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制令[宋代交通法規]

儀制令[宋代交通法規]

“儀制令”在宋代專指勒字刻碑立於道路旁的交通法規。據史料考證,我國的交通法規興於唐,盛於宋,儀制是朝廷官府頒布的法規禮節,即社會奉行的禮儀制度。

基本信息

來源

儀制令儀制令
儀制令”在宋代專指勒字刻碑立於道路旁的交通法規。據史料考證,我國的交通法規興於唐,盛於宋,儀制是朝廷官府頒布的法規禮節,即社會奉行的禮儀制度。
宋代的儀制令初期是刻在木板上,豎立於大街要道,以教行人車與輦。山西省略陽縣的儀制令路碑,擬於南宋淳熙八年(1811年),原立於州縣的街頭。福建省松谿縣的儀制令路碑,立於南宋開禧元年(1205年),豎碑地點已不在縣城,移至縣城外的鄉村。

意義

這兩塊路碑是研究我國交通法規的歷史文物,碑文規定:尊老敬長必讓道,來往應先後有序,講究禮讓等,體現了我國古代的文明禮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