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街

六街

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六街鎮,位於晉寧縣東南部,與玉溪市紅塔區、江川縣接壤,盛產野生菌,磷礦資源豐富。國土面積108.58平方千米,轄9個村委會,其中彝族村委會2個,人口1.36萬,其中彝族1787人。鎮政府駐六街村委會,距縣城28千米。 轄區內山巒疊翠,森林茂密,涓涓泉水,潺潺有聲,旅遊資源豐富,無污染、無公害、純天然綠色產業得到迅速發展。

簡介

六街鎮隸屬於雲南省昆明市晉寧縣,盛產野生菌,磷礦資源豐富。
六街鎮位於晉寧縣東南部。面積108.58平方千米,人口1.3萬左右。轄9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六街村委會,距縣城28千米。根據《雲南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昆明市部分鄉撤鄉設鎮的批覆》及昆明市人民政府《關於晉寧等五個縣部分鄉撤鄉設鎮的批覆》,2009年11月26日,原六街鄉撤鄉設鎮。
2009年末,全鎮總人口13246人,其中:農業人口12734人,非農業人口512人。轄區內有9個村委會,其家中彝族村委會2個,人口1787人。

沿革

六街鎮,以駐地六街村委會月逢新曆一、六趕集得名。1950年前,先後為永寧、翠峰鄉,1950年為原晉寧縣第五區(後改為三區),1956年建六街鄉,1958年屬上蒜公社,1961年析置六街公社,1983年改為鄉,1984年改為區,1986年改為六街鄉(中國政區大典:1988年復置六街鄉),2009年六街撤鄉設鎮,現轄六街、大營、龍王塘、三印、王家灣、青菜、大莊、乾海、新寨9個行政村。

鄉鎮概況

六街鎮地處晉寧縣東南面,與玉溪江川縣、玉溪紅塔區接壤,屬三縣交界,人傑地靈,資源豐富,交通便捷,通訊發達,水電充足,距昆玉高速公路15千米,平均海拔2150米。 轄區內山巒疊翠,森林茂密,涓涓泉水,潺潺有聲,森林覆蓋率56.5%。有廣闊的山場,肥沃的土地,豐富的地下水資源可供開發。其中:被譽為純天然地下礦泉水的龍王龍潭、三印龍潭、大莊黑、白龍潭,日出水量各為1000立方米。境內柴河水庫是滇池最主要的向心水系之一,從屬滇池和長江中上游水土保護地域範疇,是昆明市南線調水2258引水濟昆主要水源區,也是市、縣森林水土以及水源涵養重點保護地域,已成為省級生態農業鎮、現已通過申報國家級生態鎮省級驗收。
近年來,由於無污染、無公害、純天然綠色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吸引了大批商貿客戶前來簽訂種、養殖的相關契約,同時大批都市人慕名而來垂釣生態魚,品嘗無公害綠色食品及山茅野菜。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已成為烤菸、洋芋(馬鈴薯)、荷蘭豆(小莢豆)等綠色經濟產品和各種水果、乾果、藥材、野生菌類生長的良好環境。每年雨季,六街鎮林茂菌多,各種野生菌漫山遍野,成為晉寧縣最大的產菌鄉鎮,年產野生菌150噸以上,旺季日均上市2.5噸,盛產黃老人、乾巴菌、雞棕、松茸、牛肝菌等20多種優質野生菌。
六街鎮境內磷礦資源尤為豐富,全縣磷礦石已探明儲量為8.4億噸,,晉寧縣也被譽為“世界三大磷礦”(其他為美國佛羅里達磷礦和摩洛哥磷礦),六街鎮境內就有3億多噸,占全縣總儲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且磷礦石品位高、儲量大、品種齊全:有適合濕法加工的低鎂磷礦,也有適合熱法加工的高矽磷比磷礦石,其品位最高的含五氧化二磷達36%左右,礦石中的有害氧化物含量較低,特別是含砷較低,比較適合深、精加工高質量磷系列(低砷黃磷、優質普鈣、磷銨等)產品。因此,六街鎮還被譽為“磷都之鄉”。

基層組織

全鎮設有黨委1個,黨總支9個,村民小組黨支部19個,鄉機關黨支部1個。全鄉共有黨員550人,其中,男黨員425人,女黨員125人,少數民族黨員85人。全鄉設團委1個,團總支9個,村小組團支部22個,鄉機關團支部1個,全鄉團員人數454人。設婦聯1個,婦女之家9個。設工會1個,工會會員47人。
2009年,六街鎮全鎮共有村黨總支9個,村黨支部25個(新增加龍王塘荷蘭豆協會黨支部), 鄉直屬黨支部7個,黨員654人。

經濟概況

2006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21432萬元;工業增加值完成3450萬元,新增固定資產2300萬元;2005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1039萬元,其中:上劃中央稅收346萬元(增值稅的75%部份),地方財政收入完成69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525元,糧食產量完成401萬千克;生豬出欄10050頭。六街鎮是被社會認可為“綠色之鄉”、“生態之鄉”、“磷都之鄉”。
2009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3475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28758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60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3028萬元,其中: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29萬元,分別比去年增加62%和41%;工業增加值完成5923萬元,企業增加值完成6988萬元,分別比去年增長21%和20%;新增固定資產達18737萬元;糧食總產448.7萬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3793元,增長8%。
2009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完成34758萬元,其中:工業總產值完成28758萬元,農業總產值完成6000萬元;實現財政收入3028萬元,其中:完成地方財政收入1629萬元,分別比去年增長15%和41%;工業增加值完成5923萬元,企業增加值完成6988萬元,分別比去年增長 21%和20%;新增固定資產達18737萬元;糧食總產448.7萬千克;農民人均純收入3793元,增長14%;兌現庫區移民補助50.88萬元。其他各項經濟指標也實現了預期的目標。
2009年,六街鎮堅持以產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一改革開放為動力,以新昆明建設為契機。把農業科技工作的重心放在對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和最佳化服務上。堅持在調整中促發展,在發展中求效益。在農業上,以農民增收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基地和產業化建設為重點,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積極推進種、養殖業調整。引導農戶向產業化、市場化的方向發展,生產優質農產品。經濟作物種植比例明顯提高,種植業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始終堅持農業穩鄉的方針,把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首要任務來抓,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最佳化農業區域布局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發展無公害蔬菜產業,走適度規模化經營的路子,取得實效。自此基礎上,積極爭取各級支持,著力打造“綠六”品牌食用菌、蔬菜、水果和荷蘭豆,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多渠道拓寬了廣大民眾增收的路子。2009年全年種植糧食13710畝,其中水稻4000畝。玉米3200畝,雜糧500畝,小麥2800畝,油菜650畝,蠶豆1000畝;蔬菜17160畝;烤菸4700多畝。糧食總產量448.7萬千克,完成農業生產總值6000萬元。發放糧食綜合直補97.3674萬元。
六街鎮黨委政府圍繞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要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觀統攬農村工作全局。牢牢把握建設現代新昆明的發展機遇,以人為本,以發展為主題,按照夯實基礎,增強後勁;最佳化結構、確保重點;整合資源,提升財力;科技興鎮,提高素質;轉變職能,強化服務的基本思路,全面整合磷礦資源、教育資源、農業產業資源;最佳化投資環境,培植骨幹稅源;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全面推進六街鎮經濟社會的發展。由於鎮財政財力有限,在建和待建項目資金缺口較大,許多建設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特別是六街集鎮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借申報示範鎮評選的機遇,今後將逐年爭取各級支持,對集鎮街道進行改造、修繕,提升集鎮功能。

政務公開

在政務公開方面我鎮主要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制度健全、規範運作
健全制度,做好領導幹部廉潔自律工作。完善反腐昌廉的制度建設,嚴格按照相關制度,認真對照檢查自身突出重點,創新形式,不斷提高政務公開工作水平。
二、突出重點、內容豐富
在公開內容上,重點公開與民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以及民眾最關心、社會最敏感、反映最強烈的熱點問題。根據我鄉實際情況,確立了以下重點公開內容:①2006年政府工作目標。②機關幹部的選拔、聘用、管理和村兩委會班子成員的選舉任用情況。③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及其進展情況。④鎮村財政、集體資產收支及審計理財結果。⑤重大工程項目的招投標、預決算情況。⑥農村合作醫療。⑦計畫生育政策,包括計生獎勵和計外生育費的徵收、管理和使用情況。⑧各職能部門的重大事項。⑨社會保障情況。民政部門的優撫對象和標準、各種困難補助均張榜公布,防止不合理現象的發生。⑩重大違法紀案件的查處及民眾關心的其他重要政務的活動情況。
三、形式多樣、經常公開
在公開形式上,繼續通過公開欄、會議、農村廣播、下發檔案等多種形式實行政務公開。在公開程式上,由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審核後,請相關部門對照清單全面進行公布。
四、認真抓好村級組織的村務公開
1、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的各項規章制度。我鎮結合各村委會的實際,指導村委會及時制定出《村委會工作制度》、《村民會議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村民代表議事規則》等各項規章制度,並經常督促檢查落實情況,使各項規章制度不流於形式,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落到實處。
2、提高村務工作透明度,不斷提高村民參與意識、管理意識和監督意識。村務公開是調動村民參與村級管理積極性的有效措施,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有效途徑。村委會在關乎村民切身利益的村務方面搞好村務公開,如選舉前的固定資產公開、農村低保相關事項的公開等,做到統一公開時間,固定公開地點,突出公開熱點,規範公開程式。及時調整充實公開的內容,使村務公開民主管理逐步走上規範化、科學化的軌道。

文教衛生

截止2006年底,全鎮設有中心國小校1所,有4所完全國小,有教師70人,小學生1492人,中學有教師40人,中學生741人;全鎮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233人,入學率達100%。設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1個,圖書室1個。 我鎮醫療機構健全,有鄉級衛生院1所,醫務人員12人,病床19張,有村級衛生所9所,醫務人員15人。結合六街鎮實際,對全鎮村醫生進行了職業技能培訓,極大提高了全鎮醫療服務水平和職業道德素質。 2009年,全鎮有國中一所,16個教學班,教職員工58人,學生763人。有完小1所,教學點5個,36個教學班,教職員工73人,學生1263人;另外有學前班4個,206人;私立幼稚園1所。2009年,征地13.89畝,完成了;六街中國小標準化建設,並順利投入使用。
開展計畫生育整治專項行動,出生人口控制在137人,出生率為10‰,計畫生育率達100%,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5‰,綜合節育率為89%,我鄉各項計生工作指標均完成和超額完成區計生局下達的任務。
繼續鞏固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工作,全鎮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2%,一年來共為245名參合農民進行減免門診住院費6.85萬元。

旅遊與基礎設施

六街山 清水秀,每年舉辦正月開街文藝展演、三教殿聖會、民族調子會、火把節、斗鳥會、農家樂等民間文化活動熱鬧非凡,吸引了八方賓客;轄區內森林資源、水利資源極為豐富,植被茂密,大小庫塘眾多,山中古藤纏綿,山泉叮咚,百鳥鳴唱,景色宜人,是集生態、觀光、山地旅遊、垂釣、餐飲為一體的旅遊度假聖地。
2009年,市、縣、鄉、村、組各級積極籌措資金,累計完成投資4200萬元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其中:龍王塘新農村整村推進建設項目共完成四個方面(發展產業、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境),31個子項目建設,投入資金647萬元;中心國小標準化建設擴建13.89畝,投入資金530萬元,已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另外還完成了三印村、新村、擺衣沖,青菜村等村多功能活動室建設;完成了新農批市場、客運站建設,文化站綜合辦公樓、休閒文體活動中心建設,豐富了廣大民眾的業餘文化生活。完成“六海”公路景觀大道綠化工程;500座公墓建設。新建水窖470個,龍王塘農業開發項目三面光溝(麻地溝水庫至老公路邊)2470米,建成並已發揮作用。完成了新寨秧田沖水庫壩出險加固,解決了民眾生產用水困難的問題。燕子窩至王家灣建制村、水廠路口至堰塘村、石門砍至小石橋交界村村通公路硬化正在建設當中。
近年來,六街鎮黨委、政府解放思想,團結務實,搶抓機遇,多方籌措資金,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1)公共設施:一是投資200萬元新建六街中學綜合教學樓,完善配置了現代遠程教學設備;二是投資250多萬元,新建六街中心國小綜合教學樓,確保了教育普及和九年制義務教育正常實施,為今後六街鎮的發展培育人才;三是投資100萬元修繕了六街衛生院和各村衛生所;四是投資10萬元,新建六街鎮計生服務所,併購置了相關設備,相應建立了婦幼保健、衛生防疫、醫療急救等服務,使集鎮人員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鄉;五是投資37萬元,修繕了六街派出所,使六街派出所煥然一新,為確保六街社會穩定奠定了基礎。(2)基礎設施:一是投資450萬元,新建六街集鎮自來水廠及管網,解決了集鎮居民生活用水;二是投資130萬元,建成六街集貿市場,形成了晉寧縣第三大商品集散地;三是投資400萬元,建成了集鎮2千米長的東西南北大街,並對街道進行了綠化,安裝了路燈;四是投資270多萬元,新建了鎮政府職工住宿樓,並對機關花園進行了改造;五是投資550萬元,修建了上六公路,打通六街至江川,六街至玉溪的主要交通幹線,全鄉公路四通八達;六是電信交換機容量10000門,固定電話用戶1400多戶,小靈通、移動通訊已全部開通,全鎮網路信號和電視覆蓋實現了村村通。(3)農田水利設施:圍繞農業結構調整的需求,逐步完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在全鄉範圍內興修田間道路3500米,整治河道2500米,支砌三面光溝道15500米,新建水窖2430個,投資建設了小型水庫,對病險壩塘進行了除險加固,保證了蓄水量,充分保障了農田灌溉用水,確保了經濟的長足發展。

特色產業與扶貧開發

六街鎮文化源運流長,繼承傳統,代代有人。有古寺廟和廟會的出現,文化活動也隨之形成傳統。清代前,六街翠峰山有“城隍廟”之後,各村都建有寺廟,有的一村有2—3座。清代乾隆年間,古戲樓的陸續建成,地區的“慶誕會”、“迎佛會”、“財神會”等廟會的形成,地區的文化也隨之形成傳統。每年清明嗎,六街翠峰山城隍廟會,須請戲班唱戲三天。此風俗一直持續到解放後的四、五年間;每年農曆的正月初六,六街開街定日,祈盼新的一年平安祥和、五穀豐登都要組織踩街燈會及文藝展演,一直延續到今,且越演越濃。六街文化傳統在民國初期就有“堡香社”的滇戲班組織,同時也有民間舞獅、舞龍、秧老鼓、花棍等形式組織。中期有花燈、龍燈。花燈由吹地灰唱到上舞台,從小節目唱到大本頭。當時,有組織的六街、三印、一街,每年春節都演出三天,有時還被邀請到外地演出。解放後,黨和政府大力倡導文化活動的開展,從組織到培養文藝人才,通過開展多層次的文藝調演,培養了不少的文藝骨幹,組織到各村演出。每年春節,六街“村村鑼鼓響、處處有歌聲”。在文化創作方面,六街鎮的文化作品代代有人。清代有乾隆舉人肖穎的詩作,部分收錄在《晉寧州志》,他著有《五寧集》,給家鄉後人影響較甚大。道光年間,舉人耿瑞德小楷書法,有近似於林則徐的評價。地區文人輩出,作品甚多,僅就七十年代以後,作品上過刊物和參與過調演的作品有蔡洪星的《巧成龍門》、《楊娥》、《重圓》、《一張欠條》、《婆媳情》等9個傳統、現代花燈、戲劇和《才高天下李培因》、《鄉約》、《閒話家鄉》等作品;李秀華的方言小平《五角錢》,闞加興的《好媳婦》等,都曾在《晉寧文藝》發表過,部分參加過積節目匯演。近年有書法愛好者李慶榮已成為中國青年書法家協會會員嗎、昆明市書法家協會會員。其作品曾獲得中國青年書法大賽優秀獎,多次在市、縣書畫展中獲獎,部分作品還被中南海、省博物館、大理崇聖寺、昆明圓通寺、晉城盤龍寺收藏。現在晉城創辦了古滇盤龍書畫院。六街文物有各村的古寺廟,雖經文化大革命的劫難,但近年來經政府及民眾籌資維修,大部倖存。其中較為完好的是六街“三教殿”,屬於清代古建築特色,配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碑刻有“三印重修關聖宮碑”、“乾海界牌碑”、“乾海封山育林碑”等。還有肖家墳、楊家墳、閉家墳三對石標。在三印關聖宮和六街三教殿及翠峰山城隍廟內,有花台石雕,刻著“八仙過海”、“二十四孝”圖案,甚為精湛。六街三教殿和翠峰山城隍廟內的兩棵約200年前的金桂花樹。三印關聖宮院內芍藥、牡丹,翠峰山尚有百年櫟樹。上述古樹文物,珍稀植物,都是見證和研究六街歷史的重要資料和寶貴財富。
依託自然資源、水利、交通等有利條件,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和新項目,積極發展特色產業。烤菸支柱地位和品牌進一步鞏固;磷礦資源開發日趨成熟穩定;荷蘭豆、馬鈴薯種植成規模化發展;各種農產品成功進入國際市場;農家樂開發今後將成為旅遊、休閒、度假的亮點;野生菌交易量占全縣的三分之二,年產量達到150噸;蔬菜產業潛力巨大。由於各村所處地理位置、交通條件、基礎設施、科教文化、農民素質的不同,全鎮各村之間發展不平衡,村與村差距擴大,目前全鄉還有省級貧困村1個(青菜村委會),市級貧困村1個(新寨村委會)。鎮黨委和鎮人民政府把扶貧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積極爭取扶貧開發項目和資金,廣泛動員和發揮落後地區幹部、民眾的積極性,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新農村建設與招商引資

2006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龍王塘新農村建
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55萬元。包括生產發展、修建村內道路、村容
村貌整治、農民增收、鄉風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求實務實,增強政策透明度,建立全面系統的政策體系,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建立服務型政府,簡化審批程式,建立招商引資“綠色通道”,提高辦事效率;鼓勵企業增資,一手抓招商引資,一手抓穩定增資,加大融資力度,延伸產業鏈,發展配套產業,提高投資強度。通過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和優惠政策,最佳化了招商機制,改善了投資環境,建成六街鎮王家彎磷資源工業開發區、龍王塘無公害綠色蔬菜示範種植基地。2006年招商引資8220萬元,其中,非公企業11個,總投資6320萬元,國有企業2個,總投資1680萬元,股份制企業1個,總投資220萬元。
農業科技和實用技能培訓廣泛開展,每年舉辦以農村黨員幹部素質、綠色證書培訓、新型農民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培訓等專項培訓50餘期,參訓人數3450餘人次,受訓人員70%以上掌握了1至2門技能。以市場為導向,加強政策引導、信息服務和科技示範,成立了龍王塘村荷蘭豆協會,建立科普示範村、科普示範社區、科普示範基地1個,實施人工菌栽培科技項目1個。六街鄉有一個綜合農貿市場,它們主要交易一些居民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種蔬菜。王家灣村有一個蔬菜交易市場,主要交易馬鈴薯、高山豆尖等。六街鎮以烤菸種植為基礎,不斷擴大荷蘭豆、馬鈴薯等綠色蔬菜的種植規模,積極打造“六綠”牌綠色蔬菜品牌。

治安

2009年一年來,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認真貫徹執行《條例》,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群防群治,全力打造和諧六街。按照“打防並舉、標本兼治”的方針,深入開展治安巡邏防範工作。由派出所牽頭,在全鄉開展了“村村聯防”機制,組建治安聯防巡邏隊,分組定時定點值班把守,對案發較多的地段,時段加強防控。有效遏制和減少了轄區內各種案件的發生,還制定《創建平安六街方案》下發到各村委會,層層落實責任。妥善處理各種信訪案件,加大法律宣傳力度,著力搞好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互相配合,齊抓共管,做到勤預防、早發現、快處理,把矛盾糾紛調處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一年來,發生治安案件136件,查處 136件,發生刑事案件36件,破獲30件,無民刑專案件發生。及時、妥善地處理各種信訪案件6起。有效開展學校周邊環境整治工作,全年為未生任何不穩定事件。

詞語

liù jiē ㄌㄧㄨˋ ㄐㄧㄝ 六街 
(1). 唐 京都 長安 的六條中心大街。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資治通鑑·唐睿宗景雲元年》:“中書舍人 韋元 徼巡六街。” 胡三省 註:“ 長安 城中左、右六街,金吾街使主之;左、右金吾將軍掌晝夜巡警之法,以執御非違。” 唐 司空圖 《省試》詩:“閒系 長安 千匹馬,今朝似減六街塵。” 北宋 汴京 也有六街。《宋史·魏丕傳》:“初,六街巡警皆用禁卒,至是,詔左右街各募卒千人,優以廩給,使傳呼備盜。” 宋 梅堯臣 《醉中留別永叔子履》詩:“六街禁夜猶未去,童僕竊訝吾儕痴。”
(2).泛指京都的大街和鬧市。 前蜀 韋莊 《秋霽晚景》詩:“秋霽禁城晚,六街煙雨殘。”《古今小說·史弘肇龍虎君臣會》:“城池廣闊,六街內士女駢闐;井邑繁華,九陌上輪蹄來往。” 清 徐發 《早春》詩:“新月如鉤掛碧空,六街游眺興無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