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22年

公元前422年

公元前422年,是一個平年,以下是發生在本年的大事。 在文侯四十一年,(詳《考辨》第五十四。 )疑《史》書二十五年子擊生子罃者,是年實子擊生。

公元前422年,是一個平年,以下是發生在本年的大事。

大事記

(圖)公元前422年魏文侯

魏文侯二十五年(前422年)

魏文侯二十五年乃子擊生非子罃生

閻若璩著《孟子生卒年月考》,論《紀年》不足信,舉兩事。一曰:“《紀年》云:惠成王六年,徙都大梁,不知是年秦孝公甫立,公孫鞅未相,公子卬未虜,地不割,秦不偪,魏何遽遷都以避之?”又曰:“《六國表》《魏世家》並雲子罃生於文侯二十五年辛巳,三十八年文侯卒,武侯立,凡十六年而後惠王立,是年已三十。若如《紀年》,文侯五十年卒,武侯二十六年卒,以生辛巳計之,惠王元年,已五十三。立三十六年卒,已八十八。更以襄王十六年為改元後之年,不一百四歲乎?《紀年》不可信如此。”今按:《紀年》與《史》牴牾,閻氏以《史》說繩《紀年》,宜其不可通也。余考魏滅中山。在文侯四十一年,(詳《考辨》第五十四。)其時子擊尚年少,故文侯見中山使者趙蒼唐,而曰中山君長短若何也。(《韓詩外傳》《說苑》。)疑《史》書二十五年子擊生子罃者,是年實子擊生。史公既博採雜說,誤謂伐中山在十七年,而子擊之生轉在其後,顯屬舛乖,故乃謂子擊又生子罃也。其實擊生於文侯之二十五年,至四十一年滅中山,擊年十七,始守中山。後三年,蒼唐為使,則擊年二十左右。其少子摯,(《韓詩外傳》作訢,此從《說苑》。)當十五六以下,正舔犢愛厚時矣。是年召子擊,改封子摯,即中山武公也。(詳《考辨》第四三又五四。)據此則武侯年二十六始立,立二十六年,五十二歲而卒。至惠王年歲無可考。惟武侯之卒,猶未立嫡,惠王與公中緩爭立,在位又五十二年,則其即位在壯歲可知。此不得謂《紀年》之誤。

鄭繻公 姬駘 在位27年 前422年-前396年

鄭繻公,姓名姬駘,為鄭國第二十四任君主,鄭幽公之子( 《史記·鄭世家》作幽公之弟),在位27年。

前408年韓景侯伐鄭,取雍丘。次年鄭伐韓,在負黍擊敗韓兵。前400年鄭圍韓之陽翟。前398年繻公殺其相子陽,兩年後子陽之黨弒繻公。

秦靈公三年(公元前422年)

秦靈公,又稱秦肅靈公,秦懷公之孫,未知其名。秦靈公逝世時,嫡子嬴師隰只有五歲。靈公的叔父嬴悼子以嫡子年幼,便奪位自立為國君,即秦簡公。嬴師隰被放逐到隴西河谷。

逝世

公元前422年10月,克里昂統率的雅典軍與布拉西達斯統率的斯巴達軍在阿姆菲波利斯(艾佐尼亞)附近發生戰鬥。克里昂和布拉西達斯都戰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