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35年

公元435年

公元435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乙亥年,在中國包括宋文帝劉義隆元嘉十二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太延元年等年號。瑪雅文化遺址—奇琴伊察古城遺址,建於公元435年。

中國大事件

(圖)公元435年奇琴伊察古城遺址

公元435年十二月,北魏太武帝下詔曰:“自今以後,亡匿避難,羈旅他鄉,皆當歸還舊居,不問前罪。”這就是要求民間犯罪之人回到故鄉,以免長期逃亡在外引發更多的社會問題。
公元435年,西晉流民在關口橋立南晉壽郡。

公元435年7月,北魏包圍北燕和龍。

北魏長占有河西後,社會經濟與中西交通都有所恢復。公元435年—440年,西域十六國使者來朝。以後使者不絕,每年都有數十次。北魏孝文帝推行均田制以後,敦煌、張掖日趨繁榮,到北魏時就更加繁榮了。

公元435年(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被稱為聖僧的劉薩可和尚(法名慧達)雲遊到今永昌縣境,遙望御山峽谷頂禮膜拜,預言山中將有佛像出現,靈像完備齊全則世樂時康,靈像殘缺則世亂民苦。

北魏太武帝太延元年(公元435年),北涼王朝為防備北魏對其京都的進攻,主動撤離了它在高昌的兵力。

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中天竺名僧求那跋陀羅來到廣州,後為朝廷遣使迎至京都譯經傳教。公元435年左右,求那跋陀羅譯師在中國譯出《雜阿含經》。

(圖)公元435年鐘山

公元435年,蜜多登上鐘山山頂,勘察地形,充分利用鐘山的山勢,斬石伐木,建設定林上寺。士人和百姓們,欽慕蜜多的風範,紛紛奉獻財物。定林上寺的禪房、殿堂,肅穆、高大,招致眾多的佛教信徒,不遠萬里,前來定林寺。

公元435年左右,金伽追隨曇摩耶舍尊者出家,改名竺法度。竺法度尊者善梵漢語言,常為其師做語譯工作,也深受曇摩耶舍尊者重律學風的影響。

劉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僧人曇摩密多將慧達立的佛龕加以開拓,建起一座寺塔。

公元435年(北魏太延元年),高句麗王璉派使臣進貢北魏,北魏拜璉都督遼海諸軍事,為遼東郡公,高句麗王。

自公元435年以後,歷代高句麗王還經常帶有領護東夷中郎將、領護東夷校尉等頭銜,表明中央授予其代表中央政府管轄東北各少數民族的權力。

歐洲大事件

(圖)公元435年阿提拉

公元435年,布勒達和阿提拉聯合渡過多瑙河,強迫東羅馬帝國簽訂了歷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條約《馬爾古斯(Margus)條約》。為了讓自己矮小的身材顯得高大一些,布勒達和阿提拉堅持要坐在馬背上談判,這在以後成為慣例。

公元435年,最著名的匈奴首領阿提拉殺了自己的哥哥,奪取了匈奴的最高統治權。自此,恐怖的“上帝之鞭”揮舞在了歐洲大陸,趁古羅馬帝國分裂之際,率領兇悍的匈奴兵一舉擊敗定都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堡)的東羅馬帝國,逼得東羅馬帝國俯首稱臣,每年納貢700多磅黃金。

公元433年秋季,埃提烏斯利用胡人僱傭軍擊敗塞巴斯蒂安,逼迫普拉西迪婭太后封自己為丞相兼大將軍,一時間權傾朝野。為了感謝胡人的援助,埃提烏斯將當年被菲利克斯收復的整個潘諾尼亞行省都割讓給盧伽,多瑙河天險和提奧多西長城自此便都喪失了防禦的功能。塞巴斯蒂安逃往北非去投奔汪達爾人,蓋塞里克起初打算把女兒嫁給他,但在勸說他改信阿里烏斯教無效之後,就砍下了他的首級,送往拉文納去討好埃提烏斯。埃提烏斯大喜,於公元435年2月11日宣布,將伽太基城以西的整個原屬西羅馬帝國的北非地區都正式割讓給汪達爾人。

公元435年,一個新產生的委員會被指令來編纂君士坦丁之後的法律並被授權做些適合法典順序和風格的變動,這是一個官方彙編。

公元435年,羅馬皇帝將聶斯托利的學說斥為異端邪說,他本人也被放逐到異國他鄉。

公元435年,教宗息斯篤三世,為了紀念厄弗所大公會議欽定“聖母為天主之母”的信德道理,將教堂大事擴充。該堂的規模,當時在羅馬首屈一指。故一般人稱為“聖母瑪利亞大堂”,又因堂內藏有耶穌誕生的馬槽,故亦稱為“馬槽聖母堂”。

其他大事件

(圖)公元435年奇琴伊察古城遺址

奇琴伊察古城遺址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東北部的尤卡坦州首府梅里達以東120千米。它是美洲最發達的、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之一,即瑪雅文化遺址。這座古城建於公元435年,11世紀~13世紀城市發展達到頂峰。城內有馬雅文化中期和後期建築物數百座。1988年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公元435年,國王師黎達拖阿羅跋摩遣使中國。

公元435年,達魯瑪王國派遣特使到中國,向宋朝獻呈貢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