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0年

公元前390年

公元前390年,包括:秦惠公四年、魏武侯七年、楚悼王十二年、晉烈公二十六年、韓列侯十年、趙烈侯十九年、齊康公十五年、燕簡公二十六年、魯穆公二十六年、宋休公十四年、越王翳二十二年、周安王十二年等十二個諸侯國年號。戰國中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商鞅約生於此年。

大事件公元前390年[1]包括:秦惠公四年、魏武侯七年、楚悼王十二年、晉烈公二十六年、韓列侯十年、趙烈侯十九年、齊康公十五年、燕簡公二十六年、魯穆公二十六年、宋休公十四年、越王翳二十二年、周安王十二年等十二個諸侯國年號。戰國中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商鞅約生於此年。
中文名公元前390年秦惠公四年魏武侯七年楚悼王十二年晉烈公二十六年韓列侯十年

(圖)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90年德爾菲神廟遺址

公元前390年,高盧戰爭。羅馬人在與高盧人的戰爭中,屢遭敗績,羅馬城一度失陷,高盧人在得到羅馬1000磅黃金之後,撤出了羅馬。但是,公元前390年的羅馬城失陷卻是使羅馬開始強大-比雅典斯巴達、伽太基更強大-的第一步。羅馬人的雄心並未因此而受挫,他們很快重整旗鼓,邁出了對征服義大利具有決定性的一步——與薩漠奈人作戰,征服中部義大利

公元前390年左右,楚國吳起變法,由於“大臣太重,封君太眾”之緣故,“使封君的子孫三世而收爵祿”,甚至“令貴人往實廣虛之地”(註:《韓非子·和氏篇》、《呂氏春秋·貴卒篇》。),目的是要改變舊的分封制權力結構以加強君主的國家集權統治。吳起由於在魏國受到排斥,轉而投奔楚國。悼王素聞吳起賢,先用為“苑守”。一年以後,任為令尹,主持變法大計。

公元前390年,羅馬帝國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下令封閉屬於多神廟的德爾菲神廟

出生

(圖)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90年出生的商鞅畫像

商鞅(約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38年)戰國中期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著名代表人物。衛國國君的後裔,公孫氏。故亦稱為衛鞅、公孫鞅。公元前340年,因有功於秦,被秦孝公封於商。商鞅少時即好刑名之學。最初在魏國當差,懷才不遇。適逢秦孝公招賢,離魏入秦,說服秦孝公變法強國。協助秦孝公理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商鞅變法的巨大成就使秦國日益強大,但他也因此得罪了貴族勢力。另外,商鞅在秦孝公病重期間,獨攬軍政大權,使秦國內部權力鬥爭激化。秦孝公死後,太子即位。公子虔等人便羅織罪名,誣其謀反。秦惠文王下令追捕。商鞅無處藏身,回到封地商邑,組織人馬抵抗秦軍。終因寡不敵眾,被俘。後被秦惠文王施以車裂之刑。

逝世

墨子,名翟,戰國時期魯之小邾國(今山東省滕州市木石一帶)人,約生於公元前480年,卒於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生於勞動人民並為勞動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學多才,創立了墨家學派。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宗旨,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等主張,為社會和平而“周遊列國、摩頂放踵 ”,其主要思想、業績體現在《墨子》一書。墨子是一位學貫文理、注重實踐、百科全書式的平民聖人。墨子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為完備城門設施而設計的吊橋;為探測敵情而設計的聽瓮;為備戰而製造的舟、車等,是當時最先進的設備。同時,他在力學、數學、光學等方面的某些創見與近代科學原理幾乎完全相同,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