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風俗志

侗族風俗志

《侗族風俗志》,楊築慧編著,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出版,2006年發行。

基本信息

侗族風俗志

內容提要

侗族是中國南方具有悠久歷史的稻作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廣西等省區毗鄰的廣大地區以及湖北省西部。

作者簡介

楊築慧,貴州榕江人,侗族,民族學博士,1998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美國休斯頓大學訪問學者。先後出版專著一部、合著三部,發表論文數十篇。主要研究方向為南方民族社區與文化、婚姻家庭等。曾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項目獎,主持過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國家人口與計畫生育委員會等國家和部委級課題。

目錄

前言

一、物質民俗

生產方式

貿易交通

服飾

飲食

居住與建築

二、社會民俗

宗族

村落

民間組織

社交禮俗

三、歲時民俗

生產節日

年節和娛樂性節日

宗教節日

紀念性節日

四、人生禮儀

生育禮儀

婚姻禮儀

喪葬禮儀

四、人生禮儀

五、信仰民俗

六、品承民俗

七、遊藝風俗

主要參考文獻

……

書摘

貴州榕江縣侗族服飾

榕江侗族婦女服飾分為三寶式、七十二寨式、四十八寨式、天甫式等。

三寶式流行於三寶地區,青年女子冬季穿青色棉衣、紅青色袷衣或白色內衣。袷衣為左衽,無領布扣,長至膝,領口及衣襟均鑲一道窄緄邊,一道或兩道窄欄桿,一道寬欄桿,袖口有緄邊和窄欄桿各一道,腹部系藏青色或藍色圍腰。夏天多穿白色右衽無領衣,領口多鑲一道黑色窄緄邊,袖口多用藏青色或黑色線繡有別致的花草圖案,下著長褲。20世紀80年代以後,除上裝仍保留侗裝外,下裝則多著現代城市流行裝。

七十二寨服裝流行於樂里七十二寨一帶。成年女性的衣著,夏秋為藍、白布單衣,冬、春為青紫色棉衣和罩衣,無領右衽,衣服寬大,衣長過臀。袖口寬大,繡有花草魚蟲圖案,做工精細。下穿青色百褶裙,裙長50厘米左右。扎綁腿,末端有飄帶。腳穿繡花船形勾鞋,平時穿半截草鞋。現在,當地除少數女子穿著傳統上裝外,下裝與現代漢族同。

四十八寨服裝流行於四十八寨地區。秋、夏上身為對襟無領無扣寬擺上衣,衣長過臀,襟邊及袖口綴花邊,衣襟敞開,貼胸另系一菱形胸襟,上端靠頸處繡花,兩上角各接一布帶繫於頸後,帶上系有銀墜,下著百褶短裙。現代年輕女子服裝與漢族流行裝相同。

天甫服裝流行於宰麻一帶,男女服裝款式與三寶服飾相似,但布料較粗。婦女上裝的緄邊、欄桿較寬。冬、春喜用白布繡花帕包頭,精美別致。現已多穿流行時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