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25年

公元前425年

公元前425年是北朝/北魏·始光2年農曆乙丑年,周威烈王元年。這一年薛西斯二世繼位為波斯帝國皇帝,伯羅奔尼撒發生了戰爭。

公元前425年是北朝/北魏·始光2年 農曆乙丑年,周威烈王元年。以下是發生在本年的大事。

大事記

薛西斯二世繼位為波斯帝國皇帝。

(圖)公元前425年薛西斯二世

阿契美尼德帝國,又稱波斯“第一帝國”。居魯士二世統一波斯,建立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魯士二世擊敗了當時統治波斯的米底人(Median),使波斯成為一個強盛的帝國。居魯士占領巴比倫。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國疆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向東大流士進軍印度河流域,在西線對希臘的進攻則由於馬拉松戰役(前490年)的失敗而功敗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後來(前480年)再度對希臘用兵遭受失敗。阿契美尼德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帝國之一。

伯羅奔尼撒戰爭

雅典在斯法克特里亞戰役和皮洛斯戰役中戰勝斯巴達,拒絕斯巴達求和。伯羅奔尼撒戰爭是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從前431年一直持續到前404年,其中雙方幾度停戰,最後斯巴達獲勝。

這場戰爭結束了雅典的經典時代,結束了希臘的民主時代,強烈地改變了希臘的國家。幾乎所有希臘的城邦參加了這場戰爭,其戰場幾乎涉及了整個當時希臘語世界。在現代研究中也有人稱這場戰爭為古代世界大戰。

這場戰爭不但對古代希臘而且對歷史學本身有重要的意義。它本身是第一次科學地、歷史學地被記錄下來的史實: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在他的《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詳細地記錄了當時的事件。這個紀錄到前411年冬中止,修昔底德分析了這場戰爭的原因和背景,他的分析對歐洲的歷史學是有先驅作用的。修昔底德後色諾芬在他的《希厄洛》中繼續了修昔底德的工作,記錄了前411年後的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古希臘人並不稱這場戰爭為伯羅奔尼撒戰爭,這個名稱是後來的人起的。修昔底德本人稱之為“伯羅奔尼撒人與雅典人之間的戰爭”:

“雅典的修昔底德紀錄了伯羅奔尼撒人與雅典人之間的戰爭。他在戰爭爆發時開始了他的紀錄,他當時想到這場戰爭可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比此前的戰爭都有歷史意義。他這樣想因為戰爭雙方使用了它們所有的手段,而其它的希臘城市遲早參加了這場戰爭。這場戰爭深刻地影響了希臘和一部分野蠻人,可以說這場戰爭影響了整個人類社會。”

逝世

(圖)公元前425年公元前425年希羅多德逝世

阿爾塔薛西斯一世(波斯文اردشیر یکم 發音為Ardeshir。希臘文 Ἀρταξέρξης)(約?—前425年), 是波斯帝國的國王(前465年—前425年在位),澤克西斯一世之子。禁衛軍司令阿爾達班謀殺澤克西斯之後,把他扶上王位,幾個月後阿爾塔薛西斯親手殺掉阿爾達班。在他統治期間,帝國曾發生幾次叛亂。與希臘在尤瑞米頓河戰役之後,幫助雅典人的敵人對抗雅典,迫使提洛同盟的金庫從提洛島移入雅典,在公元前450年,提洛同盟與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國於賽普勒斯島發生薩拉米斯戰役,之後雙方簽訂卡里阿斯和約。阿爾塔薛西斯一世曾庇護被雅典放逐的地米斯托克利,並給他一塊領地。

希羅多德(希臘語:ΗΡΟΔΟΤΟΣ),公元前5世紀(約前484年─前425年)的古希臘作家,他把旅行中的所聞所見,以及第一波斯帝國的歷史紀錄下來,著成《歷史》(Ἱστορίαι)一書,成為西方文學史上第一部完整流傳下來的散文作品。他生於在哈利卡納蘇斯,即現在土耳其的博德魯姆(Bodrum),似乎在一次政變失敗後被流放,並在薩摩斯(Σάμος)隱居。他好像再沒有回去過哈利卡納蘇斯,但還是在《歷史》中表明對自己城邦及其女王亞特米西雅的熱愛。在流放中他週遊了他在《歷史》中記載的各國。他去過埃及,並從尼羅河南下到亞斯文(阿拉伯語:أسوان‎),以及巴比倫、烏克蘭、義大利和西西里。希羅多德提到了他在斯巴達訪問了一個題材提供者,並肯定在雅典住過一段時間。他在雅典認識了伯里克利的家族,並提及了它的演講家傳統。但雅典人並沒有把外邦人當作公民:在前444年雅典殖民於義大利的圖利(Thurii)時,希羅多德成了一位殖民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