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36年

公元前536年

公元前536年,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是公元前6世紀50年代,公元前536年:楚攻徐,吳人救之。楚攻吳,敗於房鍾(今安徽蒙城西南)。

大事記

公元前536年 公元前536年

1、公元前536年,鄭國的執政子產“鑄刑書於鼎,以為國之常法”,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典。公元前536年鄭國的子產把法規寫在鑄鼎上,放在廣場中間,讓廣大民眾都能看見,這一舉動在當時引起震動,包括孔子在內許多貴族和上層人士反對。他們認為法律是神秘的應掌握在貴族手中,使庶民莫測,因而不敢輕舉妄動,現在這么一來庶民只看鑄鼎上的條文不看官吏的面孔,官吏還能做什麼!沒有貴賤之分,怎么能治理好國家呢?當時晉國大夫叔向更是暴跳如雷,他寫信給子產質問道:“法律一經經公布,人們知道如何避免刑罰,不怕官吏了,是非全由條規定,請問官吏如何行政。”子產回答道:“我這是不讓廣大民眾吃虧呵!”。後來晉國和其它國家也相繼模仿,中國的法治管理由此起航。

2、公元前536年,周景王九年,齊景公十二年,田武在齊。楚攻徐,吳人救之,楚令尹子盪攻吳,敗於房鍾(今安徽省蒙城西南)。

3、以色列人在巴比倫受苦70年歸回,就是公元前536年。

4、公元536年,一個直徑300米的天體落入今天澳大利亞北部的卡奔塔利亞灣。如果一個這么大的天體以每小時5萬英里的速度撞擊地球,將釋放出相當於1000顆核子彈的能量。撞擊產生的碎片、塵埃和氣體會進入大氣層,擋住陽光,

公元前536年 公元前536年

造成地球溫度暫時下降。事實上,史書上就記載了536年和537年的陰暗天空、寒冷夏天和農業歉收。拜占庭帝國史學家普羅科皮烏斯是這樣描述536年的:"最可怕的徵兆出現了,太陽發光但不再明亮。"據記載,中國在那年夏天陷入了嚴寒。其實,由於是在大海里,撞擊所造成的破壞已經被減弱了。假如某個天體撞上陸地,將激起更多的塵埃和碎片,地球的溫度也會下降得更厲害。與此同時,撞擊點的衝擊波和高溫會產生硝石和硝酸,從而帶來腐蝕性的酸雨。如果墜入卡奔塔利亞灣的天體落在今天的邁阿密,那么這座城市的大部分地區會被夷為平地,大氣層受到的影響會引發全世界的糧食歉收。

5、魯昭公六年即公元前536年,亦即吳王餘祭十二年。可見,在公元前536年,吳國的勢力已經達到今安徽蒙城縣。

6、周景王九年(前536)九月,徐(國,治在江蘇泗洪南)大夫儀楚聘於楚,被楚王扣留。儀楚逃回徐國。楚靈王怕他叛楚,派薳泄率軍攻徐,吳軍救徐。靈王乃派今尹子盪率軍,由豫章(淮河南六安商域地域)向吳進攻。楚軍行動中疏於防範,進至房鍾(安徽鳳台西北)遭到吳軍襲擊,大敗。楚將棄疾被俘。子盪推卸戰敗責任,歸罪薳泄,薳泄被殺。

出生

1、公元前536年,魯昭公六年、楚靈王五年,范蠡出生於宛地三戶邑,其時孔子十五歲。

逝世

1、秦景公:死於公元前536年,佚名,秦桓公之子。公元前576~前536年在位。

2、杞文公,姒益姑,死於公元前536年,在位14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