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高中

全州高中

全州高中創建於1919年,其前身全縣縣立初級中學。1936年,學校被晉級為廣西省立全縣中學。建國後,先後被命名為全州縣中學,全州縣完全中學,全州高級中學,全州高中。1955年設高中部,2002年撤國中部。2003年學校被晉為廣西示範性普通高中。2003年設國中部,需交贊助費每學期3000元,兩年後因教育部門相關規定撤消。

基本信息

簡介

全州高中全州高中
學校現在教學班44個,在校學生2435人。有教職工158人,其中特級教師3人,全國模範、優秀教師3人,國家級專家、學者2人,市級以上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6人,中學高級才是62人。學校占地面積124畝,總建築面積42062平方米,其中教學專用面積29245平方米。校園綠樹成蔭,泉水涓涓,有兩個“園中園”(森林學園、體育公園),有九曲橋、天橋、洗缽泉、湖心閣等著名景點。體育運動場地寬鬆充足,有標準籃球場10個,排球場2個,足球場1個,400米環形跑道。

學校校園面積124畝,生均26平方米,校舍面積30113平方米,生均9.5平方米。師生享用面積寬鬆,空氣新鮮。自1993年以來,投資近100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用於學校"五大區域"建設。

東部教工生活區:環境寬鬆又舒適。六棟樓房基本解決了教工的住宿、食宿問題."區內"設有教工食堂,有天然水井一口。現已建好兩棟面積達六千平方米的教工宿舍樓。

西部學生生活區:有"四合院"的樓房、平房,女生公寓樓。學生餐廳:有四個食堂,"用餐隨意,服務周到"。餐廳內有標準的桌凳。學生用水"冬暖夏涼",學生飲水"開水到場"。食宿比較方便。

全州高中校園景色全州高中校園景色
南部體育活動區:學校的體育場地寬闊。有標準化籃球場10個,排球場2個,足球場1個,有400米長的環形跑道。1985年以來,學校體育單列獲得縣級以上榮譽表彰60次,其中區級3次。該校是"廣西體育衛生工作先進單位",是廣西"貫徹體育衛生工作'兩個條例'優秀學校"。1985年以來,該校向大學輸送體育生98人。

北部教學區:有兩棟高大、雄偉的教學樓,間間教室有標準化的課桌凳、有29寸彩電、有電化教學的裝置。教學區內有一排長長的平房(已拆,建成新學生宿舍),是教學培優、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

中部辦公、科研區:1996年新建一棟辦公綜合樓,大樓集"會議、辦公、圖書、科教"多位一體。高大雄偉的大禮堂,建於1960年。在建的圖書、實驗大樓是學校"圖書、科研、實驗、現代高科技技術教育"的服務中心。

學校給、排水設施比較完善,校園通道全部硬化,有"森林公園、花園、園林",建有大型水沖廁所兩棟。校園內綠樹成蔭、青草成片、百花成園、碑林層層、泉水涓涓,環境寬鬆、布局合理、"區域分離",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是學生"為國求學"的理想之地。

學校教學設備先進,數量充足。各種設備的現代化程度高,尤其是電腦設備能充分滿足信息技術教學和學科電化教學需要,基本實現辦公自動化、校園網路化;建立了校園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能有效整合,教師在教學中能廣泛地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信息網路技術,並能充分發揮信息中心在教學、科研、管理等作用。有多媒體教室3個,教學平台46個,語言室、實驗室、微機室、閱覽室、讀書室、活動室等量多質好。學校圖書館藏書128000餘冊,師生閱覽室長期訂有報刊雜誌近300種,建有廣西一流的電教圖書實驗大樓和學生餐廳大樓。

文化傳統

全州高中座談會全州高中座談會
學校辦學思想先進,辦學理念清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辦學目標明確:實現“三全,三高,創一流”。三全: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三高:教師隊伍高水平,學生素質高層次,學校管理高效益;創一流:爭創自治區一流的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校訓:愛國、守紀、勤奮、創新;學校校風正、教風嚴、學風好;校園文化豐富多彩。

學校有優秀的教育和辦學成果,在培養人才方面效果顯著。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同時,始終把為高校輸送合格人才、為社會培養有用人才作為重任,“教書育人、環境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始終把“以人為本”,教育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辦事、學會合作、學會創造”作為立校之本;把“讓學生開動腦筋,研究問題、培養創造意識、鍛鍊研究能力”和“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列為學校新課堂實施及校本課程的重點研究課題。學校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努力實現“質量壯校”新跨越目標:在歷屆高考中,上線率均保持在80%以上。

學校榮譽

全州高中高考平均上線人數突破1000大關。培養了多名廣西高考部分“狀元”,考取了數十次廣西高考單科(滿分)第一名,有數百名全國高中學科奧賽特等獎、一等獎獲得者。建國以來,學校為全國高校輸送合格新生3萬餘人,其中清華大學45人,北京大學43人。培養出來的學生廣泛深受全國高校和社會的歡迎。

2009年高考全州高中又創新高,4人清華,2人北大.

2008年全州高中高考廣西壯族自治區15連冠,649分列區25名,市第4名,重點490人.

歷任校長

余元 校長 1919.8-1921.8 後辭別校務,有志戎行,字萬青
蔣仕謙 校長 1921.9-1922.6
蔣溰 代校長 1922.7-1922.8
裴邦燾 代校長 1922.9-1923.8 發國12年裴調任廣西省師校長
唐壬洋 校長 1923.9-1924.8
蔣端明 校長 1924.9-1925.1
余元 代校長 1925.1-1925.8
鄧國英 校長 1925.9-1926.8
唐元堃 校長 1926.9-1928.8
胡琦 校長 1928.9-1929.8
呂明振 校長 1929.9-1930.2
唐壬洋 校長 1930.2-1937.2 此間學生會考成績廣西第一,“縣立”改“省立”中學
謝慰慈 校長 1937.2-1939.2
唐元堃 校長 1939.2-1940.2 後調任修仁縣任縣長
經正行 校長 1940.2-1945.7 曾奏準省廳批准增設高中部,後因戰事蔬散
路偉良 校長 1945.8-1947.8 後調任廣西師院副書記
戴先啟 校長 1947.9-1948.7
胡嗣定 校長 1948.8-1953.1
張振陸 校長 1953.2-1965.1 後調任全州縣委副書記
王化羆 校長 1965.2-1968.7 游擊老幹部,後調任桂林師範校長
蒙中原 校長 1968.8-1978.8 縣文教局長
劉遠義 校長 1978.9-1981.8 後調任縣人大任領導工作
唐仁芝 校長 1981.8-1984.8 游擊老幹部,後離休
蔡振華 校長 1984.9-1989.1 後調任桂林市三中任領導工作
盤遠盛 校長 1989.2-1991.8 縣教育局副局長兼全高校長
伍來勝 校長 1991.9-1993.2 後調任桂地高中(現市18中)校長
蔡科錢 校長 1993.2-1999.8 大學本科,中學語文高級教師
唐振春 支書 1999.8-2001.2 大學本科,中學歷史特級教師,主持學校工作
董文財 校長 2001.3-2004.8 大學本科,中學物理特級教師,縣教育局副局長
蔣樹生 校長 2004.8-現在 大學本科,中學數學特級教師,縣人大常委委員

辦學特色

注重規範,勇於創新

學校的歷屆領導和教師不墨守成規,幾十年如一日,堅持正確的辦學思想,堅持探索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探索高素質人才的教育規律,並伴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教育改革。80年代提出了“緊扣教材,邊講邊練,新舊聯繫,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90年代提出了“讀讀、改改、練練、講講”的課改模式;二十一世紀初提出了“分類培養,因材施教,突出個性,廣育英才”的辦學模式。

揚長補短,特色鮮明

跨入新世紀後,我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教育與信息技術有機的結合起來,傳統教育搭乘IT快車,在辦學手段上全面實現多媒體教學。我校現有辦公、教學用計算機82台,有多媒體教室14個,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的學科達100%,開展多媒體課堂教學的教師達70%以上。通過多媒體教學,實現了“大容量,高質量,低耗時,高效率”的目標。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自我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