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學思想與東北亞“文化共同體”

儒學思想與東北亞“文化共同體”

《儒學思想與東北亞“文化共同體”》,作者是方浩范,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11年出版。描述的是雖然儒學的確存在著很多與時代化格格不入的因素,但它2500多年來所積澱的優良特質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揮的作用卻是不能抹殺的。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儒學思想與東北亞“文化共同體”儒學思想與東北亞“文化共同體”
“共同體”開始取代國家與民族概念,成為“利益”的代名詞之時,“東北亞”悄然成為了“獨立”的概念。儘管在這裡還存在著明顯的功能性合作色彩,處於“剪不斷、理還亂”的狀態,但是區域合作已是不能迴避的現實。基於傳統和東北亞文化區域合作,共同體要建構的是一種多元共生的理念,需要得以生存的文化環境和能夠健康發展的思想基礎。 考察東北亞歷史發展的脈絡.不難發現儒學應該最有資格成為該共同體的文化背景與思想基礎。雖然儒學的確存在著很多與時代化格格不入的因素,但它2500多年來所積澱的優良特質在現代社會中繼續發揮的作用卻是不能抹殺的。

本書目錄

緒論 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哲學基礎

第一章 儒學的歷史演變及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第一節 儒學思想演變及核心思想體系

一 儒學思想的起源

二 儒學思想的歷史演變

三 儒學核心思想體系

第二節 儒學思想影響下的中國傳統社會結構

一 “家國同構”的宗法社會結構

二 “忠孝”合一的社會結構

三 “倫理”、“政治”相依的社會結構

第三節 中國傳統社會的儒學理念

一 “為政以德”的政治理念

二 “三綱五常”倫理價值觀

三 “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四 “人人皆可以為堯舜”的人格理想

第二章 全球化背景下的儒學與文化

第一節 儒學發展脈絡中的中日韓思想比較

一 性理學——統治理念

經世實學——現代精神

三 孝與忠——生活儒學

第二節 儒學基本問題的新思考

一 儒學的合法性再思考

二 儒學與宗教的關聯思考

三 儒學的世界性與世界性儒學

第三節 文化全球化的哲學思考

一 衝突與對話的兼容

二 多元與一元的共存

三 揚棄和創新的結合

第三章 東北亞“文化共同體”思考

第一節“文化共同體”的內涵

一“世界共同體”的考察

二 區域“經濟共同體”模式

三 “文化共同體”的內涵

第二節“文化共同體”模式探析

一“整合型”文化共同體

二“互融型”文化共同體

三“互補型”文化共同體

四“多元型”文化共同體

第三節 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基本條件

一 以文化自覺為前提的共同體價值觀

二 以相互信任為基礎的文化認同

三 “互利共贏”的文化向心力

第四章 東北亞“文化共同體”動因及其政治影響

第一節 北亞“文化共同體”動因

一 可能性:地緣優勢和文化基礎

二 必要性:區域政治安全與穩定

三 重要性:區域經濟與競爭力提高

第二節 東北亞“文化共同體”政治阻礙

一 不和諧的政治傾向

二 新民族主義意識的興起

三 共同體主導權爭奪

第二節 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態度

一 中國從“觀望”到“積極”

二 韓國的“積極”態度

三 日本的“矛盾”態度

第五章 現代系統理論視角下的東北亞文化環境探析

第一節 SCI(舊三論)視角下文化的穩定性

一 系統論——文化環境的“整體性”

二 控制論——文化環境的“控制性”

三 資訊理論——文化資源的“共享性”

第二節 DSC(新三論)視角下文化的發展性

一 耗散結構論——文化的對外“開放度”

二 協同論——文化的合作與競爭

三 突變論——文化的突變與漸變

第三節 HCF(超三論)視角下文化的動態性

一 超循環理論——文化環境的“催化”功能

二 混沌學——文化環境的“吸引子”功能

三 分形理論——文化環境的“再認識”功能

第六章 國際關係主流思潮下的東北亞文化合作分析

第一節 現代國際關係理論的“誤導”與“本質”

一 新現實主義關於實現國家間合作的條件

二 新自由主義的本質與“華盛頓共識”

三 “中國威脅論”——新保守主義的幌子

第二節 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國際文化合作形式

一 霍布斯的“敵人”文化

二 洛克的“競爭”文化

三 康德的“友誼”文化

第三節國際體系結構中的角色定位與合作

一 國家身份的認定與利益的界定

二 國際“安全文化理論”的啟示

三文化主體間的“多元”合作

第七章 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儒學思想資源

第一節 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文化思想基礎.

一 “和而不同”——文化的“重疊共識”

二 “中庸”——文化的權變與智慧

三 “憂患意識”——文化崛起的動力

第二節 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倫理資源基礎..

一 全球倫理資源——“忠恕”

二 理想人格——“君子”

三 文化競爭力資源——“人文精神”

第三節 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政治文化基礎..

一 “為政以德”的民本政治

二 “聖人之道”之聖人政治

三 “以禮為法”的政治秩序

第八章 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儒學經管思想.

第一節 儒家經濟倫理的基本原則

一 “先義後利”的經濟倫理原則

二 “均無貧”的儒家經濟分配原理

三 “儉以養德”的儒家政治經濟學原則

第二節儒家管理思想的精髓

一 “仁”“禮”互含的管理結構

二 “修己”“安人”的管理模式

三 “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

第三節 儒家經濟倫理的精神實質

一 “儒商”的歷史作用

二 儒家經濟圈的科學啟示

三 克服“金融危機”的儒家精神

第九章 構建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儒學和諧思想

第一節 儒學“平衡”思想的“和諧”功能

一 “天人合一”的平衡思想

二 以“等級”思想為前提的人的平衡

三 “協和萬邦”的全球化“平衡”

第二節 “誠信”——建立共贏的文化環境

一 儒學“誠信”思想內涵

二 儒家“誠信”思想的現代轉型

三 構築“共贏”的文化環境

第三節 “和諧”——建立理想的文化共同體

一 “大同”、“小康”——文化共同體的現代追求

二 “整體主義”——文化共同體的基本原則

三 “和合”——文化共同體的價值理念

第十章 儒學——東北亞“文化共同體”的基本要求

第一節 “復興儒學”的正確理解

一 克服儒學的非時代性要素

二 克服儒學的“政治價值結構”絕對化

三 克服儒學在“中國文化”中的“正統性”

第二節 儒學的未來性思考

一 儒學生命力“再思考”

二 儒學的“合理定位”

三 儒學價值體系的重構

第三節 重構儒學思想的基本原則

一 儒學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結合

二 儒學與科學的結合

三 儒學與世界優秀文化的結合

結語儒學在東北亞文化環境中的角色定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