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29年

公元329年

公元329年,己丑年(牛年);成漢玉衡十九年;前趙光初十二年;東晉鹹和四年;前涼建興十七年;後趙太和二年。

事件

(圖)溫嶠(288~329年)溫嶠(288~329年)

公元329年滅前趙,迫前涼稱藩,統一了北方。疆域東至海,西至抱罕,北至陰山、漁陽(今北京市北),南以襄陽、合肥與東晉為界。石勒以羯族為國人。立太學,培養羯族士人,提高羯族文化素質。實行九品官人制,招納人士。“遣使循行州郡,核定戶籍,勸課農桑”,“均百姓田租之半。”恢復和發展了生產。石虎繼位後,徙都鄴,公元350年為冉魏所滅。冉閔建立魏國,都鄴,史稱冉魏。公元352年為前燕所滅。此後,中原為前燕和前秦所統治,涼州則一直為前涼割據。

公元329年,劉氏政權徹底覆滅。石勒父子對關中、隴南沒有多大興趣,把俘獲的人、財、物全部帶回山西。長安經歷了這又一次的折騰,陷入了一段荒涼和沉寂,直到四十年後,一個由氐族建立的政權(前秦)才使它再一次成為重要的政治中心。

公元329年,狄奧多西一世統治了整個羅馬帝國。他是最後一位統治統一的羅馬帝國的君主,他確定基督教為國教。公元391年,狄奧多西一世下令關閉了所有非基督教的神殿,從此就再也沒有建造過刻有埃及象形文字的紀念碑或者神殿。隨著最後一位能夠讀懂埃及聖書字的僧侶的去世,聖書字從人們的視野里消失了。

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天命石氏”。

年號

光初(318年十月-329年八月):前趙政權劉曜的年號

逝世

鹹和四年(329年)——溫嶠,東晉大臣(288年出生)。 溫嶠字太真,是溫羨的弟弟溫憺之子,(288~329年), 太原祁縣 人(今山西祁縣),東晉政治家。初為司隸都官從事,後舉秀才。司徒辟東閣祭酒,補上黨潞令。劉琨請為平北參軍,隨府遷大將軍從事中郎上黨太守,加建威將軍督護前錄軍事,又隨府遷司空右司馬,進左長史。西晉末年,匈奴、羯人橫行中原,溫嶠與劉琨死守并州一隅,與之相持。晉元帝即位,除散騎侍郎,歷王導驃騎長史,遷太子中庶子。明帝即位,拜侍中,轉中書令。王敦請為左司馬,入補丹陽尹,加中壘將軍持節都督安東北部諸軍事。敦平,封建寧縣公,進號前將軍。晉成帝即位,代應詹為江州刺史,持節都督平南將軍,鎮武昌。蘇峻平,拜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加散騎常侍,封始安郡公。卒贈侍中大將軍,謚曰忠武。有集十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