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運河

克拉運河

克拉地峽運河,一處計畫建設的運河,位於泰國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內的一段狹長地帶。為馬來半島北部最狹處,寬僅56公里。北連中南半島,南接馬來半島,地峽以南約400公里(北緯7度至10度之間)地段均為泰國領土,最窄處50多公里,最寬處約190公里,最高點海拔75米。並且它的東西兩海岸皆為基岩海岸。克拉運河開通後,東協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這為東協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克拉地峽克拉地峽
克拉運河位於泰國中南半島的克拉地峽,根據工程計畫,這條100公里的人工運河貫通印度洋和泰國灣,成為亞洲最大的一條人工運河。克拉運河開通後,東協貿易區和世界各國之間的貿易將不再通過馬六甲海峽,克拉運河相對原有的馬六甲航線,直線縮短一千多公里的航程,這為東協自貿區的物流貨運節約了大量的航運成本和時間成本。

工程效益

泰國泰國
運河收費收益。運河深度超過17米,足以航行15萬噸級的滿載貨輪和空載的35萬噸級油輪。一艘10萬噸的貨輪以15節的速度航行1000多公里需要2天左右,估計消耗柴油55~60噸,以國際柴油價格計算約5~6萬美元。馬六甲海峽每年航行船舶10萬多艘,其中噸位大型和超大的約有6萬多艘。運河投入運行之日估計將超過8萬艘,其中至少有5萬多艘可以通過克拉地峽運行。以平均每艘10萬噸級別收費4萬美元計算,年收益超過20億美元。10萬噸船舶每趟能節省30萬美元,所以4萬美元也是合理價格,每艘約為蘇伊士運河的1/4~1/5收費標準。克拉地峽運河的收益將大大超過巴拿馬運河的10多億美元總收入。原因是儘管巴拿馬運河能縮短海路航程14000公里,但每年通過的海輪僅有1.5萬艘左右並且每艘噸位不超過7萬噸。
保守估計運河每年能夠贏利10億美元以上。在其中20億美元採用銀行貸款方式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只需要出資15億美元就能夠占到50%的股份,僅僅5年就能收回投資。投資少收益穩定超過30%,可算得上是一項非常划算的投資。

建設標準

1、克拉運河主航道水深20米、寬500米、長100000米。
2、兩岸陸上通道:並排平行雙向高鐵、高速公路連線兩端港口。
3、橋樑:每20公里修建一座連線橋用於通行。

國際意義

泰國地處於中南半島中心的戰略地位,同時也是通往湄公河區域和南亞的重要門戶,歷史上,泰國便有在克拉地峽修建克拉運河的構想,限於人力物力,克拉運河計畫未能實施。
隨著中國—東協自貿區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推進,克拉運河計畫有望成為現實。由柳工集團、徐工、三一重工等中國企業牽頭的克拉運河籌建小組已經開始運作,東協的“鑽石十年”也將收到最好的禮物。

經濟影響

運河將禁止滿載的任何噸位油輪通過,所有的滿載油輪只能走原路馬六甲海峽。石油、石油化工及相關產業占新加坡製造業的30%以上,稱得上是支柱產業,滿載油輪仍走馬六甲海峽對新加坡石油產業影響不大。對新加坡的轉口貿易影響較大,但轉口貿易利潤低,仍舊可發展15~25萬噸級別的超大型貨櫃船舶運輸。新加坡經濟實力雄厚,產業轉型快,並且中國政府可提供有效補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