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在中堂:喬家大院

內容介紹

晉商的財富從哪裡來?300年的興盛怎樣傳承?從前,人們的生活怎樣?從前,人們的夢想是什麼?在經歷了頻仍的“大破大立”之後,祁縣的喬家大院算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現在,喬家大院是集山西民居建築精華之大成的藝術珍品。喬家別具一格的屋宇營造、結構布局,美輪美奐的木雕、磚雕、石雕,以及絢麗斑斕的彩繪,堪稱一絕;喬家200 年創業、守成中卓爾不群的商業表現,至今還有榜樣的力量;喬家六代人自律完善的家規家風,至今還有參照的意義。

作者介紹

人說山西好地方
譚其驤先生專門寫過一篇題為《山西在國史上的地位》的論文,指出:“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好幾次,山西在全國,至少在黃河流域占有突出的地位,其重要性有過於今天的山西。”金元之際,山西曾經是北方文化最發達的地方,今天倖存下來的雕塑、壁畫、戲台、寺廟之多之精,國內罕有其匹。牧業民族和少數民族的內遷往往以山西為基地,歷史上多次形成農牧並存、胡漢雜居的局面,也經常成為軍事前沿,留下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邊塞景觀;山西還是中國北方很多人的故鄉,“山西洪洞大槐樹”雖然更多的是一種文化符號,並不一定是真正的移民發源地或集散地,但移民史證明,山西的確曾經是明初北方主要的移民輸出地,山西移民的後裔遍布北方。到了19世紀後期,山西又向內蒙古輸出大量移民,以至今天內蒙古流行的許多漢話還是山西方言。
說到自然風光,山西也堪稱一絕。黃河最精彩的一段就是由山西與陝西分享的,包括聞名遐邇的壺口瀑布。太行山、王屋山、中條山、呂梁山、蘆芽山、五台山、恆山、綿山、介山,勝景迭出。
山西有如此好的人文和自然景觀,位置並不偏僻,交通也還方便,但這與其旅遊事業的規模和水平卻並不相稱。除了管理和設施方面的原因外,我以為,推介不力、缺乏高質量的導遊讀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這不是說目前沒有山西的旅遊導遊書,相反,數量還不少,只是質量和內容還不理想。一些作者對山西並不真正了解,只是根據第二手資料拼湊,有的甚至胡編亂造。因此,有些遊客在旅遊景點根本找不到書上所寫的內容,或者發現並不像書上寫得那么回事。這樣的書不僅起了誤導作用,還會影響遊客的旅遊熱情。
從國際上看,任何一個成熟的景點、景區,必定會有一種或一整套成熟的導遊書,以適應各種遊客。可以這樣說,一流的景點必須有一流的導遊書,否則就不成其為一流景點。世界上幾種知名的導遊系列書之所以能長盛不衰,靠的都是其內在質量。
《人說山西》的魅力何在?首先是作者都對景點有深入、細緻的了解,他們有的長期生活在當地,有的對景點已作過專門考察和研究,有的就是旅遊部門的主管人員,所以娓娓道來,如數家珍。書中的照片大多也是由作者親自拍攝,有的還是在編寫時專門拍攝的。稍有經驗的人都明白,有些照片就如文章天成、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還有很多不見於史料記載的口頭資料、民間資料,不是輕易能發掘、收集到的。
導遊的內容往往會遇到歷史與傳說的矛盾。很多與景點有關的內容在正規的歷史上完全找不到根據,或者過於簡略,不用說講故事,就是連前因後果都說不清,遊客自然不會有興趣。但如果只根據民間傳說,就可能不符合歷史事實,甚至荒誕不經。當初我與作者商量,要儘量做到既尊重歷史事實,又不排斥當地或民間的傳說;有的傳說雖然找不到事實根據,卻是遊客喜聞樂見的,那就應該理解為景點的人文資源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可以加以開發利用,只要說清楚不是歷史事實就行了。
導遊書要講求實用,所以,每一種書都有配套的資訊,包括旅遊者必需的住、食、行、樂等各方面的內容。我曾告訴作者我的親身經歷:在西藏定日縣的公路上,幾位外國遊客突然要求下車。原來在他們使用的導遊書上寫著,在離定日縣城多少公里、第幾號路標處下車,向西南幾度、走多少公里就可到達最適宜觀察珠穆朗瑪峰的地方。但一直往返於這條公路的司機卻對此一無所知;相反,有的城市電話雖已增加到8位數字,而導遊書上的電話號碼卻還只有5位數。這樣的書還有誰相信、有誰會用?
一本好的導遊書本身就是一件優秀作品,完全可以單獨作為文學藝術來欣賞,並不限於為遊客服務。古人就意識到人身的局限,“名山恐難遍歷”,只能“臥以游之”,足跡不出門而周知天下。如果這套書能成為“臥遊”的載體,將能使更多暫時到不了山西的人了解山西,進而產生去山西旅遊的願望,而山西的旅遊事業也將隨著山西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得到擴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