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91年

(圖)公元291年公元291年

辛亥年(豬年);西晉永平元年,元康元年

大事記

(圖)公元291年公元291年

西晉惠帝元康元年(公元291年)賈后亂政開始,爆發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使西晉百業凋敝,未鑄新錢,在流通中主要沿用漢、魏五銖錢和各種古錢。

八王之亂: 西晉惠帝時(291—306年),在統治集團內部,即汝南王亮、楚王瑋、趙王倫、齊王冏、長沙王乂、成都王穎、河間王顒、東海王越等八個諸侯王之間,為爭奪中央最高權力,發生了一連串的相互殘殺和戰爭,歷時16年之久,歷史上稱為“八王之亂”。

公元291年(惠帝元康元年),征西大將軍趙王司馬倫鎮守關中,對氐、羌等少數民族殘酷鎮壓,激起了氐、羌人民的反抗。當時解系任雍州刺史,他不滿意司馬倫的做法,主張施行安撫政策,但司馬倫利用了奸佞孫秀,挑撥孫秀與解系大動干戈。後來朝廷調回了司馬倫,解系又上書要求斬殺孫秀以向氐、羌人民謝罪,平息公憤,朝廷沒有準許。以後司馬倫與孫秀屢屢向朝廷進讒言,朝廷罷掉了解系的官職。“八王之亂”時,司馬倫操縱了朝廷大權,解系及全家於300年(永康元年)被殺害。“八王之亂”平息後,司馬倫和孫秀伏誅,朝廷為解系昭雪伸冤,並追贈他為光祿大夫。

(圖)公元291年公元291年

公元291年,即西晉元康元年,改設江州,其主體為江西地區原有郡縣。隋時曾作行政區劃調整,州的級別降與郡同,因而隋代的江西地區設有7郡24縣。至唐時增加到8州37縣,分別為洪州、饒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撫州和信州。

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四月,竺法護在白馬寺又譯出《勇伏定經》二卷,《度世品經》六卷。七月,譯出《天哀經》七卷。並親自覆校。十二月,譯出《如來興顯經》四卷。上述譯經,筆受者均為居士聶承遠、聶道真父子。

西晉元康年間(公元291年),中原地區戰亂頻繁,為避戰禍,西晉永嘉年間(公元307-312年)中原人民大量南遷。東晉成帝鹹和六年(公元331年)分南海郡設立東官郡,並在南頭"司鹽都尉壘"的基礎上加築郡城。

西晉元康初年(公元291年——295年),“香山精舍”更名為“香山菩薩寺”,簡稱香山寺。中國第一個觀音菩薩道場——香山寺,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香山寺有著悠久而輝煌的歷史,被譽為“中原名剎”。歷代朝廷十分重視寺院的建設

出生

依拉良原籍巴勒斯坦哈匝,生於公元291年,父母都是異教徒。十五歲的時候,在亞歷山大城讀書,認識聖道,皈依真教。

逝世

裴 楷:(公元237~291年),字叔則;河東郡聞喜人(今山西聞喜)。著名西晉大臣。

魏晉南北朝衛恆(?~291), 中國西晉書法家。字巨山,河東安邑(今山西省夏縣)人。官至黃門侍郎,惠帝時為賈后等所殺。他出生在一個書法世家,祖衛覬、父衛瓘、侄女衛鑠都是著名書法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