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道烺

倪道烺(1879—1951)字炳文,潁州(今阜南縣)人。其祖父倪洪曾為袁世凱嗣父袁保慶的幕僚。其父倪毓藻雖為嫡出,但呆痴有病,故此,倪道烺幼承祖命,由叔倪毓蘭(即倪嗣沖)教育。二人關係甚為融洽。

介紹

光緒二十五年(1899 年),倪嗣沖報捐同知,赴山東任知縣。倪道烺隨同前往。光緒二十七年倪嗣衝出任直隸州知府,後又升調黑龍江藩台。倪道烺始終隨侍左右,一邊讀書,一邊學習典章儀注。由此,也耳濡目染,學會了清末官場中那一套虛偽奸詐的鑽營手腕。

歷史回顧

民國2 年(1913 年)倪嗣沖攫取安徽政權後,羅織家族勢力,委倪道烺為蘆鹽運銷總局督辦,從此,倪道烺步入政界。當時,倪嗣沖正在擴充安武軍,為了提供大量軍費,倪道烺在稅、價、轉、運各方面進行重利盤剝,並規定每包食鹽加收四角。鹽價暴漲,由此引起“鹽荒”,民眾不滿,“要求地方紳董代稟官長,痛陳困苦。”翌年秋,倪嗣衝下令撤銷蘆鹽運銷總局,停運蘆鹽。不久,即委倪道烺為普益公司總經理,為倪家大肆掠奪烈山煤礦資源。
民國7 年,倪道烺出任鳳陽關稅務監督。上任後,依仗乃叔權勢,增設關卡,加收匣金,為倪嗣沖提供巨額軍費。不僅如此,他每年還要“孝敬五萬元於二嬸母”,獻媚討好。倪道烺利用自己手中盤剝敲詐來的大量錢財,廣泛結交一批高級軍官,陪他們吃喝玩樂,意欲拉攏而插手軍隊,實現自己更大的野心。
民國10 年,倪嗣衝突患嚴重的神經病,臥床休養,倪道烺見有機可乘,便夥同倪嗣沖的長子倪道烺傑,以“代行督事”之名,決定處理督軍公署一切公文的核批和人事任免,實際操縱了督軍署的大權。隨著倪道烺權勢的膨脹,一幫官吏士紳紛紛投拜在“四爺”腳下,所謂的“安徽公益維持會”也就落入了倪道烺掌中。這時的倪道烺已成為安徽軍政界一個實力人物。
同年7 月,直皖戰爭爆發,皖系失敗,段祺瑞通電辭職,倪嗣沖避居天津,安徽兵權交倪道烺和軍務幫辦馬聯甲。10 月,北京政府任命聶憲藩為安徽省長,倪道烺表面上與聶周鏇應付,而暗地裡卻處處作梗,駕空聶憲藩。
民國10 年初,倪道烺唆使財政廳長陶熔截留教育經費77 萬餘元,充作第三屆省議員賄選活動經費,並抽出部分資金在蚌埠為倪嗣沖建立生祠。“省學聯”聞訊後,於6 月2 日下午6 時派出12 名代表去省議會質問,竟遭到倪道烺等人的驅逐,為此,學聯立即組織各校學生千餘人,奔至議會門前抗議,要求省議會迅速通過增加教育經費的提案,並高呼“抗議毆打學生代表”等口號。倪道烺惱羞成怒,當即要馬聯甲打電話,調來大批軍隊,鎮壓學生,當場打傷學生40 餘人,學生薑高琦身中7 刀慘死。於是社會輿論大嘩,蕪湖、合肥、宣城、鳳陽等地學生罷課聲援,還有些地方罷工罷市,強烈要求懲辦兇手。倪害怕禍及自身,倉皇逃避天津。
民國13 年9 月,齊魯大戰,緊接著,直奉大戰又起,直系戰敗,皖系段祺瑞就任執政,重掌中央大權。11 月29 日,段“任命倪道烺為安徽軍事善後特派員,主持皖軍一切事宜”。倪有恃無恐,得意返鄉。社會各界抵制倪主皖,致電北京執政府,控訴倪道烺殺害學生的罪行。段祺瑞於是改宣布王揖唐為安徽督軍兼省長。倪道烺大失所望,悻然離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