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屍百萬

伏屍百萬

詞語:伏屍百萬 注音:fú shī bǎi wàn 釋義:伏在地上的屍體有數百萬。形容戰亂中死傷極多的景象。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示例: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流血漂櫓。 ——出自《過秦論》賈誼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戰爭災難等。

基本信息

成語解釋

【讀音】fú shī bǎi wàn

【解釋】伏:這裡是使動用法,使……倒下;百萬:虛詞,數百萬。伏在地上的屍體有數百萬。形容戰亂中死傷極多的景象。

【出處】西漢·劉向《戰國策·魏策》(唐雎不辱使命):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

成語典故

典故

戰國時期,安陵國國君不願服從秦國,便派遣唐雎出使秦國,與秦王談判。秦王發怒,打算用“天子之怒”要挾唐雎。但唐雎不卑不亢,以“士之怒”恐嚇秦王,為安陵國保全了土地。

後來,”天子之怒“中的”伏屍百萬,流血千里“被用來形容死傷人數之多。

來源

《唐雎不辱使命》(節選於《戰國策·魏策四》)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許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雖然,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說。安陵君因使唐雎使於秦。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慾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於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於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於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詞語辨析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於戰爭災難等。

【結構】複句式。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近義詞】流血千里

【舉例】

①章炳麟《駁革命駁議》:“彼所以侈陳維新,諱言革命者,非謂革命之舉,必~,流血千里,大蹂大搏,以與凶頑爭命。”

②賈誼《過秦論》:”秦有餘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流血漂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