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州

公州位於韓國忠清南道中央,是百濟的古都。面積940.18平方公里,韓國計畫於2030年把行政首都遷移至公州市。

基本信息

公州市(공주시), 舊稱熊津、熊川。位於韓國忠清南道中央。是百濟的古都。面積940.18平方公里、人口141,472人。
地理
公州市位於首都漢城以南150公里,與扶餘郡占有錦江中、下游。由於黃海水位的差異,有時可以沿錦江航行至公州。市的南部是雞龍山國立公園,西北部與燕岐郡相接。公州市是忠清南道道廳所在地大田廣域市的衛星城市。韓國計畫於2030年把行政首都遷移至本市。
歷史
475年 - 百濟文周王由漢城遷都至熊津(公州)
538年 - 百濟聖王遷都扶餘
686年 - 新羅統一、熊津州設定都督府
757年 - 改稱熊川
940年 - 高麗太祖改稱公州、設定都督府
983年 - 升格公州府
1896年 - 忠清道南北分割, 忠清南道監営(相當於道廳)所在地
1931年 - 升格公州邑(町)
1932年 - 忠清南道道廳移轉大田邑
1971年 - 武寧王陵發掘
1986年 - 升格公州邑、市
1995年 - 公州市、公州郡統合
2004年 - 韓國通過未來將行政首都移至燕岐・公州地區。
行政
市長
吳英姬, 韓國少有的女性市長
教育
國立公州大學
國立公州教育大學
公州映像情報専門大學
友好都市
日本滋賀県守山市
日本熊本県菊水町
旅遊
雞龍山國立公園
國立公州博物館
宋山里古墳群
武寧王陵
公州山(百濟都城)
位置/輻射領域:公州市位於國土的中央地方,忠清南道的中心。
東方接到燕岐郡、大田廣域市,西方接到靑陽郡和禮山郡,南方街到扶餘郡和論 山 市,北方街到牙山市和天安市等忠清南道的7大市郡。
自然環境
北方為車嶺山脈,東南方為雞龍山,錦江縱橫東西方,維鳩川、正安川、大橋川、等大小河川合流。
分布國家河川(錦江)和地方1級河川(維鳩川),河川的長短為1,159km。
車嶺山脈防寒冷的北風而比北部溫暖,但因內陸盆地而受到錦江的影像,顯示寒暑氣溫差異大的大陸性氣候。
氣候
公州的春天平均氣溫為11.3°C,比除大城市以外的臨近地區較高。公州的春天氣溫比西海岸高0.5°C,比鄰近的大田低0.7°C。
公州的夏天平均氣溫為23.3°C,比鄰近扶餘的23.8°C較低,比大田的24.3°C低1°C。
秋天的平均氣溫為12.1°C,比大田的13.8°C低1.7°C ,比扶餘的13.4°C低1.3°C。
忠南地方的冬天平均氣溫為-1.5°C ~ 0.5°C左右,公州的平均氣溫為1°C比周邊地方較高。
慶典活動
1)百濟文化祭
百濟文化祭為了繼承百濟文化,從1955年開始舉行,每年10月在百濟文化圈中心-公州市(單數年)與夫余(雙數年)輪流開幕。其主要內容:文周王熊津城的遷都典禮及出行典禮、拜祭百濟王朝高峰時期的4大王(文周王、三斤王、東城王、武寧王)的業績的四王紀年祭、武寧王登基儀式、開幕典禮、有5千人參加的百濟文化歷史大 規模遊行等。
2)熊津大祭
熊津大祭在歷史文化的城市-公州舉行的熊津傳統大祭到大熊和獵人的愛情創說注入生命的市民藝術祭,每年7月-8月開幕,主要內容:國樂、戲劇、管弦樂、4物農樂、市民參加節目等多種活動
3)熊津城守門兵勤務交代典禮
熊津城守門兵勤務交待典禮是為了國內外宣傳燦爛的百濟文化,穿著取得正確的歷史考證的衣服與裝修,再現護衛王城的守門兵勤務交代典禮的節目。除了雨季7- 8月以外的4月-10月期間每周六和周日舉行交代典禮,典禮主管單位提供王、王妃、將帥等衣裳和裝修使旅遊客直接體驗。
4)錦江國際自然美術大典
錦江國際自然美術大典與自然一起呼吸的自然美術大祭,每年8月中旬為期50多天開幕。通過國際行為美術、設定美術家參加的設定自然美術展、學術論壇、行為美術表演等文化交流,加強世 界各國的友誼。/div>
5)雞龍山山神祭
雞龍山山神祭是和韓國其他山神祭不同,隨著時代演變,民俗、儒教、佛教等多種 典禮維持下來。尤其,從朝鮮時期以來,國家級儒教山神祭堂-中嶽坦安排在佛教寺 廟的新元寺境內,佛教面貌的山神祭繼承到現代為止
6)牛金峙大街藝術祭
在東學革命的最後戰鬥遺址-牛金峙,由公州牛金峙紀念事業會主管,為了紀念奪取 老百姓生命的歷史苦難以及東學精神,每年11月舉行慰靈祭以及大街藝術祭等綜合 藝術大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