生產的發展走出了鎮,衝出了省,實現了“一鄉一品鎮”和國家級雙認證的“綠色食品基地鎮”。目前,寶圩人種植的香蕉面 積達3.5萬畝,人均約1.5畝。2007年,寶圩鎮香蕉產量達8.3萬噸,產值1.3億元,僅此一項,農民人均收入就增加3000多元。
為了加快發展工業,寶圩鎮黨委政府一方面加強對招商引資工作的領導,出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最佳化招商引資工作環境,落實招商引資工作責任制。另一方面採取走出去、請進來、攀親戚、拉關係和以商招商、以誠招商、以情招商等多種方法,想方設法吸引老闆到寶圩鎮投資辦企業。同時不斷加強對原有企業的改造、扶持、服務和指導,增加科技含量,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發展。寶圩鎮企業已發展到604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家,工業年產值達2.5億元,由於工業的發展,寶圩鎮幾年來都提前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稅收任務。
寶圩鎮的交通狀況曾一度嚴重製約著寶圩鎮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為了改變交通落後的狀況,寶圩鎮黨委成立了交通道路建設協調領導小組。書記、鎮長帶著報告請示下化州,上茂名,跑省城,積極爭取上級交通、公路等部門的大力支持。同時,他們組織力量,深入宣傳,廣泛發動民眾密切配合,積極做好協調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只一年多時間,就發動民眾籌集資金600多萬元,投入資金1500多萬元,興建硬底化鄉道47.5公里,一舉全面完成了鄉道硬底化的任務。其中西岸、陳垌兩村委已完成了村委會通自然村的硬底化任務,並在民眾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284線寶圩路段已擴改完畢,鋪上了柏油,告別了沙土路的歷史,寶圩至廣西北流出口,這個拖了10多年的“爛尾工程”也在茂名公路局的支持和沿線民眾的配合下,於2008年“五一”正式通車。寶圩鎮交通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有力地推動了寶圩鎮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迅速發展。

工業發展

全鎮興辦了皮革製品廠、紅磚廠、電子半成品加工廠、木業加工廠、竹器加工廠、毛織廠、玩具半成品加工廠等等,寶圩鎮的雜里布產品遠銷省內外,享有“全國雜里半壁河山”的稱譽,全鎮企業發展到600多家,其中有7家規模以企業。

農業

寶圩鎮雨神洗劫茂名水果
全鎮氣候溫和,土地肥沃。農業主要有水稻、蠶桑、四大名果、蔬菜 、魚、禽畜 、花生、番薯、玉米等。全鎮境內發展香蕉 1.5萬多畝,年產值約8000多萬元,創建了茂坡無公害香蕉生產基地和鍾作輝綠色香蕉生產基地,此兩個基地生產的香蕉分別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和綠色香蕉質量認證。此外,寶圩鎮種植有荔枝2.2萬多畝,是省扶持的“一鄉一品”荔枝生產基地鎮;現種植速生桉2.7萬多畝。

交通設施

寶圩鎮地圖
全鎮公路建設、村道硬底化建設、村級辦公樓建設、學校改危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全鎮村道硬底化公路達38公里, 實現了村村通硬底化公路。全鎮11間中國小,已有9間被評為市一級學校,曾被評為茂名市改造老區農村國小先進集體。全鎮11個村(居)委會,已有9個新建辦公樓,村級辦公條件明顯改善,固本強基工作紮實有效。2005年,西岸村委會黨支部被評為茂名市先進基層黨支部。

農業發展

沿著平整的水泥路進入化州市寶圩鎮,連片的香蕉林鬱鬱蔥蔥,微風過處,綠波蕩漾,仿如遊覽十里“香蕉長廊”。地處茂名西北出口的寶圩鎮,是廣東進入大西南的重要通道之一,是遠近聞名的革命老區鎮。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寶圩人實施“香蕉產業富民強鎮”戰略,發展特色農業,成功走出一條以香蕉產業為龍頭的具有寶圩特色的農業發展之路。2007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達5.8億元,人均純收入 3750元,寶圩人嘗到了改革開放的甜頭。
一個名副其實的香蕉專業鎮
寶圩鎮寶圩鎮香蕉苗
寶圩鎮農村無主導產業可言,農民以種糧謀生,常常為溫飽發愁,趕集靠步行,用水靠肩挑,用電無保障,做飯煙燻火燎。改革開放以來,寶圩鎮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個總目標,實施“香蕉產業富民強鎮”戰略,大膽調整農業結構,在大力種植蠶桑、水果、南藥、水稻等作物的基礎上,大力發展香蕉產業,構建香蕉基地,打造寶圩品牌,使寶圩香蕉產業越做越強、越做越大。以鍾作輝香蕉種植基地和茂坡香蕉種植基地為帶動,使用“化州市綠色香蕉生產者協會”先進技術管理、生產的綠色無公害品牌香蕉“綠蕉” 現已遠銷全國各地,備受消費者的青睞。目前寶圩人已種植香蕉3.5萬畝,年總產量8.3萬噸,年產值達1.3億元,僅此一項,農民年純收入就可增加 3000多元。2007年,寶圩鎮年創收在30萬元以上的香蕉種植戶92戶,年創收在10萬元以上的香蕉種植戶186戶,年創收在5萬元以上的香蕉種植戶 579戶。寶圩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鄉一品”鎮,鍾作輝等創辦的國家級雙認證的“綠蕉牌”和“無公害香蕉”成為化州市唯一的綠色農業品牌
打造化北勞動密集型工業重鎮
1978年,寶圩鎮共有企業210家,工業總產值986萬元。改革開放以來,寶圩鎮本著創建“化北勞動密集型工業重鎮”這個目標,按照“整合資源、保護環境、科學規劃、做大產業”的工作思路,大力招商引資,強化產業整合,積極推動產業集聚,做大做強木業、手套、砂磚、水電、竹編、雜里等六大核心產業,目前,寶圩鎮已有工業企業604家。同時,寶圩鎮堅持把重大項目建設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點,做大做強龍頭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在產業集群建設中的帶動作用,恆林木業有限公司、錦新木業有限公司等一批上規模企業迅速崛起。此外,把加大招商引資作為增強經濟發展後勁的有效措施來抓,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加大對投資者和引薦人的獎勵力度,極大地調動了全鎮幹部、民眾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近年來,寶圩鎮工業增加值達3.1億元,工業利稅實現760多萬元,實現利潤470 多萬元,簽訂各類招商項目和投資意向12個,已開工項目9個,建成投產項目7個,契約利用外資2100萬元。
建設寶圩美麗家園
在寶圩,四通八達的水泥路穿梭在綠色的蕉林里,像是翡翠上銀色的飄帶。近年來,寶圩鎮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和發動民眾積極參與,先後投入資金 1600多萬元,興建硬底化鄉道47.5公里,修建了20多公里的通自然村硬底化道路,完成了284線寶圩路段的擴改工程,使寶圩有了一條柏油路,從此告別了沙土路的歷史。同時,打通了遺留10多年的寶圩至廣西北流的省道出口,重塑了化州、茂名乃至廣東交通的形象。粵桂路的改造完成,使街道面貌煥然一新,成為了居民休閒、娛樂、購物的好去處。小城鎮常住人口4520餘人,已成為粵桂邊界人旺業興的重要農貿集市。西岸、調馬、茂坡等3個文明生態村達到了綠化、淨化、硬化、亮化、美化等“五化”要求,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觀。全鎮90%以上村用上了自來水,電話、有線電視、寬頻進村入戶,寶圩人足不出戶就可享受到信息化帶來的便捷和無窮樂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