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才[革命烈士]

何家才[革命烈士]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家才,壯族,1908年生於雲南省師宗縣五龍鄉下魯木村。 五龍鄉(原五洛河區)是一個民族雜居的地區,與高良鄉接壤。多年盤踞在該地的反動鄉長王家太以及地霸何紹周、何紹文等,是高良鄉大惡霸何廷珍的同夥。他們互相勾結,狼狽為奸,橫徵暴斂,為所欲為,欺壓百姓,橫行鄉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飽嘗王家太等人的壓縮、剝削之苦。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何家才一家,更是吃盡了地主惡霸的苦頭。

1948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羅平鐘山、板橋一帶游擊活動風起雲湧,波及壯鄉五洛河。在這革命形勢的影響下,何家才多次跑到板橋、鐘山一帶打聽訊息。他把了解的訊息在壯族青年中秘密傳遞,並在青年中秘密串聯,準備組織起來打游擊。

1949年5月,“邊縱”司令員莊田命令師宗護鄉獨立團密切配合縱隊主力解放五洛河。師宗護鄉獨立團團長趙家康率部進入五洛河地區,在統戰人士徐偉龍的配合下,將五洛河地區的惡霸王家太、蘇品高、何紹周等人一網打盡,解放了五洛河。在民眾還未覺悟,鬥爭仍然激烈複雜的情況下,何家才最先行動起來,為部隊提供情報訊息,做宣傳發動工作,積極參與組建基層人民政權,工作卓有成效。8月,羅盤地委根據民族地區的特殊情況,決定成立高良特區,五洛河屬特區管轄範圍。特區副主任兼五洛河區區長張樹綱在選拔幹部中注意發現和選拔少數民族幹部,挑選何家才到區人民政府搞武裝工作。組建民兵時,張樹綱任命何家才為區民兵大隊長。民兵大隊下轄兩個中隊,共40餘人槍,負責區政府的安全保衛工作。政府的信任,人民的重託,使得這位壯族青年心裡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由一個受欺壓的農民,一下子掌握槍桿子,為政府工作,他十分興奮,工作更加積極。五洛河區所轄的五龍、魯克、南岩、花桂等地均系壯族聚居地,何家才按照區領導的安排布置,除保衛好區政府外,還帶領民兵和駐區幹部到區所轄地開展征糧工作,收繳惡霸地主的槍枝、銀元、大煙等物資,圓滿完成任務,受到表揚。何家才的行為深得民眾的好評,同時也引起了惡霸地主的憎恨,但他從不畏懼和動搖。有人議論時,他總是說:“我有共產黨撐腰,有政府支持,我什麼都不怕”。

1950年6月,師宗縣高良、五洛河等地區相繼發生反革命土匪暴亂,新生的人民政權面臨嚴峻的考驗。原國民黨南盤江“剿匪指揮”何廷珍的中隊長何良武(歸順後任羅盤區警衛大隊第四中隊長),保長趙映和(歸順後任高良特區幹部),趙學開(八寨鄉人民政府民兵大隊長,調解員,後叛變)反革命本性復萌,在高良、五龍、龍慶等地,組織所謂“中國國民黨中央新編第一集團軍第一、二師”,何良武自任“軍長”,趙學開自任“第一師師長”,趙映和自任“第二師師長”,並勾結匪首李茂元組織的“國民自救軍第八縱隊第六大隊”,在高良等地進行反革命暴亂,於6月22日攻打高良區政府、殺害區幹部、民兵13人。其後,趙映和、李茂元又串通五洛河匪首李世貴、董金茂及匪徒數十人,企圖攻打五洛河區政府。五洛河區政府接到情報後,命民兵大隊長何家才率民兵到便柳守渡口。何家才馬上帶領民兵迅速趕到便柳渡口,把守要塞。土匪得知是何家才守渡口,便於25日晚改道由渡口下游用竹筏偷渡,包圍了便柳村。26日拂曉,駐渡口的民兵遭敵人突襲,當場犧牲2人。何家才率部奮力還擊,因眾寡懸殊,民兵被打散。何家才邊還擊邊突圍,因手槍卡殼,失去抵抗能力,他被迫轉移到魯克村時,被潛伏在村的土匪用柴塊活活打死,時年42歲。

何家才是五洛河地區較早覺悟的壯族青年,他對黨忠誠,立場堅定,愛憎分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為保衛新生的人民政權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師宗縣各族人民民眾忘記不了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