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814年

公元814年

公元814年,甲午年(馬年);唐元和九年;南詔龍興五年;日本弘仁五年;渤海國朱雀二年。本年發生了嶲州地震;岐陽公主出嫁;李吉甫上言討伐淮西;范希朝卒;百丈禪師懷海卒等歷史事件。

歷史紀事

李絳因病辭位,罷相。召還吐突承璀,使仍任弓箭庫使、左神策中尉。淮西吳少陽死,子元濟為帥。元濟發兵屠舞陽(今河南)。調河陽節度使烏重胤為河陽、懷、汝節度使,駐州(今河南臨汝),以防淮西。以李光顏為忠武節度使。以山南東道節度使嚴綬為申、光、蔡招撫使,督諸道兵討吳元濟。 

文化紀事

(圖)公元814年李吉甫故居
李吉甫卒

元和九年(八一四)十月三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趙公李吉甫卒。李吉甫,字弘憲,唐趙州贊皇縣人,生於唐肅宗乾元元年(七五八)。其父李棲筠,代宗朝為御史大夫。其子李德裕,為文宗、武宗朝著名宰相。吉甫以門蔭入仕,德宗朝,為太常博士、駕部員外郎,頗為宰相李泌等推重。後出為忠州(今四川忠縣)等地刺史。憲宗即位,征為考功員外郎、知制誥,入為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元和元年(八0六),參與策劃討平西川節度副使劉辟叛亂。二年,擢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策劃平定浙西(今江蘇鎮江)節度使李錡之亂,以功封贊皇縣侯,徙趙國公。三年,以牛僧孺等人直言對策,指陳時政,吉甫泣訴憲宗貶謫制科考官韋貫之等,頗遭非議,因自請出任淮南節
(圖)公元814年唐朝四通八達的航運業
度使。在任築富人、固本二塘,溉田數千頃。六年,復入為相,奏減冗官八百0八員、吏一千七百六十九員;廢京城僧人莊田、水皚免稅特權;奏請恢復夏州(今內蒙白城子)至天德(今內蒙烏拉特前旗東北)驛站十一所,重新設定久廢之宥州(今內蒙鄂托克旗南),加強了北方防禦。九年,奏請討伐長期割據的淮西鎮。李吉甫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和地理學家,著有《元和國計簿》十卷(已佚)、《百司舉要》一卷(已佚)、《六代略》三十卷(已佚)、《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宋以後有刻本傳世,為地理名著。
孟郊卒
元和九年(814),著名詩人孟郊卒。孟郊,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生於玄宗天寶十載(751)。早年屢試不第,貞元十二年(796)四十六歲時進士及第。曾為溧陽(今屬江蘇)尉。後辭官,五十六歲後作河南水陸轉運使從事、試協律郎等小官,貧寒至死。孟郊的詩很受韓愈推崇,當時已有“孟詩韓筆”的稱譽。他和韓愈並稱“韓孟”,代表著中唐詩壇上奇崛的一派;又與賈島齊名,並稱“郊島”,代表著中唐詩壇上苦吟的一派。其代表詩作有《遊子吟》《寒地百姓呤》等,有《孟東野詩集》傳世。

雜譚逸事

(圖)公元814年迦太基古城
嶲州地震
元和九年(八一四)三月八日,嶲州(今四川西昌)地震,晝夜餘震八十餘次,死百餘人。
復置宥州

唐高宗調露元年(六七九),於靈州(今寧夏靈武西南)、鹽州(今陝西定邊)置魯、麗、含、塞、依、契六州,安置突厥降戶,名“六胡州”。開元十一年(七二三),突厥降戶叛亂,平定後,遷其人於河南、江淮諸州。二十六年,仍遷回原地,置宥州(今內蒙鄂克托南),以寬宥為名。寶應元年(七六二)後,宥州因戰亂而廢。元和九年(八一四)五月,宰相李吉甫奏請復置宥州,以防遏回紇,安撫党項。憲宗採納其建議,十四日,詔於經略軍城(今內蒙鄂克托東)置宥州,隸夏綏銀觀察使。
岐陽公主出嫁

元和九年(八一四)七月二十三日,以司議郎杜悰為殿中少監、駙馬都尉,娶岐陽公主。此前公主出嫁皆取貴戚勛臣之家。憲宗讚嘆宰相權德輿女婿、翰林學士獨孤郁卓有文才,命宰相為其長女岐陽公主選公卿士大夫子弟文雅可居請要官者為婿。諸家多不願,惟杜佑孫悰不辭。八月十九日,杜悰與岐陽公主成婚。
吳少陽卒
元和九年(八一四)閏八月十二日,淮西(今河南汝南)節度使吳少陽卒。吳少陽,滄州清池(今河北滄州東南)人。初在魏博(今河北大名)軍中,與吳少誠父翔為友。貞元(七八五至八0四)中,少誠為淮西節度使,以金帛召少陽,署軍職,結為堂弟。後以少誠猜忌,請出任為申州(今河南信陽)刺史。元和四年,吳少誠卒,少陽發動兵變,擅為淮西留後。憲宗以用兵河朔,不暇征討,六年,授任節度使。招聚亡命之徒,蓄養馬騾,劫掠商賈及壽州(今安徽壽縣)茶山,恣意割據。
(圖)公元814年公爵宮
憲宗平定淮西
淮西(今河南汝南)自大曆十四年(七七九)李希烈為節度使後,其繼任藩帥吳少誠吳少陽相繼割據。淮西僅轄申、光、蔡三州,在割據藩鎮中面積最小,且與河朔藩鎮不相連線,孤立無援,但其內部統治嚴酷,兵力兇悍,加之與河朔叛鎮互為聲援,唐廷幾次出兵征討,均以失敗告終。元和九年(八一四)九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匿喪不報,擅領軍務,以大將董重質為謀主,出兵四處抄掠,企圖擴大勢力範圍。憲宗聽取宰相李吉甫的建議,命宣武(今河南開封)、山南東(今湖北襄樊)等十六道兵馬討伐。戰爭初期,憲宗先後以嚴綬、韓弘為招討使、都統,指揮諸軍進討。由於嚴、韓二人均非將帥之才,指揮不力,各道兵力缺乏統一的協調和配合,因而官軍雖然在兵力上居絕對優勢,但在戰場上卻互有勝負,處於膠著狀態。與淮西同時割據的淄青(今山東東平西北)、成德(今河北正定)兩鎮則拒抗朝命,出兵聲援吳元濟。淄青李師道還派人焚燒河陰(今河南鄭州西北)轉運院倉儲,遣刺客暗殺宰相武元衡,並企圖在東都(今河南洛陽)製造流血事件,擾亂朝廷後方,救援淮西。朝廷內部,以武元衡、裴度為首的主戰派和以李逢吉等人為首的主和派也展開激烈的爭論。元和十年六月,武元衡被刺身亡,裴度受傷,朝議譁然,李逢吉等屢請罷兵。在這關鍵時刻,憲宗平叛的決心沒有動搖,他毅然罷免李逢吉等人的職務,拜裴度為相,主持朝政。十一年十二月,憲宗任命李愬為唐隨鄧(今河南泌陽)節度使,增兵前線。同時,派程異赴江淮督征財賦;設定淮穎水運使,開通從揚州至郾城(今河南)的水運路線,保障了淮西前線官軍的軍需供給。十二年八月,憲宗以裴度為淮西宣慰處置使,命其赴前線行營督戰。裴度奏罷以宦官充任的監陣敕使,使軍將的指揮專一,不受干擾;同時加強諸軍的配合協調,開始扭轉戰局,接連取勝。是年十月,李愬乘淮西分兵抵抗官軍,內部空虛,率軍雪夜奇襲蔡州,活捉吳元濟。淮西之役歷經三年,終以勝利告終。
吳元濟擅領淮西軍務

元和九年(八一四)閏八月十二日,淮西(今河南汝南)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時代理蔡州刺史,隱瞞父喪,以病上報朝廷,擅領淮西軍務。憲宗遣工部員外郎李君何赴淮西弔喪,元濟拒而不納,發兵四出,焚掠舞陽(今屬河南)等四縣,關東震駭。
李吉甫上言討伐淮西

淮西(今河南汝南)自大曆十四年(七七九)李希烈為節度使後實行割據。元和初,憲宗平定西川(今四川成都)劉辟叛亂,即欲用兵討伐。時李吉甫出任淮南(今江蘇揚州)節度使,奏請遷淮南於壽州(今安徽壽縣),以便用兵淮西。當時唐廷正出兵討伐成德(今河北正定),未暇顧及。九年(八一四)九月,淮西節度使吳少陽卒,其子吳元濟擅領軍務,發動叛亂。時淮西判官楊元卿正在長安奏事,盡以淮西虛實及破吳元濟之策告宰相李吉甫,吉甫遂上言討伐淮西。他認為,淮西與河朔不同,孤立一鎮,四鄰皆無黨援,國家常以數十萬大軍防遏,今日不取,後將難圖。憲宗遂決意用兵征討。
(圖)公元814年伊斯蘭教的擴張和814年的查理曼帝國
水真臘國朝貢
元和九年(八一四)九月十九日,水真臘國(今高棉越南西南部)遣李摩那等入唐朝貢。
憲宗發兵討淮西

元和九年(八一四)十月十九日,以忠武節度副使李光顏為節度使(駐許昌)。二十一日,以淮西(今河南汝南)吳元濟叛亂,命山南東道(今湖北襄樊)節度使嚴綬為申、光、蔡等州招撫使,內常侍崔潭峻為監軍,督諸道兵進討。
范希朝卒

元和九年(八一四)十一月二十四日,太子太傅范希潮卒。范希朝,字致君,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東)人。初為邠寧(今陝西彬縣)都虞候。建中四年(七八三),涇原兵變,德宗出奔奉天(今陝西乾縣),希朝護駕有功,拜御史中丞、寧州(今甘肅寧縣)刺史。貞元六年(七九0),出任振武(今內蒙和林格爾北)節度使,在任十四年,奉公廉正,修置堡柵、党項等邊境,雜胡畏其嚴整而不敢犯邊。順宗朝(八0五),二王八司馬改革,謀奪宦官兵權,以其為左神策京西諸城鎮行營節度使。憲宗即位,任朔方(今寧夏靈武南)節度使,招誘突厥沙陀萬餘人。遷河東節度使。希朝號為名將,時以漢趙充國相比。
(圖)公元814年世界王冠煙畫鑑賞
孟元陽
元和九年(八一四)十二月十六日,右羽林統軍孟元陽卒。孟元陽,籍貫不詳。貞元(七八五至八0四)中,為陳許(今河南許昌)大將,掌西華(今屬河南)屯田,親率士卒耕作,軍食常足。十七年,節度使曲環卒,淮西吳少誠率兵侵掠,元陽堅守西華。後率兵討伐淮西,招討使韓全義兵敗逃歸,元陽與神策將蘇元策等仍屯溵水,破敵二千人。以功拜陳州(今河南淮陽)刺史。永貞元年(八0五),遷河陽(今河南沁陽)節度使。元和五年(八一0),拜尚書右僕射、昭義(今山西長治)節度使。次年入朝,為右羽林統軍、左金吾大將軍等,卒於任。
趙昌卒

元和九年(八一四)十二月二十三日,太子少保趙昌卒。趙昌,字洪祚,天水人。初為昭義節度幕僚,累遷虔州(今江西贛州)刺史。貞元七年(七九一),德宗以安南(今越南河內)群蠻騷亂,命昌為都護,昌鎮撫安南十年,一方遂安。十七年,以病入朝,拜國子祭酒。二十年,安南都護裴泰被部將驅逐,德宗復命昌赴任。元和元年(八0六),移為嶺南(今廣東廣州)節度使。三年,遷鎮荊南。歷工部尚書兼大理卿、華州(今陝西華縣)刺史。卒年八十五歲。
百丈禪師懷海卒

元和九年(八一四),百丈禪師懷海卒。懷海,俗姓王,長樂(今屬福建)人。少出家,受法於道一,隨侍多年。後主持新吳(今江西奉新)百丈山禪院,聚徒授法,四方奔走不息。懷海親事耕植,作息必與眾同,常謂一日不作,則一日不食。又以禪宗自曹溪以來,多居律寺說法住持,未有規度,乃創意別立禪居,不立佛殿,唯樹法堂。訂製清規,率眾參修。天下寺院仿而效行,世稱“百丈清規”。卒年九十五歲。

國外紀事

1月28日——查理大帝,法蘭克王國國王(742年出生)。
查理曼卒。講高地德語。
公爵宮建於814年的一座拜占庭式建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