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是以貨幣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係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

分類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按登記註冊類型可分為:國有、集體、個體聯營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
按照管理渠道可分為: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按經濟統計可劃分:
第一產業是指農、林、牧、漁業。
第二產業是指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
第三產業是指除第一、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第三產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金融業,房地產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國際組織。

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額是以貨幣表現的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活動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係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按經濟類型可分為國有、集體、個體、聯營、股份制、外商、港澳台商、其他等。按照管理渠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分為基本建設、更新改造、房地產開發投資和其他固定資產投資四個部分。

重要意義

固定資產投資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通過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活動,國民經濟不斷採用先進技術裝備,建立新興部門,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和生產力的地區分布,增強經濟實力,為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創造物質條件。這對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資本主義國民經濟同社會主義國民經濟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特點。資本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的資本主義私有制的基礎之上的,它受著資本主義基本經濟規律剩餘價值規律與競爭和生產無政府狀態的規律的支配。資本主義國民經濟是在這些經濟規律的作用下自發地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國民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所要求的各個部門之間勞動力和生產資料分配的比例,是在資本家的劇烈競爭中,通過生產的混亂、巨大的波動和經濟危機而強制地實現的。資本主義國民經濟的發展存在著不可克服的對抗性的矛盾,這一矛盾的發展和尖銳化,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和生產力的衝突,導致社會主義革命的爆發。
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的。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為最大限度地滿足勞動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為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有計畫按比例地發展提供了必要和可能。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一種計畫經濟。在社會主義國民經濟中,不同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之間、企業之間、人們之間的經濟聯繫,仍然要通過商品的形式來實現。所以,社會主義國民經濟是有計畫的商品經濟(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發展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對於正確處理國民經濟各環節、各部門、各企業、各地區之間的矛盾,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搞活社會主義經濟,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保證更好地滿足勞動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有著重大的意義。

近十年數值

2000年 32619億元
2001年 36898億元
2002年 43202 億元
2003年 55118億元
2004年 70073億元
2005年 88604億元
2006年 109870億元
2007年 137239億元
2008年 172828億元
2009年 224846億元
2010年 278140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