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感冒

假感冒主要發燒、乏力、打噴嚏等感冒的症狀每個人都熟悉。一旦出現這些症狀,不少人就自己當起了大夫,按照經驗用藥。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陳欣表示,過敏性鼻炎、急性腎炎等常見病的早期症狀,與感冒相當近似,若不細心鑑別,極有可能因當作感冒治療而延誤病情。

基本簡介

假感冒 假感冒

甲型流感或季節性流感。雖然都叫感冒,但流感和普通感冒從症狀和傳染性上卻表現不同。解放軍總醫院呼吸科主任劉又寧表示:一般來說,普通感冒症狀輕,流感症狀重;普通感冒傳染性低,而流感傳染性強,常常在一個家庭、一個辦公室,甚至一個學校出現群體發病。普通感冒主要有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等鼻咽部症狀,而流感鼻咽部症狀輕,主要表現為發熱、乏力等。通常,普通感冒一周痊癒,流感病程可能更長。

“月子病”在產後出現關節酸痛、畏寒、怕風等類似感冒症狀,有可能是產後受了風寒濕邪,傷及關節、筋脈、肌肉組織所致,民間也稱為“月子病”。為此,北京中醫醫院婦科主任醫師華玲表示,產婦在產後短期內儘量別吃冷飲、用冷水,尤其關節處更要注意保暖。

過敏性鼻炎患者會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等“類似”感冒症狀,並伴有輕度發熱,乏力頭痛,但對抗病毒藥或清熱解毒的中藥卻有“抗性”。和感冒相比,過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症狀更嚴重,流清鼻涕、鼻癢程度重,時間長,有時會持續一兩個月。

主要症狀

過敏性鼻炎

假感冒 假感冒

貌似感冒的症狀:鼻塞、流涕、打噴嚏,並伴有輕度的發熱,乏力頭痛。

症狀關鍵句:鼻塞、流涕、打噴嚏症狀“剎不住腳”,而且無論是抗生素還是清熱解毒的中藥對此症狀都毫無觸動。病人自述自己成了“噴嚏精”,用去一盒盒抽紙。鼻塞狀況嚴重到躺著睡不著,偏要坐著睡的地步。如果以上症狀都存在,又逢換季或前一陣經過兩個月以上的感冒反覆發作,基本可以判定你得的不是感冒,而是過敏性鼻炎。

預防與治療:首先要遠離過敏源,戶外的過敏源主要是花粉,因此在春秋兩季,空氣中飄浮有大量花粉時要避免在早上5點到10點間外出郊遊或鍛鍊,必須外出的,回家後及時沖洗淋浴並換裝,去除衣服及頭髮上的過敏源。已得了過敏性鼻炎的人要遠離地毯、有毛寵物、香菸、香水等致敏源。 藥物治療方面以服用抗組織胺類藥為主,鼻塞及流涕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時可用擬交感神經製劑或含類固醇製劑,噴入鼻內緩解症狀,也可由醫生直接在鼻腔內注射類固醇製劑。

凡加強交感神經功能、增加抵抗力的運動都值得推薦,如晨跑和游泳,都對輔助治療過敏性鼻炎有好處。

麻疹

貌似感冒的症狀:發高熱、咳嗽、精神萎靡。

症狀關鍵句:通常在發熱三日左右開始出疹子,一般為淡紅色斑丘疹,先從耳後髮際開始發出,漸及前額、面頰、頸項、軀幹及四肢,最後發至手掌及足底,再淡去。出疹期間全身症狀加重,體溫更高,達40℃左右,同時出現精神不振、嗜睡或煩躁不安現象,部分病人有怕光現象,面部有輕微浮腫。

預防與治療:接種麻疹疫苗是預防的最佳辦法,還要切斷傳染源,一旦發現罹患麻疹要及時隔離治療,飲食需清淡,避免甘腴辛辣。家人或親友幫助護理時,護理者應穿隔離式罩衣,戴口罩及勤於洗手,對於病人長住的臥室,一天一至兩次的紫外線消毒可殺滅空氣中的麻疹病毒。

產後風濕病

貌似感冒的症狀:關節酸痛、畏寒、怕風。

症狀關鍵句:現在西風東漸,不屑於“坐月子”或視“坐月子”為陳腐觀念的女性日漸增多,產後風濕病即是產後受了風寒濕邪,傷及關節、筋脈、肌肉組織所表現的“月子病”。典型症狀是全身怕風畏冷,稍有開窗就有“涼風鑽到骨頭裡”的感覺;哪怕是炎夏季節,關節處也要綁上棉護套,才稍感舒適;全身關節、肌肉涼痛,十分痛楚。

預防與治療:產後至少20天內不要吃冷飲、下涼水,老祖宗傳承下來的“坐月子”方案有它一定的科學性,也十分符合東方人的體質。一旦罹患產後風濕病十分麻煩,西醫幾乎無特效療法,只有用中藥敷臍療法並打通督、任兩條經脈,緩解症狀。很多中醫認為,患者連續6-7天用溫黃酒二兩送服筋骨痹痛消系列藥物,關節處的酸痛可減輕許多。整個敷臍療法要堅持約兩個月,才有持久療效。

大葉性肺炎

假感冒 假感冒

貌似感冒的症狀:高燒、咳嗽、打寒戰。

症狀關鍵句:95%以上的大葉性肺炎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症狀始於肺泡,並迅速擴展到整個或多個大葉的肺炎,嚴重者使肺有纖維化傾向。病變的基本特徵是肺的微循環障礙,表現為驟然起病,胸痛,呼吸困難,好不容易咳出來的痰液呈鐵鏽色、拍攝胸部X光片可見肺腔內充滿纖維素性滲出物,纖維素絲穿過肺泡間孔,使相鄰的肺泡內的纖維素網勾連成片。病變肺葉實質如肝,明顯腫脹,重量增加,從胸片上看明顯呈灰白色。

預防與治療:受寒、疲勞、醉酒、淋雨引起的感冒,都有可能誘發大葉性肺炎,因此避免受寒及過度疲勞是很重要的預防。在治療方面,輕型大葉性肺炎患者首先應選用青黴素肌注,又便宜又富於針對性。重症及休克型肺炎病人應及時選用兩至三種廣譜抗生素進行靜脈滴注,如聯合使用青黴素及頭孢菌素類藥等。

急性腎炎

貌似感冒的症狀:這種病發病前2-4周常有上呼吸道炎症和扁桃體炎症,表現為咽痛、流涕、鼻塞及低熱。

症狀關鍵句:由於急性腎炎多由鏈球菌誘發,因此它的先兆症狀與感冒幾乎一樣,所不同的是鏈球菌在侵犯上呼吸道的同時也侵犯到皮膚組織,病人在“上感”的同時還伴有皮膚上的青丹和膿皰瘡。得了急性腎炎的人,40%-70%會出現肉眼血尿,尿量異常之少,隨著病程發展,急性腎炎病人幾乎都出現蛋白尿,表現為尿中泡沫增多,又會出現輕重不一的眼瞼浮腫,有些患者的浮腫可能漫及全身,浮腫開始消退時,尿量會逐漸增多,表明腎功能正在逐步恢復,但蛋白尿還會維持一段時間。此外,急性腎炎80%左右的病人有血壓升高的現象,因此若血壓持續升高不退,是轉變為慢性腎炎的先兆,表示病況嚴重。

預防及治療:受寒及勞累是觸發急性腎炎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儘量避免過勞與反覆感冒。急性腎炎會導致水和鹽排不出去,及電解質紊亂,要對症處理這些紊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利尿藥和降壓藥,如果出現急性腎功能衰竭,還要用藥降鉀。病人要臥床休息,吃低鹽飲食,嚴控富鉀食物的攝入,這些都要在泌尿科醫生的具體指導下進行。

流行性乙型腦炎

假感冒 假感冒

貌似感冒的症狀:發燒、頭痛,咳嗽以及咽痛,流涕現象卻十分輕微。

症狀關鍵句:乙腦的流行季節與蚊子的肆虐期完全吻合,一般從5月起,到當年10月底止。被帶有乙腦病毒的蚊子叮咬後,大多數人會產生隱性感染,不會發病,絕大多數成年人還可能神不知鬼不覺地由此獲得免疫力。少數人經這種蚊子叮咬後10-15天后發病。在發燒、頭痛的同時,有噁心、嘔吐、嗜睡現象,有些病患者仿佛中了孫悟空散布的“瞌睡蟲”,一天到晚昏沉嗜睡,兩三天后病況明顯加重,有昏迷,躁動不安、抽搐、頸項發硬等症狀,7-10天后熱度才退,其他症狀緩慢消退。

預防與治療:普種“乙腦疫苗”是大大減少發病率的重要手段,其次是滅蚊,要在房前屋後的蚊子滋生地噴撒滅蚊劑,住房應安設紗窗紗門。在乙腦流行季節服用板藍根及消開靈等中成藥,也有預防乙腦的效用。

當心孩子患假感冒

 治病最怕誤診,而作為常見病的感冒,卻和不少疾病有著相同的症狀,怎么區分?美國《健康》網站近日撰文提醒家長,有四種病最容易與感冒混淆,千萬不要大意。
水痘:通常孩子會先發燒、無力、沒食慾,這與感冒有些類似。之後身上會出水泡,並持續幾天,結痂脫落,大約10天到3個星期才能消失。這樣的水泡很癢,如果抓破,就會留下疤痕。
出水痘很不舒服,通常都伴有高熱,且水痘可能會出現在孩子的口腔和喉嚨里。此時要讓孩子在家裡休息,吃止痛片和水果。
麻疹:麻疹的症狀和感冒也很相像,如發燒、流鼻涕、乏力,一般發生在1歲到4歲的孩子身上之間。幾天之內,孩子的面頰上會出現紅點,紅點的中心是白色或藍色,之後向全身蔓延。
得了麻疹,藥物沒有什麼作用,只能等待疾病自愈,但一定要帶孩子去看醫生,隨時就各種情況向醫生諮詢。麻疹死亡率雖不高,但有危險,應該儘量接種疫苗。
腦膜炎:這是一種比較可怕的疾病,會引起腦水腫和血液中毒,可以在兩個小時之內就讓孩子陷入危險,且每10個病例中就會有1個被誤認為是普通感冒。它的常見症狀是手足劇烈疼痛,或手足冰冷、皮膚蒼白、嘴唇發青、高燒、嘔吐、乏力和頭痛,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症狀,是脖子僵直,難以喚醒,發出不同以往的哭聲或呻吟。
如果你懷疑孩子得了腦膜炎,那么立即叫救護車吧。當然,如果你的孩子接種過腦膜炎疫苗,就可以將這種情況排除了。
腮腺炎:低燒、頭痛、兩腮腫起、咀嚼時感到困難或疼痛,覺得燈光或陽光異常刺眼。腮腺炎的症狀不是特別明顯,有大約1/3的人甚至沒發現自己得了腮腺炎,但數據顯示,每5000個兒童中,就會有1個因為腮腺炎而導致失聰或大腦疾病。
這種病毒是通過空氣傳染的,所以應讓孩子待在家裡,吃止痛藥和水果,等待疾病自愈,抗菌藥對腮腺炎沒什麼療效。如果覺得病情有所發展,就需要去看醫生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