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94年

公元294年

公元294年是甲寅年(虎年);西晉元康四年。這一年的重大事件有齊閔王被劫持、傳入天主教方濟各會、孟嘗君離齊赴魏、秦昭王任命白起為左庶長、匈奴反叛等。出生的是多蘿西婭。逝世的有唐彬、傅鹹。

大事記

齊閔王被劫持 公元前294年齊國政壇發生了一件大事。齊閔王被一個叫田甲的貴族劫持,奇怪的是齊閔王竟然安然逃脫。人們對這個事情紛紜。有的說這是孟嘗君策劃的一次奪權行為,還有的說這是齊閔王自編自導的一場戲。在政治中,有時候事情真相併不重要,結果才重要。反正最後齊閔王以此為由,擴大打擊面,將孟嘗君列為重點打擊目標。在這種背景下,孟嘗君被免相,只好帶著他那幫嗚嗚泱泱的門客踏上回老巢薛地的道路。

傳入天主教方濟各會 294年傳入的天主教方濟各會。其特點是以史料見長,寫作態度嚴謹。附有大事年表和 專名索引。

孟嘗君離齊赴魏 前294年是為孟嘗君離齊赴魏之年,也就是帛書所謂的“王棄薛公”之年。所謂“伐楚九歲”的

(圖)公元294年白起

始年,當從三國伐秦的前298年上溯九年,即前306年。

秦昭王任命白起為左庶長 公元前294年,秦昭王任命白起左庶長,統率秦軍進攻韓國。白起在這次戰役中初步展示自己軍事才華,精心策劃,突出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舉攻占了新城,使魏國大驚。捷報傳回秦國,秦昭王大喜,下令嘉獎白起。此後不久,經丞相魏冉推薦,昭王又命白起為將,帶兵與韓、魏聯軍大戰於伊闕山下。當時,韓魏聯軍將多兵廣,而秦軍還不及他們一半。但韓魏聯軍表面上聯合,實際上各懷心思,都想把對方推到前面迎戰秦軍,而自己退居後面隔岸觀火,坐收漁利。白起抓住敵軍的心理,先設疑兵麻痹韓軍,然後派精兵猛攻魏軍,魏軍大敗,韓軍自然也不戰自潰。白起乘勝追擊,殺敵24萬,死屍遍野,還俘虜了魏將公孫喜,攻陷五個城池。白起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戰鬥結束,白起因功官至國尉。伊闕之戰,是韓魏兩

(圖)公元294年公元294年

國遭到最大損失的一次戰役。

匈奴反叛 294年和296年匈奴和其他少數民族反叛,氐人齊萬年稱帝,一直到299年這次反叛才被消滅。

左更白起攻新城 白起素以深通韜略著稱,秦昭王十三年(前294年),白起做左庶長,領兵攻打韓的新城(在今河南伊川縣西)。次年,由左庶長遷左更,出兵攻,用避實擊虛,各個擊破的戰法全殲韓魏聯軍於伊闕(今河南洛陽龍門),斬獲首級二十四萬,俘大將公孫喜、攻陷五座城池(參見伊闕之戰)。因功晉升為國尉。又渡黃河攻取韓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

出生

(圖)公元294年多蘿西婭--耶穌變容教堂

多蘿西婭 公元294年,她出生於亞歷山大的一個富裕的貴族家庭。她精通哲學,是一名基督徒,教名為聖加德蘭。她在一次有羅馬皇帝馬克西明·代亞出席的辯論中戰勝了眾多智士。

她不可思議地從刑車的車輪下逃生,但後來遭斬首殺害,葬於亞歷山大。

5個世紀過去了,一位西奈僧侶發現了被天使們運到附近山峰上的聖徒屍體,屍體保存完好,而且面帶微笑。這位僧侶立即決定將屍體轉移到附近的修道院中。修道院和原名金貝爾·凱特納的山也因此改以聖徒的名字命名。

耶穌變容教堂是獻給多蘿西婭的聖徒的。

逝世

(圖)公元294年傅鹹

唐彬(235——294年) 字儒宗魯地鄒縣人。唐彬西晉著名的軍事家,晉武帝在統一西晉的戰爭中,曾多次向唐彬問計,並多次獲得成功,深受晉武帝器重,因此賜食邑千戶,賜絹千匹。晉武帝太康元年,唐彬率軍討吳,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再次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西晉立國後,北方少數民族不斷侵犯邊境。朝廷屢次派人到北境去收復失地,均不能勝。最後皇帝派唐彬為使持節,監幽州諸軍事,領護烏丸校尉、右將軍,去平定邊亂。唐彬上任後,一邊整頓軍紀,一邊訓練士兵,發展生產,經過數次作戰,迅速平定了邊疆侵擾,收復了失地,使民族矛盾有所緩解,邊地生產得到一定的恢復。元康四年(294年),唐彬任雍州刺史,病死任上,諡號為襄侯

傅鹹長虞,傅玄之子。史書說他“剛簡有大節,風格峻整,嫉惡如仇,推賢樂善。”他和其父一樣,好寫文章。雖然文辭簡樸,但所論述的道理深刻,成為人們的行為規範和鑑戒。穎川人庾純說:“長虞之文近乎詩人之作矣!”當初,襲父爵,為清泉侯。後拜太子洗馬,累遷尚書右丞,曾任御史中丞兼司隸校尉。在官位上,能夠認真執行規定,主持正義,整肅官風。在晉惠帝時,每次上書,都能引經據典據理分析,說得頭頭是道,條理分明,令人信服。吳郡的顧長榮說:“傅長虞勁直忠果,劾案警人。”傅鹹在晉惠帝元康四年(294年)去世在官位上,時年56歲。贈司隸校尉,謚曰“貞”。《晉書》中有其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