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卷化效應

內卷化效應

內卷化效應就是長期從事一項相同的工作,並且保持在一定的層面,沒有任何變化和改觀。這種行為通常是一種自我懈怠,自我消耗。

概念

20世紀60年代末,一位名叫利福德·蓋爾茨的美國人類文化學家,曾在爪哇島生活過。這位長住風景名勝的學者,無心觀賞詩畫般的景致,潛心研究當地的農耕生活。他眼中看到的都是犁耙收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原生態農業在維持著田園景色的同時,長期停留在一種簡單重複、沒有進步的輪迴狀態。這位學者把這種現象冠名為“內卷化”。

21世紀的社會,處於高速發展,緊張的競爭之中,人們面臨來自多方面的生存壓力和挑戰,對於一個人而言,克服自己內心的內卷化心態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如此,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前途才會更加光明。

實例

此後,這一概念便被廣泛套用到了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及其他學術研究中。“內卷化”作為一個學術概念,意指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的發展,也無漸進式的增長,長期以來,只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作為學術概念,其實幷不深奧,觀察我們的現實生活,就有很多這樣的“內卷化現象”。

中央電視台記者到陝北採訪一個放羊的男孩,曾留下這樣一段經典對話:

“為什麼要放羊?”

“為了賣錢。”

“賣錢做什麼?”

“娶媳婦。”

“娶媳婦做什麼呢?”

“生孩子。”

“生孩子為什麼?”

“放羊。”

這段對話,就形象地為這種“內卷化”現象做了註解。

啟示

社會生活中這種現象可以說無處不在。

大到一個社會,小到一個組織,微觀到一個人,一旦陷入這種狀態,就如同車入泥潭,原地踏步,裹足不前,無謂地耗費著有限的資源,重複著簡單的腳步,浪費著寶貴的人生。我國農村一些地方,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改革開放30年過去了,農民兄弟過的仍然是三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農耕生活;同樣在一個單位供職,有的人幾年一個台階,士別幾日就當刮目相看,而另一些人卻原地不動,多少年過去了卻一切照舊。

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這種內卷化現象尤其突出。一些民營企業內部實行家族化管理,重要崗位,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分兵把口,管理哲學是“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用自己的人放心。於是,在企業內部,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外部的新鮮空氣難以吹進來,真正優秀的人才也吸引不進來,措施和辦法因循守舊。十幾年乃至幾十年過去了,廠房依舊,機器依舊,規模依舊,各方面都沒有多大變化。企業進入了一種典型的“內卷化狀態”。

無論是社會組織還是個人,進入內卷化狀態,根本原因就在於精神狀態和思想觀念。人們常說,信心決定命運,觀念決定出路。一個人如果總是自怨自艾,不思改變,不求進取,不謀開拓,民無信心,軍無鬥志,只能是原地不動,還有可能倒退。總是因陋就簡,循規蹈矩,按部就班,只能進入周而復始的輪迴狀態。兩千年的小農意識,生產的只能是兩千年的自然經濟,不可能產生出市場經濟和現代經濟。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_2013年06月

銳詞報
手機報IN詞

中國移動手機報·互動百科IN詞

互動百科與卓望信息結成百科知識類內容資源唯一合作夥伴關係,由互動百科向中國移動手機報用戶提供新鮮、趣味的網路銳詞 ,與中移動手機報共同打造新傳媒。

2013年06月IN辭彙總 | 團隊情商| 第十名現象| 靶向應聘| 科技綁架 |青春無力症 |被動升職 |3A族 |教官式父母 |內卷化效應 |畢房族 |四喜男 |工作剩女 |考后綜合征 |記憶商 |夏懶 |抽酒 |三妻俱樂部 |頓感婚姻 |飲水機效應 |心理中暑 |反性別消費|劇透效應 |離線酒杯 |海外婚禮 |面具臉 |家庭軟暴力 |微焦慮 |職場瘦身 |差評行銷 |人肉斑馬線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