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4年

公元前154年

公元前154年,即前三年按照中國傳統紀年法為丁亥年,屬漢景帝統治時期。這一年一代偉帝漢武帝劉徹剛滿3歲。

漢朝紀事

(圖)齊國之亂示意圖齊國之亂示意圖

冬10月,梁王武、楚王戊來朝。時上未置太子,景帝與梁孝王宴飲,從容言曰:“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竇太后喜之。時諸王有欲反之勢,孝王乃親弟,故景帝安撫之,非出帝之真心,乃撫絡之術也。兄終弟及,殷商之制也。嫡長子繼承父業,周宗法制也。儒家重宗法(禮),繼承主周制。道家法自然,不反對兄終弟及。

洛陽東宮大火,焚毀大殿、城室。

晁錯更法令十章,諸侯大嘩。

楚王與吳王陰謀欲反。

春正月,景帝詔削吳國之會稽、豫章。書至,吳王叛。

楚、趙、膠東、濟南王,淄川、膠西七國俱反。發兵西向,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史稱“七國之亂”。

景帝從袁盎議,誅晁錯。七國兵不止。

(圖)漢景帝畫像漢景帝畫像

2月,遣大將軍竇嬰,太尉周亞夫平叛,破吳兵。以中尉條侯為太尉,擊吳楚。曲周侯酈寄為大將軍,擊趙。竇嬰為大將軍。屯滎陽。欒布為將軍,擊齊。

3月,平七國之亂。斬首十萬餘級。追斬吳王濞于丹徒。其餘六王自殺。吳兵攻梁,屢勝。梁孝王城守睢陽。周亞夫到洛陽,得遊俠劇孟,大喜,謂得孟若得一敵國。太尉引兵東北走昌邑(今山東巨野東南),遣輕騎出淮泗口,絕吳、楚兵後,斷其糧道。吳、楚軍攻梁不能下,走下邑(安徽碭山),擊太尉軍。太尉堅壁不出。吳楚軍兵疲糧盡,引去。太尉追擊大破之。楚王戊自殺,吳王濞逃至東越,被殺。吳、楚叛三月而敗。膠西、膠東、淄川三王以齊不肯同反,引兵圍臨淄。漢將欒布等破三國兵。膠西王自殺。膠東、淄川、濟南三王被殺。漢將酈寄攻趙邯鄲七月不下,欒布會師破之,王自殺。是年,長安列侯封君從軍,借款治裝,子錢家(放債取息者)以成敗未定,多束手。惟毋鹽氏以十倍取息,事平成巨富。

大將軍竇嬰為魏其侯。復封七國之後:立楚元王子平陸侯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子勝為中山王,徙濟北王志為淄川王,淮陽王余為魯王,汝南王非為江都王。齊王將廬,燕王嘉死。吳楚及趙等發動七國之亂。吳王劉濞稱:“趙王與匈奴單于有約,燕王北定代、雲中二郡,引匈奴鐵騎入蕭關,合擊長安。”

西方世界紀事

1.公元前154年,就西班牙城市是否有權建立防禦工事的問題,羅馬與西班牙之間產生了誤解與紛爭,一場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這場戰爭持續到路庫魯斯公元前151年底抵達西班牙後,才平息下來。路庫魯斯為了覬覦豐厚的戰利品和追求榮耀的凱旋式,以各種藉口率領軍隊進攻那些無辜的部落居民,甚至背信棄義地屠殺那些已經求降的部落居民。
2.公元前154年,羅馬人幫助希臘人抵禦利古早業人的襲擊,保衛了Nikaia,同時建立了第二個城市Cemenelum。但這個城市沒有城牆、堡壘、廣場或教堂,到4世紀,羅馬人在尼斯的統治開始衰落。

生卒

晁錯
公元前154年,漢景帝為止七國之亂,誅晁錯,但七國兵不止。
劉濞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系發動七國之亂的主謀,自稱欲奪取帝位,兵敗後被殺。
劉昂
公元前154年,膠西王劉昂,七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兵敗後自殺。
劉雄渠
公元前154年,膠東王劉雄渠,七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兵敗後自殺。
劉賢
公元前154年,菑川王劉賢,七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兵敗後自殺。
劉辟光
公元前154年,濟南王劉辟光,七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兵敗後自殺。
劉戊
公元前154年,楚王劉戊,七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兵敗後自殺。
劉遂
公元前154年,趙王劉遂,七國之亂的參與者之一,兵敗後自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