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對的就是對的嗎(創新性管理的實踐與思考)

內容介紹

以小見大的創新性管理/前言
不僅僅是拿來主義/本書的目的
工作,有人視其為事業,有人視其為職業;有人主動工作,而大部分人則是被動地工作;這個工作過程就是管理與被管理、自我管理與他我管理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優秀的企業和管理者引導員工的思維,而不是束縛員工的行為;激發員工的主動性、創造力和責任心,而不是使員工主動或被動地去“屈從”某種權威。
管理:管,是權力、是約束、是制度、是過程、是手段,但不是目的;理,是有條理、是井然有序、是提升、是最終的目的和根本。背離了根本,任何管理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一方面, 公司因為發展壯大而找不到合適的高素質的人才;另外一方面, 現有的、最了解公司的員工可能對公司不滿而牢騷滿腹、消極怠工,生產效率下降,產品的質量和穩定性得不到保證,各種各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員工繁忙勞累,士氣低落,甚至導致新客戶望而卻步,老客戶也在隱性的流失。創業者和經營者都是時代的佼佼者,管理學的教材也是觸手可得,為什麼有些企業卻存在著嚴重的管理和執行不力呢?
清,梁啓超著《李鴻章傳》開篇有曰:“天下惟庸人無咎無譽。舉天下人而惡之,斯可謂非常之奸雄矣乎。舉天下人而譽之,斯可謂非常之豪傑矣乎。雖然,天下人云者,常人居其千百,而非常人不得其一,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以常人而論非常人,烏見其可?然以非常人(大師、專家)之理論教育我等常人,效果可見其可乎?未必!
現今,企業和工作管理的書籍,大師者雲集,專家者不乏,中外匯聚。然而普通讀者讀其專著,感覺深奧、加之“遙遠”的距離感,未等詳讀,興趣索然,半途而終;有的振聾發聵,研讀時忽然覺得思緒清晰,豁然開朗,然而讀過之後,在實際工作中,又覺得無從開始,不久便回歸於無效的“本來”。
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筆者經常往來於不同的生產廠商之間。每當與管理層談到公司和員工的管理,無不為無效率之工作方式、無效果之工作行為、員工的消極懈怠、頻繁的生產和質量問題而苦惱。筆者通過在工作和基層管理過程中的思考與實踐,探索和套用了一些“創新性”的方法。2010年底,一次偶然的機會,這些思考與實踐的教材原稿得到了一些企業家的認可,因此到部分企業進行講授和討論。教材的名稱為“思想力”,內容包括“改變”、“定位”、“責任”、“執行力”和“成功”五個主題。課程中的實踐案例,都是日常工作中最常見最普通的經歷和經驗的總結,是以基層員工的角度和高度來闡述“管理”、“被管理”的實踐與思考。在授訓企業中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在同事間也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其中和“環境”、“成功”相關的內容不構成體系,未編入本書當中。
本書的主要特點:
角度不同: 從基層員工和管理者的角度從下而上去推動公司的管理,而不是習慣性的從上而下的教導式管理。
以小見大:以“小事件”見大道理,以小人物看大管理。本書所討論的內容都是“小公司”和“小人物”在平凡崗位上書寫的平凡事跡,和大部分公司的情況相似,距離更近。
可操作性:大量的實踐案例的總結與思考,在讀者“豁然開朗”和反思自己的同時,提供了基礎的工具和方法在工作中參考套用。
理論與實踐:在實踐案例的基礎上,部分自然科學、工學、心理學的理論和試驗提供了必要的科學解釋和理論指導。
變化、進步是任何一個時代的主題,提升是社會進步不可抗拒的源動力。通過本書,我們至少可以思考,什麼樣的工作方式是正確的、有效率的、有效果的,我們一直在做的,是正確的嗎?是不是應該改進和最佳化?

作者介紹

本書作者先後在Inventec、ADC、Tektronix、 摩托羅拉工作,從2010年開始被邀請到數家公司講課。書中案例均為工作中出現的真實案例,經作者的深入剖析,對實際工作具有較大的借鑑作用。
本書讀者定位外企、私營企業的工程師、基層和 中層管理者,以及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其中心理學和科學實驗部分,具有廣泛的參考意義。

作品目錄

第一章 以前是這樣做的,就是對的嗎001
1.為什麼要改變001
2.虛假同感效應009
3.經歷 = 經驗?011
4.反覆 =重複?013
第二章 定位:找準你的標桿016
1.為什麼要定位016
2.誰是你的標桿 ——公司定位016
3.誰是你的標桿 ——個人定位022
第三章 責任: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033
1.什麼是責任033
2.停滯型組織037
3.是什麼讓“能”變為“不能”04l
4.人人有責就是人人無責——責任分散效應045
5.責任的傳遞與弱化效應049
6.數據——真實的謊言050
7.“破窗”的危害和“既定”的屈從051
第四章 壓力管理:人,金屬?064
1.塑性金屬拉伸性能064
2.金屬疲勞現象070
3.蠕變現象074.
第五章 效率與效果:執行的關鍵083
1.什麼是效率和效果083
2.誰會讓你只做重要的事084
3.必要的少就是多089
4.瑣事集中處理090
5.個例變成規則091
6.書越讀越薄094
7.如何開會098
8.如何打電話099
9.帶著“答案”去出差100
10.把書按章節折起來101
11.如何寫郵件102
12.永遠是“救火隊員”102
13.信息、知識和生產力104
14.任務的傳達107
15.Parkinson定律107
第六章 執行力的反思與建設111
1.不要太在意“執行力”111
2.是什麼抹殺了我們執行力的意識116
3.執行什麼125
4.執行力的建設127
5.執行與獎勵的思考142
6.幾點參考149
第七章 真的是以客戶為中心嗎162
1.1949年,誰參加了天安門廣場的閱兵162
2.“忙”得連10分鐘都沒有嗎163
3.“忙”≠惰性?169
第八章 如何正確、高效地使用電子郵件171
1.郵件愛與恨171
2.什麼時候使用電子郵件172
3.如何書寫電子郵件173
4.郵件轉發182
第九章 培訓:如何才能成為生產力183
1.培訓的效果怎樣183
2.培訓什麼185
3.培訓只是雙方去簽個名嗎188
4.培訓要有時效性191
5.培訓傳遞的是什麼192
6.讓我們“站”在眾人的肩膀上193
7.潛能培訓194
8.特殊培訓和示範效應196
9.被員工推著向前走200
第十章 報告:提升管理與溝通的效力202
1.為什麼要寫報告202
2.好的報告應該怎樣寫204
3.工作中的事例209
第十一章 5S的反思與實踐拓展217
1.5S的培訓效果怎么樣217
2.為什麼是這樣的培訓效果218
3.執行5S的意義224
4.非工廠現場5S實踐225
第十二章 績效考核:團隊和個人的“汽車儀錶盤”236
1.為什麼要做績效考核236
2.績效考核管理實踐239
致謝25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