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徒

僧徒 - 引證解釋 僧人,僧眾。《魏書·釋老志》:“ 太祖 聞其名,詔以禮徵赴京師,後以為道人統,綰攝僧徒。” 唐 韓愈 《送僧澄觀》詩:“皆言 澄觀 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 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 姚刑部 曰:‘ 唐 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書其師語以俚俗之語録。 宋 世儒者弟子,蓋過而效之。’”

基本信息

詞語

僧徒

拼音

sēngtú 

注音

ㄙㄥㄊㄨˊ

基本解釋

◎僧徒sēngtú
[monk]僧侶、和尚的通稱

引證解釋

僧人,僧眾。《魏書·釋老志》:“太祖聞其名,詔以禮徵赴京師,後以為道人統,綰攝僧徒。”唐韓愈《送僧澄觀》詩:“皆言澄觀雖僧徒,公才吏用當今無。”胡蘊玉《<中國文學史>序》:“姚刑部曰:‘唐之世,僧徒不通於文事,書其師語以俚俗之語録。宋世儒者弟子,蓋過而效之。’”

詞性

名詞

反義詞

俗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