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蟲病小兒囊蟲病

1.腦囊蟲病。 1.有腸絛蟲病史,或糞便中發現絛蟲卵或節片。 研究小兒腦囊蟲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

基本信息

囊蟲病是由豬肉絛蟲的囊尾蚴寄生於人體組織引起的疾病。侵犯腦部最常見,其他可寄生於皮下組織、肌肉及眼部等。絛蟲病患者是唯一傳染源,感染方式有內源性、外源性自身感染和異體感染,青壯年發病率高。屬中醫“蟲證”、“癇證”等範疇。

概述

人體不僅是牛肉絛蟲和豬肉絛蟲的終宿主,還是豬肉絛蟲的中間宿主。豬肉絛蟲的受精卵被人吞下後,卵內的幼蟲(六鉤蚴)穿過腸壁,移行到腸道外的不同部位(如腦、眼、肌肉、皮下等)發育成囊尾蚴而引起囊蟲病(cysticerosis)。

臨床表現

根據寄生的部位而異。

1.腦囊蟲病。

(1)癲癇型:最常見,反覆發作各種類型癲癇

(2)腦膜炎型:具有急性、亞急性腦膜刺激症,發熱等症。

(3)顱內壓增高型:具有進行性顱內壓增高特徵。

(4)痴呆型:表現為進行性痴呆及精神異常。

(5)脊髓型:表現為截癱、感覺障礙,大小便瀦留等。

2.皮下組織及肌肉囊蟲病

可於皮下觸及圓形或橢圓形囊蟲結節。

3.眼囊蟲病

可出現視力減退。

診斷

1.有腸絛蟲病史,或糞便中發現絛蟲卵或節片。

2.出現癲癇、顱內高壓、精神障礙三大症狀,或同時伴有視力障礙,皮下結節。

3.免疫學檢查:有補體結合試驗、間接血凝試驗、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陽性者有助診斷。

4.腦CT檢查有助診斷。

5.皮下結節活組織檢查可見囊尾蚴頭節。

6.腦囊蟲病應注意與原發性癲癇、結核性或隱球菌性腦膜炎相鑑別。

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病原治療:吡喹酮,腦囊蟲病總劑量180mg/kg,分3~4次口服;皮膚肌肉囊蟲病總劑量120mg/kg,分3—4次口服。阿苯達唑,每次10mg/kg,每日2次,10日為1療程,間隔2周再服第二療程,一般2~3個療程。

(2)手術治療。

2.中醫治療

預防

囊蟲病絕大多數是豬條蟲病自體感染,或進食豬條蟲卵污染的水和食物引起感染的。因此,忌吃生肉或半生不熟的“米豬肉”,講究飲食衛生與個人衛生把好病從口入關,是預防本病的關鍵。囊蟲病殺蟲治療時易誘發高熱、頭痛、抽搐、腦水腫與癲癇發作,危險性大,故宜住院治療。囊蟲病眼型和腦室型在比奎酮治療前應選擇性作手術治療,否則會加重病情,引起失眠或顱內高壓。比奎酮是治療各型囊蟲病的有效藥物,服藥後蟲體多於4周內死亡。但比奎酮通過血腦屏障差,治療腦囊蟲病時,需多個療程治療,直至蟲體在CT/MR觀察下全數死亡,預防病情反覆。

論文

研究小兒腦囊蟲病的臨床表現及治療。方法對22例小兒腦囊蟲病患者進行臨床分析。結果根據臨床表現分為驚厥型14例,頭痛型4例,腦炎型3例,混合型1例。頭顱CT檢查均有異常發現,免疫學檢查皮內試驗陽性為10例,血液抗體檢查陽性為15例,抗原陽性為12例。治療用方案1:吡喹酮及強的鬆口服,6d為1療程;方案2:丙硫咪唑及強的鬆口服,10d為1個療程。全部病例均用3~4個療程。有效率100%,均未觀察到副反應。結論頭部影像學檢查(CT或MRI)及免疫學檢查對診斷有重要價值,吡喹酮、丙硫咪唑對小兒腦囊蟲病的治療是有效、安全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