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謀猿人遺址

元謀猿人遺址

元謀縣的元謀猿人遺址位於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謀縣城東南約7公里的大那烏村。,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猿人化石遺址。因遺址地處元謀縣境內,故名元謀猿人遺址。

簡介

元謀猿人遺址元謀猿人遺址
元謀猿人遺址位於雲南省元謀縣城東南約7公里的大那烏村。這裡地處元謀盆地的邊緣,盆地內露出一套厚達695米的河湖相沉積,從上到下分為4段28層。1965年5月1日,地質部地質力學研究所,在4段22層中發現兩顆元謀猿人上中門齒化石,齒冠保存完整,齒根末梢殘缺,同屬一個男性成年人個體。經古地磁法測定,絕對年代距今已有170萬年,這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早的猿人化石,考古學家定其為直立人元謀新亞種,簡稱“元謀人”。因遺址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人類化石的地方,故又稱“元謀人”。元謀猿人,中國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化石,又稱元謀直立人,簡稱元謀人。

考古發現

中國西南地區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化石遺址。在雲南省元謀縣城東南約 7公里的上那蚌村附近一座高約4 米的小山丘上。1965年在第四紀間冰期河湖相沉積的棕褐色粘土中發現了兩顆人的牙齒化石,經鑑定為直立人的牙齒,並命名為“元謀直立人”。元謀人是迄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古人類之一,其化石和遺物對研究人類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科學價值。198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建立了元謀猿人陳列館。

元謀猿人遺址元謀猿人遺址
人牙化石石化程度很深,呈淺灰白色,粗壯碩大,磨損程度不大,是一個青年男性的左、右上內側門齒。牙齒的基本形態與北京猿人相似,個別性狀顯得比後者更為原始。 後來的發掘中又出土了雲南馬、劍齒虎、劍齒象等早更新世的元謀動物群,以及打制石器和炭屑,同時還發現元謀盆地在第四紀地質歷史時期內有過多次的冰川活動。現在遺址豎有石刻的標誌一通。元謀猿人遺址歷史之久遠,遺物遺蹟之豐富,時代之連續,在國內外均屬罕見,因而人們將元謀稱之為天然人類原始社會博物館。元謀人,全稱“直立人種元謀新亞種”,俗稱“元謀直人”。

元謀盆地位於金沙江邊的祟山峻岭之間,氣候乾燥炎熱,是滇中地區著名的"熱壩"。1965年5月初,地質工作者錢方、浦慶餘一行,在元謀大那烏村盆地上那蚌村後第四紀更新世早期地層中,發掘出左、右中門齒各一枚,屬青年男性,形態特徵與北京人相似,時代比北京人更早。經地磁儀器科學手段側定,這兩棵牙齒化石為距今170萬年的原始人類所有,屬直立人種中的一個新亞種——直立人元謀新亞種。元謀人的發現,對於揭示人類演化和發展的歷史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元謀人遺址中,還找到了炭屑和發黑的動物燒骨、舊石器骨針等物,這說明元謀乙已經學會用火,這是人從動物界分離出來的重要標誌。運用古地磁法測定,元謀人的生活年代為距今170萬年。

伴隨元謀人牙齒出土的,還有17件石製品,經研究鑑別,屬舊石器,其類型包括尖狀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同一地層中還發現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燒焦的骨頭,並且在有炭屑的地方都伴有動物化石,屬共生哺乳動物化石,有40餘種,距今170萬年,是我國乃至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化石。這就說明,元謀人不僅會使用自己製造的工具從事獰獵及採集活動,而且還學會用火,用火烤食他們所獲取的獵物,開始擺脫了茹毛飲血的時代。

元謀猿人遺址元謀猿人遺址
1989年9月,元謀縣建起了元謀人陳列館,館藏文物千餘件,展廳內陳列分“人類的起源”、“元謀古猿”、“元謀史前文化”三部分。來到元謀您可以探尋人類的起源、進化及發展過程,走遍人類從洪荒時代到現代文明的每一個歷程,讓您領略金沙江畔乾熱河谷的大花園、大菜園、大果園、大樂園。
元謀人遺址上那蚌、竹棚和蝴蝶梁子三處發掘出來的古人類牙齒化石,代表著人類進化的各個階段,即祿豐臘瑪古猿蝴蝶臘瑪古猿—竹棚猿人一元謀人。它把人類起源的歷史前推了150萬年左右,由此震驚了全世界。元謀被譽為人類童年的搖籃,世界人類最早的發祥地。

1972~197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雲南省文物工作隊共同對遺址進行 3次發掘,在地層中發現了 3件刮削器以及用火的遺蹟──較多的炭屑,另外在附近地表採到一些石製品,包括尖狀器、石核、石片。與元謀猿人化石同層還發現了較豐富的哺乳動物化石,有雲南馬劍齒象雲南水鹿等14種。

根據地層沉積、哺乳動物化石和間冰期上下限研究可以確定元謀人的地質時代為早更新世。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用古地磁法測定其時代為距今 170±10萬年,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根據古地磁分析和對比認為是 164萬年,但也有人認為不超過73萬年。

元謀縣簡介

元謀猿人遺址元謀猿人遺址
元謀縣位於雲南省北部,滇中高原北部邊緣,因受南北向河流的切割,形成山壩相向的地貌形態。面積1803平方公里,人口17.8萬,民族有漢、彝、傈僳、回、苗、白等。氣候屬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1.9℃最熱月平均氣溫27℃,最冷月平均氣溫14.9℃。年平均降雨量為611毫米。具有氣溫高,日照強的特點。該縣歷史悠久,夏、商屬梁州南境髳濮地,周代為雍州地,春秋戰國時期先屬百濮後為楚、秦地,漢代屬孟州,蜀漢、西晉建寧郡東晉、宋、齊屬建都郡,唐屬求州。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設立元謀縣,沿用至今。縣人民政府駐元馬鎮。 在元謀取縣城東南約7公里的大那烏村東。面積約2.5萬平方米。1965年5月1日在該地一座高約4米的山丘中發現兩顆青年男性個體的上內側門齒化石。經古在磁法測定,元謀取猿人化石。還發現有舊石器和用火遺蹟。縣城建有元謀猿人陳列館。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評價

元謀猿人遺址元謀猿人遺址
元謀猿人遺址,據專家用古地磁法測定,距今約有170萬年。對研究人類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大的科研價值,已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在元謀縣城東南7公里的上那蚌村,這裡是元謀盆地邊緣,盆地內有一厚達695米的河湖相沉積,從上至下分為4段22層。在1965年5月1日在4段22層處發現兩顆猿人門齒,經科學鑑定屬於同一個男性青年,齒冠保存完整,齒根末梢殘缺。在遺址中還發現少量舊石器、大量炭屑哺乳動物化石,這就說明這裡很早就有人類,不僅能製造簡單的工具,而且還能使用火燒肉吃。按照馬克思主義觀點,能製造工具和使用火來支配自然力,這是人區別於動物的根本標誌。所以元謀猿人遺址的發現,不但對研究人類的起源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有深遠的意義,而且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原理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同時證明中國是世界上人類起源和發展最早的國家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