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廣旭[2009年鐘山學院優秀教師]

侯廣旭[2009年鐘山學院優秀教師]
侯廣旭[2009年鐘山學院優秀教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侯廣旭,1959年9月於哈爾濱(父遼西軍區軍醫8年轉業後攜母、姐從遼寧省法庫縣移民至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月後出生)兒時先後在哈爾濱市呼蘭區著名作家蕭紅故居隔壁、當時的呼蘭大學(先後工農幹校、呼蘭師範校、呼蘭師專、現哈師大校區之一)附近、農機校院內、二機廠院內度過。1967年春讀康金中心國小,1972年秋入呼蘭三中,1976年7月高中畢業。10年裡一直是班長,曾任“連長”,“營長”,校團委宣傳委員負責黑板報與油印報編輯等,擔任校廣播站播音員。“深挖洞廣積糧”挖過地道。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姓名(職稱):

侯廣旭 教授 (字東升)

性 別:

出生時間與地點:

1959年9月於哈爾濱(父遼西軍區軍醫8年轉業後攜母、姐從遼寧省法庫縣移民至哈爾濱市呼蘭區一個月後出生)

最高學位:

學士(研究生班)(Post-graduate Diploma in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200008號)

所屬單位:

外國語學院

畢業院校: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從事專業:

英語語言文學

研究方向

侯廣旭行書作品-A 侯廣旭行書作品-A

普通語言學,英漢語言比較與翻譯

人物經歷

侯廣旭[2009年鐘山學院優秀教師] 侯廣旭[2009年鐘山學院優秀教師]

兒時先後在哈爾濱市呼蘭區著名作家蕭紅故居隔壁、當時的呼蘭大學(先後工農幹校、呼蘭師範校、呼蘭師專、現哈師大校區之一)附近、農機校院內、二機廠院內度過。1967年春讀康金中心國小,1972年秋入呼蘭三中,1976年7月高中畢業。10年裡一直是班長,曾任“連長”,“營長”,校團委宣傳委員負責黑板報與油印報編輯等,擔任校廣播站播音員。“深挖洞廣積糧”挖過地道。在70年初的教育革命年代裡,曾“小將上講台”講過課,數次在校、鎮“活學活用馬澤東思想”、“學哲學用哲學”講用大會發言,1973年冬參加呼蘭三中“破師道尊嚴反回潮”寫作班子集訓。秋天學農(幾乎每年都去收玉米,浩浩蕩蕩長隊從城裡沿公路走5小時到達生產隊,中午飯饅頭加豆腐蘸醬油),冬天學工(挫平汽車輪轂一個月),還去呼蘭二院學醫(學配藥打針等兩個月)。經常被區里抽調去排練參加區文藝匯演,在文革那學校教育嚴重失常、“讀書無用”的動盪年代裡,從小受到50-60年代畢業於哈師大音樂系、北大中文系等音樂、表演、編劇、作曲、指揮等門類的學校教師和文藝團體人員的才藝與學識的薰陶及接受嚴格的訓練,對後來從事高等教育與語言教學與研究具有深遠影響。後上山下鄉做知青邊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磚廠挖土推磚車,單輪近千斤過獨木橋)邊參加文革後期的各類文藝宣傳演出,1977年底恢復高考後考學離開家鄉。回眸18歲以前的青蔥時光,倍感當年的經風雨見世面在大風大浪中鍛鍊對後來的人生與事業是一種學識、見識、心理素質、經驗等方面歷練的寶貴資源。

教授(自2000年),英語專業學術型碩士生導師(自2003年,首屆),翻譯碩士導師(2010年,首屆),南農大英語學科組組長(自2004年),英語碩士點點長(自2004年,首任),英語系主任(自2001年),校文法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自2005年),教育部社科通訊評審專家。1982年1月畢業於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本科期間提前確定留校從事英語教學,並經競爭性很強的入學考試,高分(其中TOEFL近滿分)考入大連理工大學教育部高校英語教師培訓班(教育部委託全國十幾所重點高校主辦,東北三省只有大工與吉大,全外教上課))。1985年9月至1986年7月考入大連理工大學英語研究生課程班學習(教育部委託全國十幾所重點高校主辦這類助教晉升講師前完成碩士學位所有課程的課程班,東北三省只有大工與吉大),1994年5月經兩輪嚴格賽選的考試(黑龍江省35歲以下高校英語教師初選第二名,全國複選(新方考試)名列前茅),高分獲得新加坡政府獎學金,由原國家教委公派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留學(全日制註冊在校研究生full-time on-campus),1995年7月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套用語言學研究生班文憑。因此具有動物醫學與英語語言文學雙專業的教育經歷、文憑、學位與證書,為日後複合性英語課程的教學(尤其是MTI翻譯碩士專業學位的人才培養)、翻譯與語言研究以及在語言學與預防醫學文獻綜述兩個領域發表論文等奠定了教育的基礎。在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基礎部外語教研室、哈爾濱師範大學呼蘭學院(現哈師大)外語系(兩校十四年)與南京農業大學外語系(學院)(十六年)已任教三十二年,期間曾任呼蘭學院外語系高年級教研室主任。1987年升講師,1993年晉副高,2000年當教授。講授英語碩士生語言學、語料庫語言學、翻譯研究方法論、高級口譯等,講授英語專業本科生語言學導論(校級精品(網路)課程)、科技英語閱讀、英語修辭學、英語國家概況等。自1985年在《山東外語教學》上發表第一篇論文以來,共在各類學術期刊上發表30多篇論文(多數是外語類期刊),其中在《外語教學與研究》、《現代外語》、《語言教學與研究》、《外語與外語教學》、《中國大學教學》等中文社科引文期刊CSSCI上發表10篇,在《四川外語學院學報》、《山東外語教學》等常用外語類核心期刊上發表4篇(不包括CSSCI),在《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學報》、《江蘇外語教學研究》等其它重要外語類期刊上發表論文5篇。主持結題中華農業科教資金項目一項,主編農業部重點教材《農業科技英語》(被華中農大等校採用)。在新加坡出版漢譯英作品。英漢對比修辭、社會語言學、外語教學研究等得到《外國語》、《現代外語》、《外語研究》、《教育科學文摘》、《高教研究動態》、《贛南師範學院學報》、上外李瑞華教授專著、深大劉英凱教授文章中的文摘或評論。發表在《福建外語》上的雙語教學研究被國際SSCI權威教育學期刊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等引用兩次。80年代末出版的專著《漢英諺語結構與修辭比較》被華東師大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潘文國 “漢英對比研究一百年”( 《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第1期)與浙大資深教授許高渝主持的浙江省社科規劃項目“二十世紀漢外語言對比研究”《20世紀漢外語言對比研究》(2006年)專著中詳細綜評為我國“1990 年以前只有兩本書與修辭有關”(英漢對比)(潘文國語)的專著之一,也是許著英漢習語修辭對比部分詳細綜述的兩部專著的第一部。發表在《語言教學與研究》等期刊上的“綽號的社會語用”研究文章及《現代外語》上的可譯性限度文章被外語界與漢語界各校優秀碩博論文及期刊文章引用較多。正進行漢英平行語料庫支持下的翻譯研究、認知語言學支持下的英漢語像似性研究、科技翻譯研究、英漢對比研究、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等,同時兼任南農大學報(自然科學版與社科版)、《中國農業教育》等數家學報的英文摘要審定與英譯人,並為生物類SIC論文的發表提供修訂服務。南農大經管學院、動醫學院等人才培養方案及外宣資料(小冊子)的英譯人。已招收過8屆共32名碩士碩士生,畢業獲得碩士學位20人。多次被教育部、省教育廳等部門聘為各類項目專家評審等。

業餘愛好與才藝:

竹笛(6歲練習,77年高考音樂術科合格,1971年至1989年間數次參加哈爾濱市呼蘭區各類匯演調演的獨奏伴奏。

桌球:1970年學球,橫板弧圈球加快攻打法,黑龍江八一農大本科、哈爾濱師範大學呼蘭學院任教期間均獲過單打或團體的前三名。2007年6月南京農業大學教職工桌球賽男單冠軍。

書法(毛筆):藝術崇米王,實用尚魯啟。1981年9月黑龍江省大學生書法競賽二等獎(楷書)。1988-1993兼任呼蘭學院素質教育必修課毛筆書法教師。

因自幼喜愛書法,故諧取“旭日東升”而字“東升”,少時因春天生(實際)先別號“小春”,文革十年間另因個大人帥又參演樣板戲《白毛女》片段(樂器伴奏)而別號“大春”。

(其他具體信息見下)

翻譯理論與實踐、科技英語等

英美文學名著詞語漢譯指瑕,《山東外語教學》2002年第1期。(採用語料庫方法,常用外語類核心期刊)

從一例對偶句的翻譯想到的,《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0年第1期。(外語類期刊)

楊譯《紅樓夢》詞語翻譯推敲,《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外語類期刊)

對世衛組織狂犬病防治技術報告中一條防治意見的誤譯,《南京農業大學學報》2008年第4期。(CSSCI)

魯迅作品中若干修辭手法的可譯性限度,《現代外語》1993年第1期。(CSSCI)(廣外學者陳家基公開在《現代外語》1994年第1期就93年《現代外語》拙文爭鳴翻譯問題)

談一例對偶句的翻譯,《科技英語學習》(現名《當代外語研究》)2000年第4期。(外語類期刊)

漢英對比研究、風格學、修辭學等

也談漢英“迴環”修辭格—兼與劉英凱先生商榷,《現代外語》1993年第3期。(CSSCI)(被華東師大博士生導師潘文國教授的CSSCI論文“漢英對比研究一百年”與浙大知名教授許高渝的省級課題著作《20世紀漢外語言對比研究》詳細述評)

Epithet與特稱,《外語與外語教學》1993年第4期。(CSSCI)(英漢修辭格對比研究被深大著名學者劉英凱教授1998年《外國語》第4期文章中稱國內林大津、文軍、侯廣旭、周維傑等研究較多)

談談英語Correction等修辭格,《四川外語學院學報》(現名《外國語文》)1992年第1期。(CSSCI)

談談英語Reverse修辭格,《四川外語學院學報》(《外國語文》)1991年第1期(首篇)。(CSSCI)

英諺韻律淺析,《山東外語教學》1989年第2期。(常用外語類核心期刊)

《呼蘭河傳》中有二伯的語言特色,《呼蘭師專學報》1990年第2期。

英語諺語中的修辭格,《山東外語教學》1985年第3期。(常用外語類核心期刊,個人學術生涯處女作,時年26歲,在大連理工大學攻讀研究生課程,1985年12月在大連外國語學院南山校區圖書館二樓期刊室首次見到)

詞典學

評《漢英詞典》(修訂版)—兼與《遠東漢英大辭典》比較,《外語教學與研究》1998年第4期。(CSSCI)

A Comment on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學報》1999年第5期。(外語類期刊)

4. 套用語言學(語料庫,雙語,測試, 大綱設計等)

應該鼓勵專業課教師用英語講課嗎,《福建外語》(現名《外國語言文學》)2000年第3期。(外語類期刊,曾列為常用外語類核心期刊)(國內引用較多。國外被Hu, G. W. (2007). The juggernaut of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education. In A. W. Feng (Ed.),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Practices, policies and concepts (pp.94-126). Clevedon, UK: Multilingual Matters. Hu, G. W. (2008). The misleading academic discourse on Chinese-English bilingual education in China.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78, 195-231.引用,其中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是國際SSCI主流核心期刊。)

認識外語教學的職業特殊性,加強外語教學研究,《中國大學教學》2001年第3期。(CSSCI)(被《高教研究動態》2001年第13至16期與《河北農大教務通訊》2001年第1期摘引)

高校複合型英語專業辦學困境與對策,《中國農業教育》2012年第1期。(出版署A類期刊)

基於《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與語料庫檢索軟體的《大學英語精讀》第三版的評價,《三江高教》2011年第3期。(採用語料庫方法)

用Readability Analyzer 1.0分析《大學英語綜合教程》課文難度的循序漸進性, 《考試周刊》2009年41期。(採用語料庫方法)

利用語料庫方法認識《農業科技英語》的辭彙特點, 《考試周刊》2009年40期。(採用語料庫方法)

社會語言學,民俗語言學、認知語言學等

綽號的社會語用分析,《語言教學與研究》2001年第3期。(CSSCI)(採用語料庫方法,為我國核心期刊上長篇專題論作首篇,被同類選題核心期刊與碩博論文引用較多)

基於語音學與語義學視角的漢英音義象似性研究。《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2年第3期(一萬四千餘字,江蘇省一級期刊)

漢英象似性研究的不足與出路,《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13年第2期(一萬四千餘字,江蘇省一級期刊)

談談英語綽號,《北京第二外語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採用語料庫方法,外語類期刊)

論簫紅對民間俗語的運用,《呼蘭師專學報》1991年第2期。

流行病學文獻綜述

正確認識鼠在傳播人狂犬病中的流行病學意義, 《科技信息》(科學教研) 2008年第16期(跨學科論文,代表跨學科知識結構)

其它論文

社會符號學視角下商品廣告跨文化翻譯的語用意義,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2期。(CSSCI)

從關聯理論的視角看《圍城》英譯本對隱喻的翻譯,《信陽農業高專學報》2007年第3期。

翻譯中意義的多層次、多方位轉換——以《阿Q正傳》楊憲益、戴乃迭英譯本為例,《中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3期

“誤讀”視角下的後現代主義,《安徽文學》2010年10月下半月。

用語料庫檢索軟體分析與評價大學英語教材,《科技信息》 2009年33期。

大學英語翻譯教學的重新審視與定位,《牡丹江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以上六篇為第二作者,我教的研究生第一作者)

專著、教材、口筆譯翻譯等

《漢英諺語結構與修辭比較》(專著,獨立完成),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0年4月。(時年31歲,講師任4年。被華東師大博士生導師潘文國教授的CSSCI論文《世界漢語教學》2002年第一期“漢英對比研究一百年”與浙大知名教授許高渝的省級課題著作《20世紀漢外語言對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述評為我國20世紀英漢比較修辭領域第二本專著,楊自儉,王菊泉總主編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英漢對比與翻譯研究系列之四劉英凱,李靜瀅主編的《比較 鑑別 套用--英漢對比套用研究》1977-2007重要論著索引按時間順序列為著作部分第九部 )

<The selection of Wang Kexiu’s Paintings>,新加坡亞洲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3月(漢譯英第一譯者)。

《農業科技英語》(生命科學類)(全國高等農業院校教材,(華中農大、北京農學院、安徽科技學院、我校等採用,有專業英語或雙語教學文章(如《山地農業生物學報》2005年24(1))引用前言中觀點)

《外語教學與研究論叢》(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第三出版責任人,第一副主編

《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套用能力測試(B):分項強化訓練教程》(面向“十二五”高等院校套用型人才培養規劃教材),2013年3月 (主審)

漢譯英翻譯審校審改:

《南京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中國農業教育》,《三江學院學報》,《三江高教》等學術期刊的英文標題、摘要的翻譯、審校、審改等工作。

《動物組織學與胚胎學》(楊倩,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2008年2月,章節內容提要譯寫英文審校工作)

連續翻譯:

第三屆亞洲冬季運動會雪上項目記者招待會現場翻譯。1996年2月4-10日。等等。

侯廣旭行書 侯廣旭行書

同聲傳譯:

2007年4月7-10日

中國植物保護學會雜草學分會“雜草科學與農業生產安全國際學術研討會”大會與分會現場同聲傳譯,等等。

學術會議發言:

2010年華東六省一市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高校英語專業教學研討會(2010年11月19-20日,安徽大學):代表小組在大會做題為“南京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系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定新一輪修訂的思考”的發言,受到張權教授(南理工院長)、楊信彰教授(廈大院長)、虞建華教授(上外所長)等教指委員、小組長陳許教授(杭電院長)、王克明教授(南財院長)等專家教授及代表的肯定。等等。

2011年6月22日在美國SetonHall大學英語系主任美國文學教授Mary Balkun的“American Counterfeit: Authenticity and American Identity”講座中成功做introduction, outroduction和點評互動,受Mary Balkun的好評。

學術講座:

2012年5月23日應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古平崗校區)外國語學院之邀做了“基於語音學與語義學視角的漢英音義象似性研究”的學術講座。

科研項目

2002年1月——2005年12月 江蘇省新世紀高教改革工程重點項目“高校教師雙語教學能力研究”

2002年1月——2005年12月 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大學外語教學研究會本科大學外語教改立項“《農業科技英語》多媒體課件與農業科技英語語料庫”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語料庫支持下的我國大學英語教材評估》2007年執導教師

2008年10月—2009年10月《語言學導論》校級精品課程建設。

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校級首批示範網路課程《語言學導論》校級精品課程建設。

2010年7月—2010年7月國家大學生創新項目《好萊塢影片中的中國元素》2010年執導教師

2010年11月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基金《中外對比語言史》中《漢英對比語言史》主持人

2011年10月南京農業大學全日制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建設項目《翻譯概論》主持人

30年來講授過英語專業本碩口譯、語言學、筆譯、科技英語閱讀、科技英語譯寫、英語國家概況、英語寫作、綜合英語、語料庫語言學,翻譯研究方法論等課程,指導翻譯理論與實踐,語料庫語言學,跨文化交際等方向的碩士研究生已畢業20餘名。公共英語本科生公選課“農業科技英語”,公共英語碩博“科技英語譯寫”,動醫強化班“專業英語閱讀與寫作”等。

教學

從93級首屆英語專業本科生開始,平均每年指導6-7名畢業論文。

2003年南京農業大學“英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定”起草人。

2007年南京農業大學“英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定”(修訂)起草人。

2011年南京農業大學“英語專業本科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設定”(修訂)主要修訂人之一。

2004年英語專業碩士學位(學術型)人才培養計畫與課程設定起草人及研究生院網站本學位點信息更新撰稿人。

榮譽及獲獎

1981年9月黑龍江省大學生書法競賽二等獎。

1988年9月獲哈師大呼蘭學院先進工作者(優秀教師)稱號。

1994年12月獲曾憲梓基金會全國師專教師三等獎。

1993年6月獲黑龍江省高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000年12月獲南京農業大學華陟獎教金。

2007年6月南京農業大學教職工桌球賽男單冠軍(連續六年前八)。

2009年鐘山學院優秀教師(值十年校慶間,外聘教師中唯一)。

2010年6月獲南京農業大學第二屆“優秀研究生教師”稱號。

2011年6月“農業院校外語專業複合套用型人才培養體系成果總結”獲南京農業大學2011年校級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二完成人,負責英語專業部分)。

2012年6月南京農業大學教職工桌球賽團體亞軍第一主力(外語院代表隊歷史最好成績,個人一路完勝大分小局一個沒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