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北站

內江北站

內江北站位於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東興街道紅廟村2組,距成都東站153km,距重慶北站166km是成渝高速鐵路上唯一的大型折返站,為成都鐵路局新建客運車站中的一等站之一,於2015年12月25日投入使用。站房中心裡程DK152+400,為線側下式站房,站房建築面積11932㎡,雨棚面積16200㎡,主體結構地上兩層,中部躍層設候車大廳,全站旅客候車座位共1386個今後會陸續增設。現設4台面8線到發線,遠期規模6台15線。站台長450米,高1.25米。配套有地道兩座,進出站為下進下出。內江北站為鋼筋混凝土框架+鋼架往網屋蓋結構,地上2層,兩側設備及功能用房為2層,局部地下1層,設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級為地上2級地下1級,站房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級為3級,設防烈強度為6度,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2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建築樁基設計等級為乙級,設有旅客進出地道各1座。

基本信息

簡介

內江北站為鋼筋混凝土框架+鋼架往網屋蓋結構,地上2層,兩側設備及功能用房為2層,局部地下1層,設消防水池和消防水泵房,耐火等級為地上2級地下1級,站房鋼筋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級為3級,設防烈強度為6度,建築結構安全等級為2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乙級,建築樁基設計等級為乙級,設有旅客進出地道各1座。

結構

內江北站內江北站
雨棚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安全等級為1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為甲級,建築樁基設計等級為甲級,耐火等級為2級。
內江北站初期作為成渝高鐵沿線站點,並開通一對至重慶始發車,兩對至成都始發車,為全線唯一的始發站。已於2015年12月25日開工的川南城際(綿遂內宜高鐵)內自瀘線,引入內江北站,北側站台擴容。並將建設內江動車所,擴大內江北站運量規模,遠期建設內瀘城際快鐵以及綿遂內宜高鐵北段,引入內江北站,建設內江北站北站場以及北站房。
未來內江北站將成為成渝之間、以及川東北與川南各城市互通的鐵路樞紐。

旅客傳送量

內江北站按照年傳送旅客目標測算,2020年預計達到540萬人,遠期2030年有望達到840萬人;客流密度從近期2020年預測預計達到3148萬人,遠期2030年有望達到4160萬人。為沿線旅客傳送量最大的車站和唯一的始發站。

高鐵車次表

車次表車次表
註:本車次表上行為重慶-成都方向下行為成都-重慶方向。
內江始發G86XX均為每站停靠

成都東-重慶北G8545次
重慶北-成都東G8510次
重慶北-內江北G8606次
內江北-重慶北G8605次
重慶北-成都東G8502次
成都東-重慶北G8507次
成都東-重慶北G8527次
重慶北-成都東G8532次
成都東-重慶北G8501次
成都東-重慶北G8555次
成都東-內江北G8601次
內江北-成都東G8602次
成都東-重慶北G8517次
重慶北-成都東G8524次
重慶北-成都東G8544次
成都東-內江北G8603次
內江北-成都東G8604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